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通鑒(295)一群輔政的人太寧三年乙酉、公元325年 春,二月,張駿承元帝兇問,大臨三日。會黃龍見嘉泉,汜祎等請改年以章休祥,張駿不許。辛晏以枹罕投降,張駿重新收復(fù)河南之地。 贈前任譙王司馬承、甘卓、戴淵、周顗、虞望、郭璞、王澄等人官。周札故吏為周札訟冤,尚書卞壸建議議,以為:"周札守石頭,開門延寇,不當(dāng)贈謚。" 司徒王導(dǎo)以為:"往年之事,王敦奸逆未彰,自臣等有識以上,皆所未悟,與周札無異;既悟其奸,周札便以身許國,尋取梟夷。臣謂宜與周、戴同例。" 郗鑒以為:"周、戴死節(jié),周札延寇,事異賞均,何以勸沮!如司徒議,謂往年有識以上皆與周札無異,則譙王、周、戴皆應(yīng)受責(zé),何贈謚之有!今三臣既褒,則周札宜受貶明明白白的。" 王導(dǎo)說:"周札與譙王、周、戴,雖所見有異同,皆人臣之節(jié)。" 郗鑒說:"王敦之逆謀,履霜日久,緣于周札開門,令王師不振。若王敦前者之舉,義同桓、文,則先帝可為幽、厲邪!" 然而卒用王導(dǎo)建議,贈周札衛(wèi)尉。 (王導(dǎo)在朝中的勢力力依然很大,從周禮這件事看,王導(dǎo)所圖不比王敦小,最好司馬家只能隱忍。) 后趙王石勒加宇文乞得歸官爵,派遣其攻擊慕容廆。慕容廆派遣世子慕容皝、索頭、段國共同領(lǐng)兵出擊,任命遼東相裴嶷為右翼,慕容仁為左翼。宇文乞得歸據(jù)澆水以拒慕容皝,遣兄長兒子宇文悉拔雄拒擊慕容仁。慕容仁攻擊悉拔雄,將其斬殺;乘勝與慕容皝全軍進(jìn)攻宇文乞得歸,大破宇文乞得歸的大軍。乞得歸棄軍逃走,慕容皝、慕容仁進(jìn)入其國城,命輕兵追擊宇文乞得歸,過其國三百余里而還,盡獲其國重器,畜產(chǎn)以百萬計,民眾投降依附的人達(dá)數(shù)萬。 三月,段末柸卒,弟弟段牙立。 戊辰,立皇子司馬衍為太子,大赦。 趙主劉曜立皇后劉氏。 北羌王盆句除附于趙,后趙將石佗自雁門出上郡襲擊他,俘三千落,獲牛、馬、羊百余萬而歸。趙主劉曜遣中山王劉岳追擊之,劉曜屯軍于富平,為劉岳聲援。劉岳與石佗戰(zhàn)于河濱,將其斬殺,后趙兵死者六千余人,劉岳全部收所虜而歸。 楊難敵襲仇池,攻克,執(zhí)田崧,立之于面前,左右令田崧下拜。田崧瞋目叱楊難敵說:"氐狗!安有天子牧伯而向賊下拜的!" 楊難敵以其字對他說:"子岱,我當(dāng)與子共定大業(yè),子忠于劉氏,豈不能忠于我!"田崧厲色大言說:"賊氐,你本奴才,何謂大業(yè)!我寧為趙鬼,不為汝臣!"回頭從前排一人手里奪其劍,前刺楊難敵,不中,楊難敵將其誅殺。 都尉魯潛以許昌叛逃,降于后趙。 夏,四月,后趙將軍石瞻攻兗州刺史檀斌于鄒山,將其擊殺。 后趙西夷中郎將王騰襲殺并州刺史崔琨、上黨內(nèi)史王昚據(jù)并州投降趙。 五月,任命陶侃為征西大將軍、都督荊、湘、雍、梁四州諸軍事、荊州刺史,荊州百姓相互慶祝。 