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明太祖實錄》是記錄明太祖朱元璋及洪武朝歷史的史籍,一共有三個版本。第一版修纂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由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董倫為總裁官,大致于燕王朱棣靖難成功前完成。由于其在修纂過程中恰逢靖難戰(zhàn)爭時間線相吻合,書中必然對以燕王朱棣為首的藩王大加指責,因此朱棣稱帝后即將其廢除。 第二版則修纂于洪武三十五年(即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由翰林侍讀解縉出任總裁官,曹國公李景隆、忠誠伯茹常出任監(jiān)修。第二版《明太祖實錄》只用了八個月就重修完畢,實際上只是在原書基礎上,對犯禁忌諱之處刪改增訂而已。 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當時朱棣根基已穩(wěn),其本人也對于粗糙簡陋的第二版《明太祖實錄》并不滿意,因此下旨由內(nèi)閣幾位學士胡廣、胡儼、黃準和楊榮出任總裁官, '黑衣宰相'姚廣孝和戶部尚書夏原吉出任監(jiān)修。第三版《明太祖實錄》歷時七年,于永樂十六年(公元1418年)方才大功告成。 明太祖高皇帝實錄 由于太祖朝后期朝局復雜,無論是李善長案還是藍玉藍,不但牽涉面極廣,而且涉及到對于太祖朱元璋、懿文皇太子朱標乃至于建文帝朱允炆的評價。而各案之間千頭萬緒,無法采用非黑即白的方式秉筆直書。但出于史家的職業(yè)操守,又不能過于胡編亂造,因此永樂朝的史官們在其中使用了大量的曲筆供后世之人細品。 記錄一個人的死亡是容易的,但是如何讓人從簡單的記錄中看出史官隱藏在字面下的話,則需要我們仔細地去比較和揣摩。今天筆者就試著來解讀一下字面下隱藏的含義。 一、大功大德,去世稱'薨''薨'這個詞,一般用來描述宗室和妃嬪去世。在整個《明太祖實錄》中享受到這個待遇的大臣只有兩個人:魏國公徐達和曹國公李景隆。
對于李文忠的去世,朱元璋的反應是'上痛悼不已,輟朝三日,親為文遣使致祭'。而徐達去世時朱元璋的反應是'上為震悼,罷朝,恤賻有加'。兩者相比較,一個是哀痛,一個是震驚,明顯李文忠的死讓朱元璋更傷痛,畢竟是親外甥。 在修纂第三版《明太祖實錄》的時候,李文忠的兒子嗣封曹國公李景隆已經(jīng)倒臺。但鑒于其開國元勛和太祖皇帝親外甥的雙重身份,史官還是對其采取了客觀公正的評價。 而徐達雖然號稱明朝開國戰(zhàn)功第一,但他能享受'薨'字記載,根本原因還在于他是當朝皇帝朱棣的老丈人。 南京瞻園:原魏國公府園林 二、自然死亡和非自然死亡,去世稱'卒'的區(qū)別一般大臣去世,都稱為'卒'。但是在洪武朝中衛(wèi)國公鄧愈和宋國公馮勝去世雖然都稱之為'卒',但所透露出來的信息卻是截然不同。我們先來看一下史官是如何記錄鄧愈的去世。
有讀者可能會覺得朱元璋對于鄧愈之死,貌似反應更甚于徐達之死,其實并不盡然。鄧愈死于洪武十年,是第一個去世的開國公爵,而且年僅41歲,故而朱元璋痛惜不已。我們接著來看史官是如何記載馮勝的去世。 洪武二十八年二月丁卯,宋國公馮勝卒。(《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三十六》) 在這條記錄下面,《實錄》還如實記載了馮勝的生平。但和鄧愈相比,史官沒有記錄馮勝死后朱元璋的反應。同時按照馮勝宋國公的級別,按理死后應該追封王爵并賜謚號。這一切的一切全部缺失,說明馮勝之死有蹊蹺。但是筆者可以肯定的是馮勝絕不是像《明史卷三·本紀第三》記載的那樣'坐事誅'。后文會說到因罪誅殺就是誅殺,絕不會寫'卒'。果然查馮勝本傳《明史卷一百二十九·列傳第十七》,里面是這樣說的'藍玉誅之月,召還京。逾二年,賜死,諸子皆不得嗣。'這說明馮勝雖死,但沒有禍及子嗣,朱元璋還是為這位老兄弟留了面子。 還有更蹊蹺的'卒',發(fā)生在穎國公傅友德和定遠侯王弼身上。
