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玉劍璏 西漢前期 高4.2 厘米 上寬4.3 厘米 下寬5厘米 中厚1.2 厘米 1972 年湖北省云夢縣大墳頭1 號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藏 玉青色,略呈梯形,上端側(cè)面有三個小圓孔,兩面均陰刻幾何形云紋。 22、玉劍璏 西漢前期 長4.6厘米 寬1.5厘米 高1.3厘米 1972 年湖北省云夢縣大墳頭1號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藏 玉白色,器呈長方形,兩端向下卷曲,表面飾三排勾連谷紋。 23、玉臥蠶紋璧 西漢前期 直徑9.6厘米 孔徑3.4 厘米 厚0.5厘米 1982 年四川省涪陵縣黃溪鄉(xiāng)墓葬出土 四川省博物館藏 玉青黃色,雕琢精細(xì),兩面均飾臥蠶紋。 24、玉蟬飾卮 西漢前期 通高4.7厘米 口徑2.3厘米 1951年安徽省蕪湖市月牙山墓葬出土 安徽省博物館藏 玉白色,局部有黃褐色沁斑。體圓,直身,平底。蓋中部隱起,陰刻八花瓣,邊有三穿孔。器周身飾隱起加陰線的云紋,上有凸雕的三蟬,蟬以極細(xì)的陰線刻出雙翅和頭部,十分生動??谘厣喜亢瓦吀饔幸幌嗤ǖ拇┛?,可與蓋上穿孔吻合。 此器造型別致,紋飾精美,琢磨細(xì)潤,在玉制品中是十分罕見的。 25、 絲縷玉衣 西漢前期 通長 173厘米 肩寬 44厘米 1983年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趙眛墓出土 廣東省廣州市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藏 玉衣由頭套、衣身、袖筒、手套、褲筒和鞋組成,共用玉片 2291片。外貌如人形,其中頭套有鼻無耳,由頭罩、面罩兩部分扣合而成;上衣分前、后兩片,為對襟式。整件玉衣的玉片,其形狀和大小,根據(jù)人體各部位的不同形狀而設(shè)計(jì)。頭套、手套和鞋所用的玉片加工較細(xì)致,厚薄均勻,兩面光滑潤澤,邊角有穿孔,以便絲線穿綴,里面再用絲絹襯貼加固。軀干部位所用玉片多為廢料或邊角料,厚薄不一,無孔,系粘貼在麻布襯里上,表面用窄的朱絲帶作對角粘貼,組成菱形網(wǎng)格狀的地紋,四邊再以寬帶粘貼成縱橫方格,其圖案顯得規(guī)整華麗。同時各部位的邊緣處都以絲織物縫合包邊,做工十分講究。 26、玉角形杯 西漢前期 長 18.4厘米 口徑 5.8 厘米至6.7厘米 壁厚0.2 厘米至0.3 厘米 1983 年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趙眛墓出土 廣東省廣州市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藏 玉色青白,局部有赭斑。杯身斷面橢圓,往下漸收束,底部向上轉(zhuǎn)折成索形,回纏于器身下部。器內(nèi)琢磨光滑,底部有管鉆痕;器外淺浮雕一夔龍,尖嘴圓眼,獨(dú)角豎耳,軀體修長,環(huán)繞滿布于杯身。杯體上還浮雕卷云紋,隙地淺刻勾連渦紋。全器集圓雕、高浮雕、淺浮雕、陰刻等技法于一體,造型奇特,紋飾層次分明,布局巧妙,碾琢技藝精湛,是漢玉中難得的珍品。 27、銅承盤高足玉杯 西漢前期 通高17厘米玉杯高11.75厘米口徑4.15厘米 1983年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趙味墓出土 廣東省廣州市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藏 全器由青玉杯、杯座、杯托、銅托架、承盤等組成。玉杯圓筒形,平底,杯身飾三區(qū)不同紋飾,上部為兩組云紋間花瓣紋,中部飾勾連谷丁云紋,下部為五組花瓣紋,各以圈帶紋隔開;座足飾花瓣紋,下呈喇叭形,足底內(nèi)凹。杯身與座足連接處各有一雙環(huán)形小孔,可用竹條插椰貫連;杯托是一花瓣形玉片,其孔徑正好與玉杯下部吻合;托架為一扁圓銅圈,上嵌三條金頭銀身的龍,龍口各銜一片杯托上的小花瓣;托架平放在銅承盤上。出土?xí)r,盤內(nèi)尚存有一塊墊木,是用來填塞承盤與杯座之間的空隙的。