陶侃性聰敏恭勤,終日斂膝危坐,軍府眾事,檢攝無遺,未嘗少閑。常對人說:"大禹圣人,都珍惜寸陰;至于眾人,當(dāng)惜分陰,豈可但逸游荒醉!生無益于時,死無聞于后,是自棄!" 諸參佐或以談戲廢事者,命取其酒器、蒲博之具,全都投之于江,將吏則加鞭撲,說:"樗蒲這種玩藝,牧豬奴的游戲耳!老、莊浮華,非先王之法言,不益實(shí)用。君子當(dāng)正其威儀,何有蓬頭跣足,自謂宏達(dá)耶!"有奉饋的,必問其從哪里來的,若力作所致,雖微必喜,慰賜參倍;若非理得來的,則切厲訶辱,還其所饋。曾出游,見人持一把未熟稻,陶侃問:"用此何為?" 路人說:"行道所見,聊取之耳。" 陶侃大怒說:"你既不佃,而隨意偷人稻作戲!"抓來鞭打。所以百姓勤于農(nóng)作,家給人足。曾造船,其木屑竹頭,陶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們都不解所以。后正會,積雪始晴,聽事前余雪猶濕,于是以木屑布地。等桓溫伐蜀,又用陶侃所貯竹頭作丁裝船。其綜理微密,皆這類。 (陶侃的作用遠(yuǎn)大于這些) 后趙將石生屯駐洛陽,寇掠河南,司州刺史李矩、潁川太守郭默軍隊數(shù)次敗,又乏食,于是遣使附依于趙。趙主劉曜使中山王劉岳將兵萬五千人趣孟津,鎮(zhèn)東將軍呼延謨帥荊、司之眾自崤、澠而東,準(zhǔn)備會師李矩、郭默共攻石生。劉岳克孟津、石梁二戍。斬獲五千余級,進(jìn)圍石生于金墉。后趙中山公石虎帥步騎四萬,入自成皋關(guān),與劉岳戰(zhàn)于洛西。劉岳兵敗,中流矢,退保石梁。石虎作塹柵環(huán)之,遏絕內(nèi)外。劉岳眾軍饑甚,殺馬食之。石虎又擊呼延謨,斬殺。劉曜自將兵救劉岳,石虎帥騎兵三萬逆戰(zhàn)。趙前軍將軍劉黑擊石虎將石聰于八特阪,大破之。 劉曜屯軍于金谷,夜里,軍中無故大驚,士卒奔潰,于是退屯澠池。夜,又驚潰,遂歸長安。六月,石虎攻拔石梁,擒劉岳及其將佐八十余人,氐、羌三千余人,皆送襄國,坑其士卒九千人。遂攻王騰于并州,抓住王騰,殺之,坑其士卒七千余人。劉曜還長安,素服郊次,哭,七日乃入城,因憤恚成疾。郭默再次為石聰所敗,棄妻子南奔建康。李矩將士陰謀叛降后趙,李矩不能討,亦帥眾南歸。眾皆道亡,惟郭誦等百余人跟隨他;卒于魯陽。李矩長史崔宣帥其余眾二千投降于后趙。于是司、豫、徐、兗之地,率皆入于后趙,以淮河為境了。 趙主劉曜任命永安王劉胤為大司馬、大單于,徙封南陽王,置單于臺于渭城,其左、右賢王以下,皆以胡、羯、鮮卑、氐、羌豪桀擔(dān)任。 (向野蠻文化倒退就決定了其必然滅亡。) 秋,七月,辛未,任命尚書令郗鑒為車騎將軍、都督徐、兗、青三州諸軍事、兗州刺史,鎮(zhèn)廣陵。 閏月,任命尚書左仆射荀松為光祿大夫、錄尚書事,尚書鄧攸為左仆射。 