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好書,讀后讓我大開眼界。 化解了不少讀書焦慮! 書中認為: 1,讀書要讓書對你負責 ---其實就是自己是主體,自己對自己負責; 而不是你對書負責 ---除非你要向他人推介書籍或者做的就是拆書的功夫!或者你就在做對書的學術(shù)研究工作。 2,讀書,尤其是讀實用類的書,不用讀完,能用一點就有一點的用處! 3,培訓比書籍值錢,是因為培訓能夠挖掘你自身的鮮活經(jīng)驗,或者傳達培訓者以及受訓人的鮮活經(jīng)驗,有針對性,能夠解決你的問題! ----很多時候,其實也解決不了問題。 我記得寫作《明智行動的藝術(shù)》的作者,就在書中不以為然,認為邀請或者去現(xiàn)場聽他作報告的人并不明智,因為他想說的其實都已經(jīng)寫在了書里。 4,這本書就是讓書籍也能發(fā)揮培訓類似的價值,通過RIA的方法,實現(xiàn)閱讀與培訓等效! 5,成年人的學習很難通過咬牙堅持養(yǎng)成習慣,必須要有用或者有趣,有用就是能夠解決問題,有趣就是真的感興趣! 這也很符合實際,成年人的生活充滿壓力,讀書的優(yōu)先級往往不高! 我看過不少研究講閱讀就是違背人性的事情,只是因為一小部分養(yǎng)成了這樣的習慣而已! 6,對于實用類書籍,提出了前因后果,適用邊界的八字心法! 其實代表著八類問題: 追問前因后果 前(前車可鑒): 為什么這件事對我重要? 是怎么出現(xiàn)這個問題的? 因(相因相生): 都有哪些關(guān)于原因的假設(shè)? 怎么驗證或排除這些假設(shè)? 還有其他人能幫我思考,給出更多選擇或可能性嗎? 后(以觀后效): 若這個問題解決了,最好的結(jié)果是什么? 那是我期待的嗎? 果(自食其果): 如果我什么都不做,會發(fā)生什么? 明確適用邊界 適(適得其反): 有沒有人不同意我對原因的假設(shè)? 有沒有不符合這個假設(shè)的實例? 用(使用條件):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考慮成本收益,考慮態(tài)度能力……)? 這件事可以用其他什么方式來完成? 邊(旁敲邊鼓): 有沒有可供借鑒的情況? 其他領(lǐng)域/行業(yè)/人如何解決類似問題? 界(楚河漢界): 無論是不同的意見還是類似的問題, 它們和我的思路的真正區(qū)別是什么? 交界在哪里? 我看完這八字心法,覺得說的特別好,不僅是閱讀心法,也是信息獲取心法。 但這兩天琢磨之下,有如下的想法: 1,世界與人都是變化的,有時需要做些冗余的事 如果現(xiàn)在的自己完全知道什么對自己未來最好,那一定是妄念! 很多時候,無心插柳柳成蔭。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這部電影講述了主角如何通過知識問答成為百萬富翁的故事,而他之所以能夠做出準確判斷,并不是因為有題庫,他將題庫都背誦了下來! 2,但中短期內(nèi),功利地讀書按照前因后果的心法很有用 3,而這一心法有時會走向其反面,就是閑暇時根本無書可讀,也許實用類的書籍本來就不應該是閑暇時的娛樂讀物! 我記得古典老師在《超級個體》課程中,提到過閱讀目的分為三類: 1,心智提升類 2,娛樂休閑類 3,實用功利類 前因后果的心法感覺主要是針對實用功利類而言的。而在實用功利類,我們往往又特別容易被迷惑,各種速成類的文章,書籍吸引著我們,而實際上往往不是那么回事。 我總覺得像生活的意義,往往只有經(jīng)歷過生活才能慢慢提煉,而不是預先規(guī)劃的結(jié)果。 曾經(jīng)看過類似的話,游戲的目的,需要玩過這個游戲之后才知道。 這里面其實就是趙周老師提到的最后一個心法,不要附會似讀書,不要自以為是,而要問: 無論是不同的意見還是類似的問題, 它們和我的思路的真正區(qū)別是什么? 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