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疼痛是外感病初起時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如果屬于風熱感冒,可用桔梗甘草湯合麻杏甘石湯透解,我在外感已經消除,而咽喉疼痛不止時,往往以桔梗甘草湯為治療主方,加板藍根、玄參、土牛膝清火、解毒、止痛,加枳殼與桔梗一降一升,調節(jié)氣機。兼咳嗽、吐黃痰,則加桑皮、浙貝、黃芩、瓜蔞皮等清熱、化痰、止咳,效果甚好。 桔梗甘草湯、甘草湯、苦酒湯、半夏散及湯,全部見于《傷寒論》少陰篇?!秱摗吩?11條云:“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桔梗湯。”原文312條云:“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音不出者,用苦酒湯?!痹?13條云:“少陰病,咽中痛者,半夏散及湯主之。”湯本求真的《皇漢醫(yī)學》把桔梗甘草湯、甘草湯、苦酒湯放在少陽篇,而對于把“半夏散及湯“放在少陰篇還是放在太陽篇,則舉棋不定。 我認為,這4首經方都應該屬于太陽篇的方劑。外感初起,咽喉疼痛是經常見到的癥狀,屬于太陽病熱證、實證:風寒挾痰者,用半夏散及湯(半夏、桂枝、甘草);風熱初起,輕者用甘草湯,重者用桔梗甘草湯;郁久而導致疼痛、生瘡、不能發(fā)聲者,用苦酒湯。屬于少陰病寒證、實證,可以用麻黃附子細辛湯。雖然,在《傷寒論》原文中沒有提到麻黃附子細辛湯可以治療咽喉疼痛,但古今醫(yī)家早有許多醫(yī)案加以驗證,古人稱之為“兩感傷寒”。 然而,我在多次研讀《傷寒論》太陽病篇時,始終感到難以理解的是:張仲景對于外感病包括感冒、流感初起的癥狀,全部都有描述,如頭痛、發(fā)熱、惡寒、身痛、咳嗽、氣喘,為什么從來沒有提到最常見的“咽喉疼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