右衛(wèi)將軍虞胤,元敬皇后的弟弟,與左衛(wèi)將軍南頓王司馬宗俱為皇帝所親任,典禁兵,直殿內(nèi),多聚勇士以為羽翼;王導(dǎo)、庾亮皆忌憚他,頗以為言,皇帝待之愈厚,宮門管鑰,皆以委之。皇帝寢疾,瘐亮夜有所表,向司馬宗求門的鑰鑰;司馬宗不與,叱庚亮使者說:"此你家門戶嗎!"庾亮越加忿怒。等皇帝疾篤,不想要見人,群臣無得進(jìn)者。庾亮疑司馬宗、虞胤及司馬宗兄長西陽王司馬羕有異謀,排闥入升御床,見皇帝流涕,言司馬羕與司馬宗等謀廢大臣,自求輔政,請罷黜;皇帝不采納。壬午,皇帝引太宰司馬羕、司徒王導(dǎo)、尚書令卞壸、車騎將軍郗鑒、護(hù)軍將軍庾亮、領(lǐng)軍將軍陸曄、丹楊尹溫嶠,并受遺詔輔太子,更入殿將兵直宿;復(fù)拜卞壸右將軍,庾亮中書令,陸曄錄尚書事。丁亥,降遺詔。戊子,皇帝崩?;实勖髅粲袡C(jī)斷,故能以弱制強(qiáng),誅剪逆臣,克復(fù)大業(yè)。 己丑,太子即皇帝位,生五年。君臣進(jìn)璽,司徒王導(dǎo)故意疾病不至。卞壸正色于朝中說:"王公豈是社稷之臣!大行在殯,嗣皇未立,寧是人臣辭疾之時!"王導(dǎo)聽聞后,輿疾而至。大赦,增文武位二等,尊庾后為皇太后。 群臣因?yàn)榛实塾讻_,奏請皇太后依漢和熹皇后故事;皇太后辭讓數(shù)四,乃聽從。秋,九月,癸卯,皇太后臨朝稱制。任命司徒導(dǎo)錄尚書事,與中書令庾亮、尚書令卞壸參輔朝政,然事之大要皆決于庾亮。加郗鑒車騎大將軍,陸曄左光祿大夫,皆開府儀同三司。以南頓王司馬宗為驃騎將軍,虞胤為大宗正。 尚書召樂廣之子樂謨?yōu)榭ぶ姓?,庾珉族人庾怡為廷尉評,樂謨、庾怡各稱父命不就任(吃空響)。卞壸上奏說:"人無非父而生,職無非事而立,有父必有命,居職必有悔。有家各私其子,則為王者無民,君臣之道廢棄。樂廣、庾珉受寵圣世,身非己有,況及后嗣而可專哉!所居之職,若順夫群心,則戰(zhàn)戍者之父母皆當(dāng)命子以不處。"樂謨、庾怡不得已,各自就職。 辛丑,葬明帝于武平陵。 (司馬家氣運(yùn)不好,好不容易出個司馬紹,卻死得早。) 冬,十一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慕容廆與段氏剛剛和睦,為段牙謀劃,使他徙都;段牙聽從,即去令支,國人不樂。段疾陸眷的孫子段遼想要奪其位,以徙都為段牙的罪過,十二月,帥國人攻段牙,殺之自立。段氏自段務(wù)勿塵以來,日益強(qiáng)盛,其地西接漁陽,東界遼水,所統(tǒng)胡、晉三萬余戶,控弦四五萬騎。 荊州刺史陶侃以寧州刺史王遜不能御寇,這一年,上表零陵太守南陽尹奉為寧州刺史以代王堅。先是,王遜在寧州,蠻酋梁水太守爨量、益州太守李逖,皆叛附于成國。王遜討之不能克。尹奉至州,重金募徼外夷刺殺爨量,成功,諭降李逖,州境遂安。 代王拓跋賀傉卒,弟拓跋紇那立。 咸和元年丙戌,公元326年春,二月,大赦,改元。 趙以汝南人五咸為太尉、錄尚書事,光祿太夫劉綏為大司徒,卜泰為大司空。