全器由玉、金、銀、銅、木等五種不同材料精制組合而成,設(shè)計(jì)奇巧新穎,突出了群龍拱托玉杯的氣勢,顯得高貴神奇。 28、玉盒 西漢前期 通高7.7厘米 蓋高3.55厘米 盒身高4.35厘米 口徑9.8 厘米 1983 年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趙昧墓出土 廣東省廣州市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藏 青玉琢成,局部有褐斑。盒身與蓋子母口扣合,盒圓底圈足;蓋面隆起,頂有橋鈕活環(huán)。蓋面外沿分布四個小圓孔,紋飾分為三區(qū),內(nèi)區(qū)為八瓣淺浮雕柿蒂形紋,中區(qū)為凸起的谷丁勾連云紋,外區(qū)是四組勾連雷紋與四組花蒂形紋相間排列;蓋里面單線勾勒雙鳳紋。盒身紋飾與蓋面相似,中區(qū)為陰刻勾連云紋,近圈足處是一圈絢紋,盒內(nèi)無紋飾。盒蓋原破裂一角,其部位適在一對小孔旁,故加鉆二孔以便于連綴。整器構(gòu)圖嚴(yán)謹(jǐn),雕琢精細(xì),打磨光潔。 29、玉獸首銜璧 西漢前期 通長 16.7厘米 寬 13.8厘米 厚0.7 厘米 璧徑8.8 厘米孔徑3.4厘米 厚0.5厘米 1983年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趙眛墓出土 廣東省廣州市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藏 玉色淺黃,大部分受沁呈雞骨白色。整體由一獸首和一臥蠶紋璧組成,整玉雕成。獸首近方形,類似鋪首,左側(cè)透雕一直立狀的螭虎,右側(cè)無,形成不對稱布局。獸鼻方橋形,上琢花瓣紋,中有崟,銜璧,可上下擺動。璧飾臥蠶紋。全器采用鏤空、淺浮雕、線雕等技法,線紋流暢,雕琢精細(xì)。 30、玉游龍臥蠶紋璧 西漢前期 外徑8.8厘米 內(nèi)徑 4.3厘米 厚0.4厘米 1983年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趙眛墓出土 廣東省廣州市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藏 青玉琢成,湖綠色,有白斑。兩面淺刻臥蠶紋,中心透雕一游龍,昂首挺胸,張口卷尾,作奔騰狀,肌肉遒勁,形態(tài)優(yōu)美,內(nèi)外沿有斜面凸棱。 31、玉重圈壁 西漢前期 直徑9.6厘米 孔徑4.4厘米 厚0.6厘米 1983年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趙眛墓出土 廣東省廣州市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藏 青玉琢成,呈湖綠色,有乳白色斑。造型別致,肉部透雕成兩圈,外圈臥蠶紋,內(nèi)圈飾三條雙體龍紋,龍身互相纏繞,龍首口銜外圈,成為內(nèi)外兩圈的連接點(diǎn)。出南越王墓玉衣內(nèi),蓋在墓主陰部位置處。 32、玉龍鳳紋壁 西漢前期 直徑 7.6厘米 孔徑 3厘米 厚 0.3 厘米 1983 年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趙眛墓出土 廣東省廣州市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藏 玉青白色,部分受沁發(fā)灰,有褐斑。通體透雕對稱的雙龍雙鳳,相互纏繞,玲瓏剔透,剛直有力。 33、 玉璧 西漢前期 直徑33.4厘米 孔徑9厘米 厚0.7厘米至1.1 厘米 1983年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趙眛墓出土 廣東省廣州市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藏 玉色深綠,有白斑。三區(qū)紋飾以三道編紋相隔,內(nèi)區(qū)三組雙身龍紋,每組之間飾雙""S"交叉紋;中區(qū)為蒲格渦紋;外區(qū)七組雙身龍紋,是該墓所出土龍紋璧中龍紋組數(shù)最多者。璧面厚薄不一,但琢工精細(xì),表面有絲帶痕。此器是目前所知出土玉璧中最大者。 