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加載圖片 我是我,我是我認為的我,我是一切的根源。 蕓蕓眾生,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習慣性以“我”為中心去考慮問題的,即使是求神拜佛時,所祈愿禱告的也是祈求菩薩“保佑我怎樣怎樣”和“庇護我家人怎樣怎樣”。其實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在考慮任何問題時,也總是喜歡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為自己的利益著想。我想,這就是人性中的所謂“人之常情”吧。 點擊加載圖片 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人到中年后,這心里的想法也愈發(fā)變得“自私”了。許多人已不再想著去委屈自己而迎合別人,只想遵從自己的本心,在往后的歲月里盡量去取悅自己,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我覺得吧,一個人之所以會不快樂,除了恨自己是塊變成不了鋼的廢鐵之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自己曾花了太多時間和精力、做了太多自己不想做也不喜歡做的事情。 點擊加載圖片 一個人昧著本心,總是勉強自己去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其結果就是讓自己的行為與靈魂很自然的就陷入于某種沖突之中。這種沖突的過程會讓自己心生煩擾與痛苦,這樣的沖突多了,對自己的人生而言,就是一種消耗與折磨。 把道理反過來說,當一個人遵從自己的本心,總是去做自己很想做、喜歡做的事情,他就很容易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入進去。這時即使是只取得了一點點的進步或突破,也能讓自己的心情立即就變得愉悅起來,并能從中獲得到一種極大的價值感、成就感與滿足感。 點擊加載圖片 人生苦短,一晃而過。除卻懵懂的青少兒時期,也就剩下個三五十年的光陰,我們又何必要總是一味的去迎合他人呢?還是多多去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吧,哪怕是一種別人瞧不起的生活,但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是自己內心想要的,那就是最好的選擇,也是最好的活法。 所以我認為,人生中時時處處都以“自我”為中心,以“本心”為方向,這并沒什么好去羞恥的。一個人若能堅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并全身心的投入進去了,這就意味著,此人已經找到足以讓自己身心愉悅的源泉。 往后余生,多去做自己喜歡的的事,盡量做到不昧本心,好好的取悅自己,不要給自己的人生留有太多遺憾。人生嘛,本當如此。 點擊加載圖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