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睪丸、陰囊腫脹疼痛,或牽引小腹作痛為主要特征的一類病證。又稱疝氣。多因肝郁氣滯,或寒邪、濕熱、瘀血凝聚,或氣虛下陷所致。古代文獻記載的疝氣范圍較廣,有腹中之疝和睪丸之疝之說。 《內(nèi)經(jīng)》認為肝經(jīng)和任脈是疝氣受病的主要臟腑經(jīng)脈。金代張子和將病分為寒疝、水疝、筋疝、血疝、氣癥、狐疝、疝七種。元代朱丹溪認為濕熱內(nèi)郁、寒邪外束是疝氣發(fā)病的病因。明代張景岳認為治必先治氣,氣實者必須破氣,氣虛者必須補氣。明代李中梓指出疝氣的發(fā)病持點:寒則多痛,熱則多縱,濕則腫然,虛也腫墜,在血分者不移,在氣分者多動。西醫(yī)對于急、慢性睪丸炎,副睪炎、睪丸鞘膜積液,一部分痛經(jīng),附件炎慢性闌尾炎等疾病的治療,均可參照此病辨治。 病因病機肝之經(jīng)脈絡(luò)陰器、七疝主于肝經(jīng),所以前人謂者廟不離平肝。而住脈起于中極之下,上毛際、循腹里、上關(guān)元,故任脈受病也會引起發(fā)病。疝氣的病因很多,病機也較復雜。如情志抑郁、肝失條達、氣機不暢,或寒邪、濕邪、濕熱之邪下注于肝經(jīng)、任脈,或病血凝聚均可導致疝病的發(fā)生。若中氣不足、氣虛下陷,易成偏墜。疝氣有各種類型,一股初病多為氣分病,久病入絡(luò),也可病入血分。 今天專門介紹肝經(jīng)寒濕少腹痛,或者睪丸痛等證。 《溫病條辨》補秋燥論說:燥金司令,頭痛,身寒熱,胸脅痛,甚則疝瘕痛者,桂枝柴胡各半湯加吳萸楝子茴香木香湯主之。 吳鞠通自注:此金勝克木也。本病與金病并見,表里齊病,故以柴胡達少陽之氣,即所達肝木之氣,合桂枝而外出太陽,加芳香定痛,苦溫通降也。濕燥寒同為陰邪,故仍從足經(jīng)例。 桂枝柴胡各半湯加吳萸楝子茴香木香湯方(治以苦溫,佐以甘辛法) 桂枝 吳茱萸 黃芩 柴胡 人參 廣木香 生姜 白芍 大棗(去核) 川楝子 小茴香 半夏炙甘草 吳氏云頭痛,身寒熱,胸脅痛少陽太陽合病,故而柴胡桂枝湯。又有“甚則疝瘕痛者”加川楝子吳茱萸小茴香木香溫經(jīng)散寒止痛。他所加這幾味藥,其實導氣湯。出自《醫(yī)方集解》川楝子,木香,小茴香,吳茱萸。具有行氣疏肝,散寒止痛。主治寒疝疼痛。 本方所治寒疝,由肝經(jīng)氣滯,陰寒凝聚所致。方中川楝子苦寒,入肝舒筋,又導小腸、膀胱之熱從小便下行,是為方中主藥;木香升降諸氣,通利三焦,疏肝而和脾,茴香入腎與膀胱,暖丹田而除冷氣,吳茱萸行肝腎氣分,燥濕而除寒,三味合用,能宜通肝氣,通,利小便,燥濕除寒,配合主藥,共成疏肝理氣,散寒止痛之效。 《溫病條辨》下焦篇暴感寒濕成疝,寒熱往來,脈弦反數(shù),舌白滑,或無苔不渴,當臍痛,或脅下痛,椒桂湯主之。 吳鞠通自注:此小邪(寒濕)中里證也。疝,氣結(jié)如山也。此肝臟本虛,或素有肝郁,或因暴怒,又猝感寒濕,秋月多得之。既有寒熱之表證,又有臍痛之里證,表里俱急,不得不用兩解。方以川椒、吳萸、小茴香直入肝臟之里,又芳香化濁流氣;以柴胡從少陽領(lǐng)邪出表,病在肝治膽也;又以桂枝協(xié)濟柴胡者,病在少陰,治在太陽也,經(jīng)所謂病在臟治其腑之義也,況又有寒熱之表證乎!佐以青皮、廣皮,從中達外,峻伐肝邪也;使以良姜,溫下焦之里也,水用急流,驅(qū)濁陰使無留滯也。 椒桂湯方(苦辛通法) 川椒(炒黑,六錢) 桂枝(六錢) 良姜(三錢) 柴胡(六錢) 小茴香(四錢) 廣皮(三錢)吳茱萸(泡淡,四錢) 青皮(三錢) 急流水八碗,煮成三碗,溫服一碗,復被令微汗佳;不汗,服第二碗,接飲生姜湯促之;得汗,次早服第三碗,不必復被再令汗。 本方吳鞠通解釋很清楚了,說某人平常肝郁或者肝虛,感受寒濕邪氣,導致腹痛,少腹痛等。出現(xiàn)寒熱往來,類似少陽太陽合病,因此用柴胡桂枝解少陽太陽,提邪外達;桂枝還能溫里,止痛。再用川椒吳茱萸小茴香良姜等溫里祛寒濕,吳氏稱之為芳香流氣;青陳皮疏肝理氣。諸藥合用共奏解少陽散里寒,腹痛可止。