中醫(yī)望診大總結(jié) 1 望 診 2 望 診概念:醫(yī)生運(yùn)用視覺,對(duì)人體全身和局部的一切情況及其排出物等,進(jìn)行有目的的觀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的情況,稱為望診。望全身:神、色、形、態(tài)望局部:頭面、頸項(xiàng)、五官、皮膚、小兒絡(luò)脈望排出物:痰涎涕唾、嘔吐物、二便望舌:舌質(zhì)、舌苔 3 一、望 神全身望診1、神的概念廣義——人體生命活動(dòng)的外在表現(xiàn)。狹義——人的精神思維。2、望神的意義了解人體臟腑精氣盛衰 4 3、神的表現(xiàn)類型及意義 (1)得神 概念:又稱有神,是精充、氣足、神旺的表現(xiàn)。 表現(xiàn):神志清楚,反應(yīng)靈敏,目光明亮、精彩內(nèi) 5 3、神的表現(xiàn)類型及意義 (2)失神 概念:又稱無神,是精損氣虧神衰的表現(xiàn)。 表現(xiàn):精神萎靡,或神昏譫語,面色晦暗無華, 6 3、神的表現(xiàn)類型及意義 (3)假神 概念:是久病、重病患者突然出現(xiàn)的暫時(shí)精 神“好轉(zhuǎn)”的虛假征象。 表現(xiàn):突然目光明亮、神志突然轉(zhuǎn)清、突然 7 3、神的表現(xiàn)類型及意義 (4)少神 概念:又稱神氣不足,是輕度失神的表現(xiàn)。 表現(xiàn):精神不振,少氣懶言,兩目乏神, 8 (1)常色——正常生理情況下的面部顏色與光澤。 9 全身望診(2)五色主病 青色主病 特點(diǎn) 寒證 青紫 痛證 青黑 瘀血 驚風(fēng)眉間、鼻柱、唇周色青 10 全身望診(2)五色主病 赤色主病 特點(diǎn) 熱證 實(shí)熱滿面通紅虛熱面部潮紅 11 (2)五色主病 黃色 主病 特點(diǎn) 濕證 面黃而垢 脾虛 (血虛) 萎黃:面色淡黃,干萎無澤 (濕阻) 黃胖:面黃虛浮 黃疸 濕熱 12 全身望診(2)五色主病 白色主病 特點(diǎn)虛寒(陽虛)白氣血虧虛淡白或萎黃脫血淡白無華奪氣 蒼白 13 全身望診(2)五色主病 黑色主病 特點(diǎn) 寒證 青黑 腎虛 陽虛黑而暗淡、黧黑陰虛黑而干焦水飲眼眶黑血瘀紫黑、黧黑痛證 14 三、望形態(tài) (一)望形體 形體的變化及意義: 強(qiáng)——實(shí)證、熱證 弱——虛證、寒證 胖——形盛氣虛,肥人多痰 — 易患中風(fēng)、眩暈 15 三、望形態(tài) (二)望姿態(tài) 1、動(dòng)靜: 動(dòng)、強(qiáng)、仰、伸——陽、熱、實(shí)證 靜、弱、俯、屈——陰、寒、虛證 2、痛證的特殊姿態(tài)——護(hù)處必痛 16 三、望形態(tài) 3、異常動(dòng)態(tài): 中風(fēng) — 卒然昏倒,伴口眠歪斜,半身不遂 肝風(fēng)內(nèi)動(dòng) — 四肢抽搐,角弓反張,頸項(xiàng)強(qiáng)直,雙 目上視 17 四、望頭頸五官九竅 (一)望頭面頸項(xiàng)與頭發(fā) 1、頭形 過大——腦積水 過小——小腦兒、囟門早閉 方顱——佝僂病 2、頭搖 18 四、望頭頸五官九竅 (一)望頭面頸項(xiàng)與頭發(fā) 2、囟門的變化 囟填(囟門高突)——實(shí)熱證(溫病火邪上攻) 19 四、望頭頸五官九竅 (一)望頭面頸項(xiàng)與頭發(fā) 3、面部的形態(tài)改變 面部浮腫——水腫病 面部紅腫——抱頭火丹 痄腮——溫病火毒 20 局部望診四、望頭頸五官九竅(一)望頭面頸項(xiàng)與頭發(fā)4、頭發(fā)的改變白發(fā) 脫發(fā) 黃干 稀疏血虛、腎虛 21 四、望頭頸五官九竅 (一)望頭面頸項(xiàng)與頭發(fā) 5、望頸項(xiàng) 癭瘤 —— 肝郁氣結(jié)痰凝,或與地方水土有關(guān) 瘰疬 —— 實(shí):風(fēng)火時(shí)毒 虛: 肺腎陰虛 