這兩人的死,《明史太祖本紀》中均稱'坐事誅'。但查二人本傳,發(fā)現(xiàn)都是賜自盡。'我大清'編的《明史》確實挺有意思的,'賜自盡'和'誅'還是有不小的區(qū)別吧,一個留了體面,一個當街伏法。但無論如何,同樣是賜自盡,為何馮勝還能有生平簡介,傅友德和王弼就只是一筆帶過呢?據(jù)明末史學家張岱在其著作《石匱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雖然這段記載中漏洞百出,比如傅友德之子傅忠為駙馬,怎能輕易誅殺?且傅忠應居于公主府,傅友德從皇宮忠一去一回要多久?皇宮戒備森嚴,傅友德如何能夠提著兒子首級并且身藏匕首大搖大擺入內(nèi)?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傅友德和王弼之死絕對有不可告人的內(nèi)幕,因此《明太祖實錄》的修纂官既要為太祖隱惡,又不能違背節(jié)操,因此只能使用曲筆。一句簡單的'潁國公傅友德卒',透露出了不少值得細品的隱藏信息。
三、藍黨有罪即誅和胡黨模糊處理的奧秘洪武朝末期發(fā)生了兩起大案,株連了大批的開國勛貴和中下級官員,那就是'藍玉謀逆案'和'李善長黨附胡惟庸案'。但是我們查閱《明太祖實錄》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對于藍黨的誅殺,一般都直書無隱。但對于以李善長為首的胡黨,記錄卻模糊殘缺,這其中又有什么門道呢?
此后在三月份會寧侯張溫,四月份沈陽侯察罕坐藍黨伏誅,《實錄》也并未隱瞞。筆者可以據(jù)此認為朱元璋殺藍玉雖然有其他考慮因素,但藍玉及其黨羽也確實有罪,故而史官可以毫不避諱地秉筆直書其事。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5月6日,監(jiān)察御史彈劾太師、韓國公李善長謀逆,被朱元璋壓下。5月8日,監(jiān)察御史再次彈劾李善長及其侄子李佑、李伸,并及于延安侯唐勝宗、吉安侯陸仲亨、平?jīng)龊钯M聚、南雄侯趙庸等人。朱元璋再次壓下對于李善長的彈劾,只是將唐勝宗等人下獄訊問。5月20日,李善長親自入宮為李佑等人求情,這是63歲的朱元璋和77歲的李善長之間的最后一面。老朱在送老太師出宮時,突然在右順門對群臣表示想寬恕李佑等人的想法,卻被群臣以'臣等考其事反狀甚明,敢以死奉法'為由頂回。朱元璋下旨將李佑及唐勝宗等人賜死,而絕望的李善長則在回家之后自盡。在'我大清'的《明史》之中,李善長是賜死,唐勝宗等人則為坐誅。 猶豫矛盾的明太祖朱元璋 李善長一案疑點眾多,最初言官對李善長的彈劾都被朱元璋壓了下來,后期他們改變策略炮轟李善長的家人,然后波及大批開國公侯。李善長一案前,朱元璋并沒有殺過開國勛貴,他還一直想著能和這些人和平共處、一直到老。結合《實錄》對涉案公侯的模糊處理,筆者有理由相信此案并非出于朱元璋本心。另外蹊蹺的是,一向被認為仁慈的皇太子朱標,在這樣一場掀起驚濤駭浪中的大案之中,竟然查不到一星半點的表態(tài)。他到底是支持朱元璋這樣做?還是雖然心中反對,但不敢表露?抑或是這起大案就是太子及其黨羽所炮制,目的就是鏟除淮西開國老兄弟的勢力?唐勝宗、陸仲亨、費聚乃至李善長等人都是朱元璋的心腹,而藍玉等太子心腹則在此案中毫發(fā)無損,這不能不令人引起遐想。 朱標的明東陵遺址 既然如筆者猜測此案是太子黨所為,永樂朝的史官有什么好忌諱的呢?趁機打壓建文帝朱允炆不是更好么?話雖如此,但這樣一來太祖朱元璋難免形象受損,成為被太子要挾的無能昏君。因此考慮再三,史官只能對此事做模糊處理。 結語:對于洪武朝的開國元勛們,他們的死亡原因各有不同。有的被大加贊揚,比如徐達、李文忠。有的死因成謎,比如傅友德、王弼。有的罪證確鑿,比如藍玉、張溫。有的模糊殘缺,比如唐勝宗、陸仲亨。但是史官們通過巧妙的曲筆,告訴我們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而發(fā)現(xiàn)隱藏的信息是才是歷史愛好者最大的樂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