劉皇后疾病加重,趙主劉曜問所想要說什么,劉氏哭泣說:"妾幼鞠于叔父劉昶,愿陛下貴之。叔父劉皚之女劉芳有德色,愿以備后宮。"言終而卒。劉曜任命劉昶為侍中、大司徒、錄尚書事,立劉芳為皇后;尋又以劉昶為太保。 三月,后趙主石勒夜里微行檢察諸營衛(wèi),拿金帛以賄賂看門的人,求出。永昌門候王假想要命人收捕他,跟從的人至,才停止。天亮后,召王假,以為振忠都尉,爵關(guān)內(nèi)侯。石勒召記室參軍徐光,徐光醉酒不至,黜為牙門。徐光侍直,有慍色,石勒怒,將其妻子一并關(guān)起來。 夏,四月,后趙將石生寇汝南,抓住內(nèi)史祖濟(jì)。 六月,癸亥,泉陵公劉遐卒。癸酉,任命車騎大將軍郗鑒領(lǐng)徐州刺史;征虜將軍郭默為北中郎將、監(jiān)淮北諸軍事,領(lǐng)劉遐部曲。劉遐兒子劉肇尚幼,劉遐妹夫田防及故將史迭等人不樂意歸屬于其他人,共以劉肇襲承劉遐故位而叛。臨淮太守劉矯掩襲劉遐軍營,斬田防等人。劉遐妻子是邵續(xù)的女兒,驍果有父風(fēng)。劉遐曾為后趙所圍,妻單將數(shù)騎,拔劉遐出于萬眾之中。等田防等人想要作亂,劉遐妻子制止,不從,于是秘密起火,燒甲仗都盡,故田防等人卒敗。下詔讓劉肇襲承劉遐爵位。 司徒王導(dǎo)稱疾不朝,而私送郗鑒。卞壸上奏"王導(dǎo)虧法從私,無大臣之節(jié),請免官。"雖事寢不行,舉朝忌憚他。卞壸儉素廉絜,裁斷切直,當(dāng)官干實(shí),性不弘裕,不肯茍同當(dāng)時的風(fēng)氣愛好,故為諸名士所少。阮孚對他說:"卿常無閑泰,如含瓦石,不亦勞乎!" (王導(dǎo)想要拉攏朝中名士,這是試探,而卞壺卻把他想法硬是爆光于眾,這事卻讓王家收斂不少。) 卞壸說:"諸君子以道德恢弘,風(fēng)流相尚,執(zhí)鄙吝者,非壸而誰!"這時貴游子弟多慕王澄、謝鯤為放達(dá),卞壸厲色于朝中說:"悖禮傷教,罪莫大焉;中朝傾覆,實(shí)由于此。"想要奏推,王導(dǎo)、庾亮不聽,才停止。 成人征討越巂斯叟,破之。 秋,七月,癸丑,觀陽烈侯應(yīng)詹卒。 解讀:司馬家一個非常有望帶領(lǐng)東晉實(shí)現(xiàn)中興的帝王,卻早夭了,王家在朝廷中錯綜復(fù)雜的勢力依然強(qiáng)大,新任的小皇帝才5歲,庾亮想著借助王導(dǎo)的勢力穩(wěn)固自己的權(quán)力,這種大勢力間的妥協(xié),使得東晉的積弊越來越深。庾亮拉出來的輔政大臣就有一堆,西陽王司馬羕、王導(dǎo)、卞壺、郗鑒、溫嶠,真有輔政能力的郗鑒算得上,其他人都有自己的小想法。 朝廷的這種格局就決定了其后混亂,一堆人受命輔政,沒有受命的誰又瞧得上這些受命的,王導(dǎo)就是一個攪局者,就像現(xiàn)在英國要攪動歐洲一樣,越是朝中不和越能顯示王家的重要性,這就是后面蘇峻和祖約逼反的大背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