22 四、望頭頸五官九竅 (二)望目 1、目的五輪學(xué)說及臟腑分屬 目眥——心(血輪) 白睛——肺(氣輪) 黑睛——肝(風(fēng)輪) 瞳仁——腎(水輪) 23 四、望頭頸五官九竅 (二)望目 2、目的形態(tài)色澤改變及其意義 目眥淡白 —— 血虛 目眥色紅 —— 心火 目眥 白睛紅赤 —— 肺熱 24 四、望頭頸五官九竅 (二)望目 2、目的形態(tài)色澤改變及其意義 黑珠腫痛 —— 肝火 全目紅腫 —— 肝火 黑睛 散大 —— 腎精衰竭 25 四、望頭頸五官九竅 (三)、望耳 耳的色澤形態(tài)改變及其意義 耳實(shí)證(如紅腫、流膿)—— 肝膽火旺 耳虛證(如干枯、瘦?。?腎虛 26 四、望頭頸五官九竅 (四)、望鼻 鼻的形態(tài)色澤改變及其臨床意義: 色青 —— 腹痛 紅腫 —— 胃熱、血熱 酒齄鼻 —— 肺胃濕熱 27 四、望頭頸五官九竅 (五)望口、唇 口與唇的形態(tài)色澤改變及其臨床意義 口唇櫻桃紅 —— 煤氣中毒 口腔潰瘍 —— 心脾積熱 28 四、望頭頸五官九竅 (六)望齒、齦 齒與齦的形態(tài)色澤改變及其臨床意義: 牙齒干燥——胃熱、腎陰虛 咬牙嚙齒——胃熱、蟲積、消化不良 29 局部望診四、望頭頸五官九竅(七)望咽喉實(shí)證(如咽紅腫、乳蛾)—— 肺胃熱盛虛證(如咽嫩紅、少痛)—— 肺腎陰虛白喉 —— 外感疫邪 30 四、望頭頸五官九竅 (八)望下竅 陰囊腫大 —— 疝氣、水腫 子宮脫垂 —— 中氣下陷 脫肛 —— 中氣下陷 痔瘡 —— 大腸濕熱、大腸燥熱 31 五、望皮膚 (一)、色澤形態(tài) 紅 —— 丹毒 黃 —— 黃疸 白斑 —— 白駁風(fēng) 肌膚甲錯(cuò) —— 血瘀 (二)斑疹 斑 —— 陽斑:熱迫血行 32 五、望皮膚 (三)白 ——濕郁,汗出不徹 (四)瘡瘍 癰:—— 濕熱火毒 疽:—— 氣血虧虛、陰寒凝滯 疔:—— 外感風(fēng)熱,或內(nèi)生火毒 33 六、望絡(luò)脈(一)適用年齡——3歲以下小兒(二)三關(guān)劃分分為風(fēng)關(guān)、氣關(guān)、命關(guān) 34 六、望絡(luò)脈 (三)形色主病 浮顯易見 —— 表證 沉隱模糊 —— 里證 1、浮沉分表里 鮮紅 —— 外感表證 紫紅 —— 里熱 35 六、望絡(luò)脈 (三)形色主病 色淡 —— 虛證 色滯 —— 實(shí)證 3、淡滯定虛實(shí) 風(fēng)關(guān) —— 病情輕淺 氣關(guān) —— 病位較深 4、三關(guān)測輕重 36 七、望排出物與分泌物 (一)望痰涎 1、痰 寒痰——清稀色白、灰黑點(diǎn) 熱痰——痰黃質(zhì)稠 濕痰——痰多色白易咯 燥痰——痰少而粘難咯 37 七、望排出物與分泌物(一)望痰涎2、涎清稀——脾胃虛寒膠粘——脾胃濕熱 38 七、望排出物與分泌物 (二)嘔吐物 清稀無臭 —— 寒嘔 穢濁酸臭 —— 熱嘔 嘔吐不消化食物 —— 食滯 黃綠苦水 —— 肝膽郁熱 39 七、望排出物與分泌物 (三)大便 清稀如水 —— 寒濕 黃褐稀爛 —— 濕熱、食滯 完谷不化 —— 脾虛 膿血便 —— 痢疾 40 七、望排出物與分泌物 (四)小便 清長 —— 虛寒 短黃 —— 實(shí)熱 尿血 —— 實(shí)熱、濕熱、脾腎不固 尿中沙石 —— 石淋 41 八、望 舌 (一)舌的組織結(jié)構(gòu) 輪廓乳頭——分布于舌根部 蕈狀乳頭——舌尖邊部較多 舌 背 絲狀乳頭——舌苔的主要組成 (舌面粘膜) 舌 42 (二)舌與臟腑經(jīng)絡(luò)的關(guān)系 1、心開竅于舌,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 3、脾開竅于口,脾為氣血化生之源。 (三)舌的臟腑分部 舌尖 —— 心肺 43 舌診(四)舌診的方法和注意事項(xiàng)1、方法(1)伸舌姿勢(2)順序 44 2、注意事項(xiàng)(1)光線(2)飲食影響(3)染苔 45 舌診(五)舌診的內(nèi)容望舌質(zhì)——臟腑氣血的盛衰望舌苔——苔質(zhì)、苔色邪氣的淺深、胃氣的有無正常舌象:淡紅舌、薄白苔。