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寂是唐朝的開國功臣與宰相,功勞十分接近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在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后,對其也是十分敬重,但到了裴寂晚年卻急轉(zhuǎn)直下開始打壓,這是為什么呢? 我認為這跟裴寂早年沒站好位有關(guān)。 裴寂的定位 如果要給裴寂一個明確的定位,則要算唐高祖李淵的舊臣,而且是寵臣。裴寂與另外一個唐朝開國功臣劉文靜一道,是唐高祖李淵最親密的大臣,大多數(shù)政令都會與他們商量,可以說是掌握著唐朝初期的權(quán)力核心。 不過呢,裴寂生性怯懦,軍事水平很差,在對陣劉武周的主力宋金剛的時候吃了敗仗,給唐軍奪取天下造成了極大的阻力。李淵因為意識到裴寂的軍事才能不行,奪取關(guān)中之后,便將其放置在后方守長安。所以裴寂的軍功一直是受到限制的,雖然他資歷足夠上凌煙閣,但無奈軍功太少且敗仗多,實在沒法上榜。 被迫卷入皇權(quán)斗爭 但在東宮集團與秦王府集團爭奪權(quán)力白熱化的階段,裴寂的機會又來了。李淵在后期逐漸偏向太子李建成,將秦王李世民的兵權(quán)逐漸轉(zhuǎn)移給裴寂。但可惜的是這個裴寂打仗就是不行,思來想去他還差點在武德六年辭官歸隱。但最后還是很恩寵他的李淵極力挽留,并且將兵權(quán)轉(zhuǎn)移回去給李世民了事。 武德九年就發(fā)生玄武門之變了,三年前裴寂就想辭官歸隱,這說明他早早就聞到了殺機,極力想避開東宮集團與秦王府集團的權(quán)力斗爭。也就是說,很長一段時間里,裴寂是想保持中立站位的。 但李淵可不這么想! 李淵在東宮集團與秦王府集團爭權(quán)的后期,將李世民的兵權(quán)逐漸轉(zhuǎn)移給裴寂,就已經(jīng)說明了李淵給他安排了站隊——東宮集團。 陷害摯友劉文靜 早年裴寂與劉文靜十分要好,可以說是李淵的左膀右臂,相互之間交情非常深。連起兵造反這件事,李建成、李世民都要通過裴寂跟劉文靜去說服李淵,足以說明他們的重要性,配合之默契。 但是大唐建國之后,武德二年劉文靜就被摯友裴寂陷害而死,十分得蹊蹺。官史記載說是劉文靜軍功比裴寂多,但唐高祖李淵卻重用裴寂,只給劉文靜文職(雖然也是宰相)。因而劉文靜心有不滿,酒后狂言待遇不公,被個失寵的小妾誣告謀反。本來劉文靜可以不死,但裴寂卻乘機向李淵進讒言,使得李淵猜忌劉文靜,下旨處斬抄家。 不過史書又記載,當時秦王李世民聽說了此事,極力勸阻父親李淵,但不被通過。 我認為史官在這里采取了春秋筆法,隱晦地表達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劉文靜站位是秦王李世民! 殊不知就在一年前,武德元年,李淵派李世民、劉文靜攻打薛舉的過程中,因為自己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導致唐軍大敗,劉文靜逃回長安后,被革職除名。之后又追隨李世民平定西秦,立了軍功,又恢復(fù)爵位。從這里我們是不難看出一些端倪,劉文靜確實跟李世民走得比較近,不得不懷疑劉文靜是在秦王李世民這一邊的。 試想一下,為何不到一年時間,李淵就要因為一個“酒后狂言待遇不公”的假的不能再假的理由,就處死一個曾經(jīng)朝夕相處的寵臣?我想背后肯定有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劉文靜卷入了皇權(quán)斗爭,他極力建議李淵廢掉太子李建成,改立秦王李世民,觸動了李淵的龍鱗,所以李淵這才借裴寂之手滅掉劉文靜。 不信你看貞觀三年發(fā)生的事情——唐太宗李世民給劉文靜平反,并且配享太廟,靈位放入唐高祖李淵的廟庭。老子忌恨的人,兒子偏偏要放進老子的廟庭,這不是惡心老子的行為嗎?已經(jīng)很明顯了,唐太宗李世民是向天下公示了對劉文靜的認可,感謝他一直對自己的暗中扶持,以及做出的巨大犧牲。 意識到危機的裴寂 不過想了幾年時間,裴寂自己也心虛了,既不敢忤逆唐高祖李淵,又不敢得罪秦王李世民,也怕跟太子李建成有什么瓜葛,所以在恩寵至極的巔峰時刻想起了退隱的念頭,避開權(quán)力斗爭的漩渦。 也正是裴寂的“識趣”,在唐太宗李世民繼位后很長一段時間里,沒有對其進行明顯的打壓,甚至還表現(xiàn)出信任與恩寵。這里就不得不提一提唐太宗李世民的性格特征了,他一方面求賢若渴非常尊敬與重視人才,任人唯賢,另一方面也是一個“有仇必報”的人。比如魏征,生前受到李世民極力的推崇,死后卻又被李世民推倒墓碑。 所以唐太宗李世民才會對裴寂表現(xiàn)出一系列奇怪的行為,十分信任裴寂的忠誠,也頗為尊敬,甚至讓他跟長孫無忌跟自己一起同乘一輛車,以示恩寵,另一方面又借僧人法雅案打擊裴寂,甚至用了流放的處罰。 畢竟裴寂是害死劉文靜的劊子手,曾經(jīng)站位被動偏向太子李建成,唐太宗李世民還是一直忌恨在心的,難免會借機“報仇”,只不過沒有下死手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