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歌: 天臺烏藥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檳姜; 行氣疏肝止疼痛,寒疝腹痛是良方。 組成: 烏藥、木香、茴香、青皮、高良姜各半兩 檳榔二個 川楝子十個 川楝子用巴豆微炒,敲破,小麥麩一升同炒,川楝子變黑色時,去巴豆、小麥麩,上除炒巴豆不用外,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食前溫酒送下;疼甚,炒生姜、熱酒調下。 現(xiàn)代常規(guī)用法用量: 烏藥、木香、小茴香、青皮、高良姜各15g,檳榔(銼)9g,川楝子、巴豆各12g。 上八味,先將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用麩炒黑,去巴豆及麩皮不用,合余藥共研為末,和勻,每服3~5g,溫酒送下。 亦可用飲片做湯劑:巴豆與川楝子同炒黑,去巴豆,水煎取汁,沖入適量黃酒服。 方解: 天臺烏藥散,別名烏藥散,其出處有宋·《圣濟總錄》和元·《醫(yī)學發(fā)明》之異議。中醫(yī)理氣名方,具有行氣疏肝,散寒止痛之功效,主治肝經寒凝氣滯證。癥見小腸疝氣,少腹痛引睪丸,睪丸偏墜腫脹;亦治婦人痛經、瘕聚等。 本方證皆因寒凝肝脈,氣機阻滯所致。足厥陰肝經繞陰器,上抵少腹,若肝經氣機不暢,復感寒邪,則內外相合,易發(fā)為小腸疝氣,故有“諸疝皆歸肝經”之說。厥陰氣滯寒凝,婦人則可發(fā)為痛經、瘕聚等。張景岳謂“治疝必先治氣”,故治疝之法總不離乎理氣疏肝,散寒止痛之法。 君: ??烏藥辛溫,入厥陰肝經,行氣疏肝,散寒止痛。 臣: ??青橘皮疏肝理氣;??木香行氣止痛; ??小茴香暖肝散寒;??高良姜散寒止痛; ??四藥辛溫芳香,合而用之,加強烏藥行氣疏肝,散寒止痛之功,共為臣藥。 佐、使: ??檳榔行氣導滯,直達下焦而破堅; ??川楝子理氣止痛,與辛熱之巴豆同炒,去巴豆而用川楝子,既可制其苦寒之性,又增其行氣散結之力,共為佐使藥。 ??諸藥合用,使寒凝得散,氣滯得疏,肝絡調和,則疝痛自愈。全方以辛溫芳香之品行氣疏肝,散寒通滯,并作散劑以溫酒送服,體現(xiàn)行氣溫肝之法,即“治疝必先治氣”;川楝子與巴豆同炒,巧用“去性存用”之法! 經典拓展: 1、《醫(yī)學發(fā)明》:“治男子七疝,痛不可忍,婦人瘕聚帶下,皆任脈所主陰經也。乃腎肝受病,治法同歸于一。”(原書主治) 2、《醫(yī)方集解》:此足厥陰手太陰藥也。烏藥散膀胱冷氣,能消腫止痛;川楝導小腸邪熱,因小便下行;木香、青皮行氣而平肝;良姜、茴香散寒而暖腎;檳榔性如鐵石,能下水潰堅;巴豆斬關奪門,破血瘕寒積;皆行氣祛濕散寒之品也。 3、《成方便讀》:“治小腸疝氣,牽引臍腹疼痛,陰凝成積等證。夫治疝之法,皆不外暖下祛寒,逐濕 行氣,然陰寒之氣,若與厥陰之或血、或痰凝結為積者,又非前藥所能卒除,則必以推蕩之品,從其性而溫下之,方能有效。方中烏藥、木香,辛溫香烈,善行善散,能上能下,以宣氣中之滯;茴香暖下而祛寒,良姜溫中而止痛;青皮入肝破氣,檳榔導積下行。其妙用在巴豆與川楝二味同炒,去巴豆不用,但取其蕩滌攻堅、剛猛直前之性味,同川楝入肝,導之下行,又不欲其直下之意。一如用兵之法,巴、楝,欽點之上將也,青、檳,前導之先鋒也,烏藥、木香,為偏裨之將,茴香、良姜,為守營之官,立方之神,真戰(zhàn)無不克也。” 臨床運用: 1、辯證要點:本方為治療寒滯肝脈所致疝痛、痛經之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少腹痛引睪丸,婦女少腹冷痛,舌淡苔白,脈沉弦為辨證要點。 2、用方禁忌: A、本方藥性溫散,疝痛屬肝腎陰虛氣滯或濕熱下注者均不宜使用; B、本方辛散溫通力強,實熱證者慎用; C、方中巴豆不宜直接投入方中使用,以免引起腹瀉,甚至引起中毒。 3、現(xiàn)代應用:現(xiàn)代臨床主要用于治療睪丸炎、附睪炎、腹股溝斜疝、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闌尾炎、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結腸炎、腸脹氣、腸痙攣、胃痛等病癥屬寒凝氣滯者;亦常用治女性痛經、帶下病、婦科炎癥、晚期癌痛等各種痛癥。 PS:方名小知識?? 蘇敬《新修本草》曰:“'烏藥’今臺州、雷州、衡州均有之,以天臺者為勝。”天臺,一為縣名,在浙江省境內,屬臺州。一為山名,在天臺縣北,為先霞嶺山脈的東支。以此地所產的烏藥為上,故名“天臺烏藥”。本方以其為主藥,且以散劑應用,故名“天臺烏藥散”。 |
|
來自: 自強不息在等你 > 《醫(yī)學常識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