因此凡是具備肝郁,寒濕侵襲足厥陰肝經(jīng),導致腹痛,寒熱往來都可以應用。無論痛經(jīng),闌尾炎,疝氣等。 五十四、寒疝少腹或臍旁,下引睪丸,或掣脅,下掣腰,痛不可忍者,天臺烏藥散主之。 此寒濕客于肝腎小腸而為病,故方用溫通足厥陰手太陽之藥也。烏藥去膀胱冷氣,能消腫止痛;木香透絡(luò)定痛;青皮行氣伐肝;良姜溫臟劫寒;茴香溫關(guān)元,暖腰腎,又能透絡(luò)定痛;檳榔至堅,直達肛門散結(jié)氣,使堅者潰,聚者散,引諸藥逐濁氣,由肛門而出;川楝導小腸濕熱,由小便下行,炒以斬關(guān)奪門之巴豆,用氣味而不用形質(zhì),使巴豆帥氣藥散無形之寒,隨檳榔下出肛門;川楝得巴豆迅烈之氣,逐有形之濕,從小便而去,俾有形無形之結(jié)邪,一齊解散而病根拔矣。 天臺烏藥散方(苦辛熱急通法) 烏藥(五錢) 木香(五錢) 小茴香(炒黑,五錢) 良姜(炒,五錢) 青皮(五錢) 川楝子(十枚) 巴豆(七十二粒) 檳榔(五錢) 先以巴豆微打破,加麩數(shù)合,炒川楝子,以巴豆黑透為度,去巴豆、麩子不用,但以川楝同前藥為極細末,黃酒和服一錢。不能飲者,姜湯代之。重者日再服,痛不可忍者,日三服。 天臺烏藥散,吳氏尤其重視,常用治療寒燥邪氣。補秋燥論中出兩案 丙辰年,瑭治一山陰幕友車姓,年五十五歲,須發(fā)已白大半。臍左堅大如盤,隱隱微痛,不大便數(shù)十日。先延外科治之,外科以大承氣下之三,四次,終不通。延余診視,按之堅冷如石,面色青黃,脈短澀而遲。先尚能食,屢下之后,糜粥不進,不大便已四十九日。 余曰∶此癥也,金氣之所結(jié)也。以肝本抑郁,又感秋金燥氣,小邪中里,久而結(jié)成,愈久愈堅,非下不可,然寒下非其治也。 以天臺烏藥散二錢,加巴豆霜一分,姜湯和服。設(shè)三伏以待之,如不通,第二次加巴豆霜分半;再不通,第三次加巴豆霜二分。服至三次后,始下黑亮球四十九枚,堅莫能破。 繼以苦溫甘辛之法調(diào)理,漸次能食。又十五日不大便,余如前法下,至第二次而通,下黑亮球十五枚,雖亦堅結(jié),然破之能碎,但燥極耳。外以香油熬川椒,熨其堅處;內(nèi)服苦溫芳香透絡(luò),月余化盡。于此證,方知燥金氣傷人如此,而溫下寒下之法,斷不容紊也。 乙丑年,治通廷尉,久疝不愈。時年六十八歲。先是通廷尉外任時,每發(fā)疝,醫(yī)者必用人參,故留邪在絡(luò),久不得愈。至乙丑季夏,受涼復發(fā),堅結(jié)肛門,坐臥不得,脹痛不可忍,汗如雨下,七日不大便。余曰∶疝本寒邪,凡結(jié)堅牢固,皆屬金象,況現(xiàn)下勢甚危急,非溫下不可。亦用天臺烏藥散一錢,巴豆霜分許。下至三次始通,通后痛漸定。調(diào)以倭硫黃丸,兼用《金匱》蜘蛛散,漸次化凈。當歸二至三錢,枸杞子三錢,沉香一錢,肉桂一至二錢,烏藥、小茴香、茯苓各二錢。 暖肝煎張景岳方 當歸6~9克枸杞9克 茯苓6克 小茴香6克 肉桂3~6克 烏藥6克 沉香3克(或木香亦可) 本方具有溫補肝腎,行氣止痛之功效。主治肝腎虛寒證。睪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脈沉遲。 方子當歸枸杞補肝腎之陰,茯苓祛濕,小茴香肉桂烏藥木香溫肝腎散寒止痛。諸藥合用補肝腎散寒濕。 鑒別應用 以上介紹四方,柴胡桂枝湯加吳萸川楝茴香木香湯側(cè)重少陽兼有厥陰寒邪氣滯,故而柴胡桂枝湯解少陽太陽,導氣湯疏肝行氣散寒止痛。 椒桂湯側(cè)重厥陰陽明寒濕兼有少陽,故而柴胡桂枝兩解少陽太陽,川椒吳茱萸茴香良姜散寒止痛,青陳皮疏肝理氣。 天臺烏藥散側(cè)重厥陰大腸小腸,導寒濕之邪由大便小便而出。 暖肝煎側(cè)重肝腎精血不足,感受寒濕,因而當歸枸杞子補肝腎之精血,肉桂小茴香木香烏藥行氣散寒止痛,茯苓祛濕。 臨床根據(jù)辨證,側(cè)重少陽,側(cè)重陽明,側(cè)重肝腎虛等選用,不至于失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