淡紅舌、薄白苔 46 (六)望舌質(zhì) 1、舌色 舌色的變化有:淡白、紅、絳、紫。 (1)淡白舌 舌象:舌色較淡紅舌淺,白色多 而紅色少。 主?。禾撟C,寒證 47 舌診(六)望舌質(zhì) 1、舌色(2)紅舌舌象:舌色呈鮮紅色。主病:實(shí)熱證——舌紅絳苔黃陰虛證——舌紅絳少苔或無苔舌紅苔黃 48 (3)絳舌舌象:舌色呈深紅色。主?。簾嶂?。 49 舌診(4)紫舌舌象:舌色呈青色或紫色。主病:熱入營血——舌紫絳苔焦黃陰寒內(nèi)盛——舌淡紫苔滑血瘀證——舌紫暗或紫斑舌紫暗、紫斑 50 舌形變化有:老嫩、胖大、腫脹、瘦薄、芒刺、裂紋。 51 舌診(六)望舌質(zhì) 3、舌形(2)胖大、腫脹舌象:舌體大而厚,甚則腫脹而不能回縮。主?。核疂裉碉?—— 舌體胖大色淡胖大舌 52 舌診(六)望舌質(zhì)(3)瘦薄舌舌象:舌體瘦小而薄。主病:氣血兩虛——舌淡白瘦小陰虛火旺——舌紅絳瘦小舌淡白瘦薄舌絳瘦小 53 舌診(六)望舌質(zhì)(4)芒刺舌舌象:蕈狀乳頭腫脹高突,甚則形如芒刺。主?。簩?shí)熱證。舌紅點(diǎn)刺 54 舌診(六)望舌質(zhì)(5)裂紋舌舌象:舌面上出現(xiàn)各種裂紋或裂溝,深淺不一。主?。簾崾帯嗉t苔黃干有裂紋舌紅干有裂紋 55 舌診(六)望舌質(zhì)(6)舌下絡(luò)脈正常舌下絡(luò)脈色淡紅,潤而有津。舌下絡(luò)脈青紫曲張 —— 氣滯血瘀舌下絡(luò)脈青紫曲張 56 (六)望舌質(zhì) 3、舌態(tài) 舌態(tài)變化有:強(qiáng)硬、痿軟、歪斜、顫動(dòng)、吐弄、短縮。 (1)強(qiáng)硬舌 舌象:舌體板硬強(qiáng)直,運(yùn)動(dòng)不靈。 57 舌診(六)望舌質(zhì) 4、舌態(tài)(2)痿軟舌舌象:舌體軟弱,無力運(yùn)動(dòng)及伸縮。主?。簹庋闾摗嗟锥糗?/p> 58 舌診(六)望舌質(zhì)(3)歪斜舌舌象:伸舌時(shí)舌體不由自主地歪向一側(cè)。主?。褐酗L(fēng)、中風(fēng)先兆。 59 (六)望舌質(zhì) (4)顫動(dòng)舌 舌象:舌體震顫、抖動(dòng),不能自止。 主病:肝風(fēng)內(nèi)動(dòng)。 (5)吐弄舌 舌象:舌伸出口外不收者為吐舌;舌微露出口, 60 舌診(七)望舌苔 1、苔色苔色的變化有:白、黃、灰、黑。(1)白苔舌象:舌苔顏色呈白色主病:表證——舌苔薄白寒證——舌苔白厚濕潤 61 舌診(七)望舌苔 1、苔色(2)黃苔舌象:舌苔顏色呈黃色。主病:里證、熱證。(淺黃熱輕、深黃熱重、焦黃熱極) 62 (七)望舌苔 1、苔色 舌診(3)灰苔舌象:舌苔顏色呈淺黑(灰)色。主?。豪锖C 里熱證 63 (4)黑苔舌象:舌苔顏色呈黑色。主病:寒極——舌淡胖嫩苔灰黑熱極——舌紅絳苔焦黑 64 (七)望舌質(zhì) 2、苔質(zhì) 苔質(zhì)的變化有:厚薄、潤燥、膩腐、剝落。 (1)厚薄 舌象:透過舌苔可隱隱見到舌質(zhì)者稱為薄苔; 65 (七)望舌質(zhì) 2、苔質(zhì) (2)潤燥 舌象:舌苔干濕適中為潤; 舌面水分過多,伸舌欲滴者為滑苔; 舌苔干燥無津者為燥苔。 66 (七)望舌質(zhì) 2、苔質(zhì) (3)腐膩 舌象:苔質(zhì)粒大疏松,揩之可去者為腐苔; 苔質(zhì)細(xì)膩致密,揩之不去者為膩苔。 主?。簼駶?、痰飲、食積。 腐苔 67 舌診(七)望舌質(zhì) 2、苔質(zhì)(4)剝落苔舌象:舌苔部分或全部剝落。主?。何笟馓澨摗嗟兾戈幙萁摺嗉t絳苔剝 68 舌診(八)舌診的臨床意義1、判斷正氣的盛衰;2、分辨病位的深淺;3、區(qū)別病邪的性質(zhì);4、推斷病勢的進(jìn)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