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之后,腹瀉患兒明顯開始增多,民間有一種說法:割麥子前后會有一波小孩子拉肚子,特別難治治,所謂“五月毒”所致。 我們現(xiàn)在逐漸遠離麥?zhǔn)?,來自民間的說法也就成了傳說,但節(jié)氣不饒人,天道有常。 自古至今,我們的孩子還是逃過不掉在這個節(jié)氣拉肚子,而且很有共性,就像商量好了一樣,全國的孩子都在拉肚子,都拉的很相似,一個典型特點就是水便分離。 既然是水便分離,我們就研究下為何在這個季節(jié)腹瀉偏偏水比較多? 首先來了解下,我們吃進去的食物,喝進去的水是如果在五臟六腑作用下,一步步分解代謝的。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 經(jīng)脈別論篇> ------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于肝,上歸于肺,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jīng)并行,合于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大白話是這樣說的: 你吃進去的,喝進去的,到了胃里面,需要分解吸收才行,不然就不舒服,分解吸收需要能量吧,需要熱量吧,這個第一步主要靠脾,具體來說就是脾陽的功能。當(dāng)然其他臟腑也參與進來了,五臟一體嘛! 陽就是功能,就像太陽能一樣,沒有太陽了,太陽能熱水就不熱了,放出來就是涼的。 既然拉出來水多,首先是脾陽不工作了,或者工作能力不足,只分解了一部分食物,實在無力把水液蒸磨氣化成水霧了,就水谷下注了,通過小腸,關(guān)鍵是小腸的功能也不足,水谷直接流入大腸,排泄出來,形成腹瀉,而且水便分離。 關(guān)鍵是我們需要弄明白,脾陽為何罷工了,為何在這個時間段容易受傷? 主要和節(jié)氣和飲食有關(guān)。 這個我一再強調(diào)過節(jié)氣的重要性,夏至之日,自然的陽氣升浮到頂點,天氣進入最炎熱模式,此時人體的陽氣也是升浮最外也就是體表,天人相應(yīng)嘛。 體表的陽氣足,就容易出汗,相對體內(nèi)的陽氣就不足,尤其脾胃的陽氣是最弱的,最少的,因此脾陽功能不足,孩子多表現(xiàn)為不愛吃飯,其實大人也不想吃。只想吃點涼的。 外面炎熱,因熱貪涼,吹個空調(diào)、扇個風(fēng)扇、吃個冷飲在所難免,所有涼的冷的進入脾胃,最容易傷的就是脾陽,因為此時她的功能最弱。 所以夏天,夏至之后,我們的脾胃是最容易受傷的,尤其是孩子的脾胃,本來就沒有發(fā)育成熟,更容易受傷。 有可能因為吃了一點西瓜、一個桃子、一口雪糕、洗了個澡、晚上吹空調(diào)、衣著單薄沒有護好肚子,脾胃就受傷了。 開始嘔吐、腹瀉、腹痛、下吐下瀉等等是最常見的。 而且這種腹瀉嘔吐,吃藥不管用,尤其是蒙脫石散,越吃越傷脾胃,其實孩子身上自帶一個穴位,比用藥還管用。 下面我給大家推薦一個溫中健脾的穴位:外勞宮 此穴在手背,第三四掌骨交匯處,偏第三掌骨之下,注意孩子的穴位與成人的外勞宮定位不同。用拇指橈側(cè)揉大約5-10分鐘。 外勞宮是溫中健脾的要穴,主要是溫補的脾陽,就像補中益氣湯一樣的效果,所以夏天吃了涼東西,拉肚子,腹痛,可以揉揉這個穴位。 而且此穴對于成人拉肚子腹痛同樣有效,筆者親身體驗過。 當(dāng)然如果孩子腹瀉水便分離,伴有腹痛腸鳴,外勞宮還要搭配補脾經(jīng)、補腎陽、搓小橫紋,清小腸、補大腸、捏脊效果更好。 注意:此方法,對于初期水便分離型腹瀉非常有效,如果腹瀉超過一周,出現(xiàn)粘液、泡沫可能效果會打折,需要辨證加減穴位,當(dāng)然還需要家長配合飲食護理,腹瀉期間不要再吃水果等一切寒涼生冷之物,盡量不洗澡,不吹空調(dià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