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當時身為秦王的李世民在大唐長安城太極宮玄武門發(fā)動了玄武門之變。以謀反的罪名殺死了同胞兄弟,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要說清楚來龍去脈,還得先說七年前的導火索,劉文靜被殺案。 劉文靜是大唐王朝的開國功臣,在新舊唐書功臣列傳中,和裴寂同為功臣之首,同時也是李世民的得力助手。武德二年(七年前),李淵聽身邊人說李世民的親信劉文靜要謀反。于是就讓裴寂、蕭瑀、李綱審問劉文靜。劉文靜雖然否認了謀反,但他直言道:“太原起兵時,我是司馬,與長史裴寂地位相當。而今裴寂官居仆射,而我的官銜與賞賜卻遠不如他。我東征西討,家屬卻無所庇護,確有不滿之心?!?/p> 李綱、蕭瑀都認為劉文靜并非謀反,于是對李淵說明了情況。但裴寂卻趁機進言道:“劉文靜的才能、謀略確實在眾人之上,但生性猜忌陰險,忿不顧難,其丑言怪節(jié)已經(jīng)顯露。如今天下未定,外有勁敵,若赦免劉文靜,必貽后患?!崩顪Y本來就對劉文靜有猜忌,再加上裴寂讒言,于是下令處死劉文靜。 然而,看似平常的案子,背后卻暗藏玄機。劉文靜是李世民的親信,而裴寂是李淵最重用的人。話說李淵太原起兵之時,劉文靜和裴寂私交非常好,睡在一個被子里。劉文靜負責和李淵在外攻城略地,而裴寂負責在后方招兵募糧。后來李淵勢力逐漸擴大,二人的官位也越做越高。直到武德元年劉文靜攻打薛舉失敗,官位一再被貶,一直到最后的民部尚書。這種情況下,劉文靜再看裴寂,就充滿了嫉妒之心,各種情況下都和裴寂唱反調(diào)。于是一天喝多了說要殺了裴寂,被人傳話到李淵那里就成了劉文靜要謀反。 那么李淵就真的就是認定劉文靜謀反而下了殺心嗎?也不是。只是想給李世民一個警示。 李淵在選擇立誰為太子時,有沒有考慮過李世民呢?還真有過。 話說李淵起兵之前,李淵曾經(jīng)是猶豫的。李世民勸說李淵說,如今天下大亂,我們這個時候起兵肯定能有一番作為。這堅定了李淵起兵的信心,并且李淵承諾如果自己成功當了皇帝,就立李世民為太子。 于是李世民帶領(lǐng)將士到前線去開疆拓土,而李建成在后方總領(lǐng)朝政。戰(zhàn)功方面,李世民肯定是比李建成強的。但李淵讓李建成總領(lǐng)朝政內(nèi)務(wù),甚至軍務(wù)戰(zhàn)略,這本身也就是培養(yǎng)太子的能力。李世民確實很優(yōu)秀,可李建成也并不差。 李淵是非常守舊的人,他親眼目睹了前朝(隋朝)滅亡。如果當時把皇位給嫡長子太子楊勇,不讓楊廣繼位,隋朝就不會這么輕易滅亡。所以李淵雖然承諾了讓李世民當太子,內(nèi)心卻想著立李建成。 軍功方面,李世民武德元年攻打薛舉,整個山東地區(qū)(太行山以東)的經(jīng)略都由李世民來做主。第二年打敗劉武周和宋金剛,平定并州。第三年擊敗竇建德,受降了王世充。第四年平定了劉黑闥造反。又剿滅了徐元朗。 隨著勢力不斷擴大,李世民迅速壯大自己的隊伍。而且自己單獨開府,這意味著我這個秦王府就是一個小朝廷,我這班得力干將首先得聽我指揮。由于長期在外征戰(zhàn),人才的來源是被李世民完全掌握。在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里面有一多半都是這段時間招納的。如尉遲敬地、秦叔寶、程知節(jié)、張公瑾、屈突通等等。并且李世民和他們“游獵騎射,無所間然”,有著親密的戰(zhàn)斗友誼。這些人在秦王府里“荷恩懾氣,咸愿效死”。 看著這個情況,不僅李建成著急,李淵心里也不無憂慮。所以李淵要殺雞儆猴,干掉劉文靜。但是劉文靜的死并沒有讓李世民畏懼,反而更清醒地知道,站在自己對面的不僅是哥哥李建成,更有自己的父親李淵。慢慢地李淵親自下的詔書,李世民也不聽從了,他有“于管內(nèi)得專處分之權(quán)”,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越是這樣,李淵越不滿意。李淵就對裴寂說“此兒點兵即久,在外專制,為讀書漢所交,非復(fù)我昔日子也”從此對李世民恩禮漸薄。并且對外軍務(wù)方面開始重用19歲的李元吉。武德五年,李淵甚至在宮外修了一座狹小簡陋的宏義宮“獎賞”給李世民。宮中的李建成李元吉慢慢地形成了利益聯(lián)盟。 那李世民就不想反擊嗎?這種壓力反而逼著李世民絕地反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