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有句俗話叫“地上看石林,地下看九鄉(xiāng)”,九鄉(xiāng)與石林同屬喀斯特立體景觀,但其美不是峰林,而在于溶洞。 九鄉(xiāng)擁有大小溶洞上百座,規(guī)模龐大、數(shù)量繁多,被譽為“溶洞博物館”,是國內(nèi)規(guī)模最大、數(shù)量最多的洞穴群落體系之一。人們常以“九鄉(xiāng)溶洞九十九,游完溶洞白了頭”來形容九鄉(xiāng)溶洞。 九鄉(xiāng)溶洞群發(fā)育于6億年前古老的震旦紀燈影組淺海沉積和灰白色含硅質(zhì)條帶的白云巖中。 我們今天來的三角洞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據(jù)說在遠古時代,洞內(nèi)盤踞著一條孽龍。此龍性情乖張,時常興風作浪,為害生靈。 居住在東山之上的白發(fā)仙人為了出海救民,一天夜里,從天上借來了神鼎,放在山洞口,準備擒蛟煮河,殺而烹之。就在蛟龍從洞口中悠悠游出,仙人準備擒拿之際,洞口南面山坡上的一只石雞忽然“喔喔”地啼叫起來。蛟龍感到不妙,竄回洞中。 仙人正要跨入洞捕拿,突然一聲巨響,震的地動山搖,日月無光。原來,此龍歷經(jīng)修煉,也有些道行,它見洞口無路,便轟然沖破洞頂,飛走了。 仙人雙腳猛一踏地,也騰飛追蹤而去。那移來的神鼎,一夜之間生了根,化成三角洞洞口。 那條孽龍后來是否被仙人捉住了呢,我們不得而知。但從那以后,那龍再也沒敢回到洞內(nèi),因為洞口的神鼎足以讓它望而生畏。于是洞下平疇被墾為良田,并引洞口流水四時灌溉,變得很肥沃。 溶洞內(nèi)很是清涼,燕子盤旋于頭頂,一條清澈的河水從洞中流出。往洞的深處走,有人工修葺的一段水泥棧道,不太長,洞內(nèi)沒有燈光照射,洞頂有水滴落,是非常原生態(tài)的一個地下溶洞。 洞中的鐘乳石,除了乳白色還有棕色和紫色,很是漂亮。 洞內(nèi)只能用手電照亮 遠處另一支探洞隊伍的手電光 02:54 午飯后從右側(cè)上山 小路僅可一人謹慎通行,崖壁幾米下是一汪綠水,一腳踏空就可以下去洗澡了。 前面有一段已經(jīng)沒了路,有人用樹干鋪成的臨時通道,海洋和張哥用一根帶子當做護欄保護著大家通行。后來才知道這個小小的棧道是海洋和海黃利用午餐時間親手找樹干搭起來的,非常感謝他們。?????? 00:52 山綠、樹綠、河水也是綠色的,看著就舒服,連呼吸都覺順暢了很多。 01:07 03:32 今天過了很多涉水路段,腳下石頭濕滑,同行的伙伴在旁邊伸手保護??????。 到達第二個溶洞,老大說這是小洞。 最有意思不是洞內(nèi)的風景而是洞外伙伴涉水的快樂。 05:51 04:17 02:43 到達龍?zhí)逗余l(xiāng) 沿著棧道一直走就到了天生橋燒烤區(qū),這里山清水秀,還有露營的平臺,非常適合約上三五好友前來露營,如果自己不會做飯可以直接到燒烤區(qū)買來吃。 6月的山林,郁郁蔥蔥,清澈的溪水歡快地奏鳴著,陣陣溫潤的涼風迎面撲來。 天生橋大龍?zhí)?,水質(zhì)清澈,出水量巨大,供應(yīng)本村及九鄉(xiāng)旅游小鎮(zhèn)生活用水后,依然有大量地表徑流,形成天然溪谷,是難得的玩水、野炊、露營的好地方。 一大群伙伴玩水玩的痛快,不顧衣服濕透。 04:05 80多米高的“天生石橋”。 那巖頂平平的蓋在兩山之間,仿佛就是一個巨大的橋面從天而降,別有一番情趣。 橋下有巨大的“橋墩”支撐著。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石橋下洞孔繁多,洞孔相連,真可謂四通八達! 老大說走了這么多年山都沒有來過這里,也許我們是第一個到達這里的戶外群吧。 不知誰起頭唱起了“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嘹亮的歌聲響徹山谷。 00:47 今天天氣預報是中雨,結(jié)果一路上一滴雨也沒有落下來,雖然全程僅十公里,但風景卻是極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迷醉了所有伙伴,都說不虛此行。 更新于 4小時前 你若喜歡,別忘了點個在看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