34、玉璧 西漢前期 直徑28.1 厘米 孔徑6.2 厘米 厚0.6厘米至 0.8厘米 1983 年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趙眛墓出土 廣東省廣州市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藏 玉墨綠色,邊緣微損。外區(qū)和內(nèi)區(qū)均為雙身龍紋,外區(qū)六組,內(nèi)區(qū)三組,中區(qū)為蒲格渦紋,三區(qū)之間各以一道絢紋分開。兩面紋飾相同,其中一面外區(qū)有一小塊未拋光,琢痕清楚;拋光部分光亮奪目。 35、玉壁 西漢前期 直徑30.3厘米 孔徑4.75厘米 厚0.5厘米 1983年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趙眛墓出土 廣東省廣州市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藏 玉深綠色,有白斑。紋飾分為三區(qū),各以一道絢紋隔開。內(nèi)區(qū)淺刻三只鳳鳥紋,中區(qū)飾渦紋,外區(qū)為五組雙身龍紋。整器雕琢后未完全拋光,故琢痕清晰可見。 36、玉璧 西漢前期 直徑 26.7厘米 孔徑9厘米 厚0.7厘米 1983年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趙昧墓出土 廣東省廣州市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藏 玉深綠色,璧面有三道編紋,將紋飾分為二區(qū),內(nèi)區(qū)為臥蠶紋,外區(qū)為四組龍蛇合體紋,以雙身龍紋為主體,龍身蜷曲,尾端為昂首張口的蛇形。琢痕清晰可見,似未完全拋光。 37、玉璧 西漢前期 直徑 28.5厘米 孔徑 9.6厘米 厚0.5 厘米至 0.7厘米 1983 年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趙眛墓出土 廣東省廣州市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藏 玉墨綠色,有黃褐斑,質(zhì)溫潤有光澤。紋飾分為二區(qū),以一圈細(xì)紋和一圈寬帶紋相隔,內(nèi)區(qū)為蒲格渦紋,外區(qū)為四龍和四牛頭紋,牛頭較小,圓眼豎耳,雙角特別長大,紋飾頗為特別。璧的邊緣微損。 38、玉璧 西漢前期 直徑25.5厘米 孔徑4.25厘米 厚0.6厘米至0.7厘米 1983 年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趙眛墓出土 廣東省廣州市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藏 玉深綠色,內(nèi)區(qū)為蒲格渦紋,外區(qū)為雙線勾勒的鳳鳥紋,二區(qū)紋飾以絢紋為界。表面有絲帶纏繞痕跡。 39、組玉佩 西漢前期 1983 年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趙眛墓出土 廣東省廣州市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藏 由玉璧、玉璜、玉人和金、玉、玻璃、煤精珠飾等 32件不同質(zhì)地的飾物組成,出土于墓主胸腹間的組玉璧之上。因穿系飾物的絲帶、絲線已朽,故飾物的位置多已散亂,但上下層位基本保持未亂,經(jīng)整理復(fù)原,整組佩飾長度約為60厘米。 40、玉雙連璧 西漢前期 通寬12.4厘米 通高7.4 厘米 璧徑6.2 厘米 孔徑2 厘米 厚0.4厘米 1983 年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趙昧墓出土 廣東省廣州市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藏 玉黃色,有白斑。形為兩圓璧外切相連,中間的上下方均有對稱的透雕卷云紋附飾,下方的卷云紋兩邊各雕一鸚鵡,展翅相對。兩璧大小、紋飾相同,皆飾臥蠶紋,內(nèi)外緣起斜面凸棱。兩孔間有寬約2厘米的絲帶痕跡。出土?xí)r置于玉衣雙鞋的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