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家平 在福建省泉州市開元寺大雄寶殿月臺前,有開元寺宋代二塔,即開元寺阿育王東西二塔。它們始建于南宋紹興十五年(1145),共二座,二塔規(guī)制相同,均為寶篋印經(jīng)式石塔,通高約5.8米,塔下部為石砌梯形體基座,基座上為分層方形塔身,每層之間有收分錯落,上部兩層四面浮雕。第一層每面浮雕坐蓮佛像四尊。第二層則四面淺龕,內(nèi)刻佛教故事圖案,這是佛的“本生故事塔”,講的是釋迦牟尼成佛之前的修行故事,即印度薩埵太子舍身飼虎:古時南瞻部洲有—大國薩垂那,國君育有三子,最小的太子摩訶薩青,生性慈悲,是釋伽牟尼之前身。 一日,國王與妃子攜帶著三個王子率群臣出游。忽見一雌虎哺二幼虎。雌虎饑餓,羸弱枯瘦,意欲吞噬幼虎。小王子見而問兄:“雌虎羸瘦將死,欲食子矣?”兄云:“倘雌虎餓死,幼虎無哺,亦必死。”小王子云:“何能令雌虎勿食幼虎?”兄曰:“當以鮮肉及血飼之。“小王子問:“以人之血肉飼之,可否?”兄曰:“虎當可活,人死不能復活亦!”三子同行,小王子假言托故,獨返餓虎崖上,躍身而投虎口。然餓虎閉嘴,不忍食之。王子找到尖銳的木枝戳破自己的身體,鮮血汩汩?;⒁婖r血流,振精神而舔之。繼而,食王子肉。 摩訶薩青王子舍身飼虎,死后成佛,規(guī)勸訓諭曰:“吾乃摩訶薩青,施身飼虎,因此功德投兜率天上。生死世間常情。望修持善事,勿陷憂煩之中?!蓖鯕w,命造七寶塔,厚葬子尸。 佛經(jīng)上說,昔日的薩埵太子就是今日的釋迦牟尼,也就是說,這個典故是釋迦牟尼的本生故事。 佛祖割肉喂鷹的故事:釋尊有一次外出,正好遇到一只饑餓的老鷹追捕一只可憐的鴿子。鴿子對老鷹說:“你放過我吧!你現(xiàn)在是在捕食,錯過我還有下一個;我現(xiàn)在是在逃命,我的命只有一條啊!”老鷹說:“我何嘗不知道你說的道理呢?但我現(xiàn)在餓壞了,不吃了你我沒法活。這個世界大家活著都不容易,不逼到絕路上我也不會緊追不舍的?!贬屪鹇犃舜缺钠?,就把鴿子伸手握住,藏在懷里。老鷹怒火沖天,只好跟釋尊理論說:“釋尊你大慈大悲,救了這鴿子一命,難到就忍心我老鷹餓死嗎?”釋尊說:“我不忍心你傷害這無辜的鴿子,也不想你白白的餓死。有道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于是釋尊就取出一個天平,一邊放鴿子,另一邊放上從自己身上割下的肉。這鴿子看上去雖小,但無論釋尊怎么割,割多少肉似乎都無法托起它的重量。當釋尊割下最后一片肉的時候,天平終于平衡了! 天地風云為之變色,真正的佛祖誕生了。 塔頂四角置蕉葉型插角,插角上雕山花、蕉葉、祥云、人物圖案。塔頂正中為相輪式塔剎。這種由五代時期南越王錢復仿阿育王塔創(chuàng)造的塔形,以小型金屬塔居多,規(guī)制這么大的石塔較為少見。這是福建省內(nèi)尚存的幾座宋代寶篋印經(jīng)式石塔中的兩座,被認為是寶篋印經(jīng)式石塔宋代代表作。 其中東阿育王塔南側(cè)塔身刻有“右南廂梁安家室柳三娘,舍錢造寶塔兩座,同祈平安,紹興乙丑七月題。王思問舍錢三十貫,乙酉重修”?!?/p> 雙塔為南宋石塔,歷經(jīng)千年時光。雙塔均有部分殘缺,部分浮雕與雕刻的文字則已漫渙不清。2018年4月有人在雙塔頂端發(fā)現(xiàn)橫刻有文字,其中東阿育王塔刻有“皇帝萬歲”、“月光菩薩”、“日光菩薩”等字。所謂“金上皇帝”、“皇帝萬歲”等“皇家”字樣,應該與“開元寺”得名有關(guān)。開元寺建于唐686年,但52年后的唐開元738年,唐玄宗下詔全國各州建一座開元寺,以年號命名,為此開元寺才更名為“開元寺”。福州開元寺也是同種情況。 石塔的最上面四個角,矗立著4個蕉葉形的塔檐,刻著32幅少林武僧與民間習武圖案。早年,我國武術(shù)名家萬籟聲居住于福州時,曾派他的徒弟洪正福前來泉州,尋覓少林寺蹤跡。其中一幅圖上,有二人伏拜,另一人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狀,這一圖描繪的可能就是釋迦牟尼出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地下,惟我獨尊?!?還有“疊羅漢”,“睡羅漢”,“力拔山兮氣蓋世”,“拉弓射箭”等圖。泉州武術(shù)協(xié)會副主席徐清輝曾考證,石刻上僧人一手握拳高舉,一手下壓,應是在練“伏虎功”,屬于“外功”?!斑吷狭硪簧怂剖菐熣撸谝贿呌^看指導,相映成趣。”還有不少武術(shù)名家也認為,這些石刻能說明在宋代時候,泉州尚武成風,這也許就是泉州人常常說的“泉南處處少林風”吧。 是不是真的就是一部寫實《武功圖譜》,沒有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泉州自古尚武成風,泉州僧人在兵亂時期還被拉去當僧兵,不僅少林寺如此,開元寺的僧人也如是。 西阿育王塔刻有“金上皇帝”四字。不過,字跡已較難分辨清。龕內(nèi)用浮雕方式雕刻的釋迦牟尼本生故事圖,有“薩錘王子舍身飼虎”和“阿梨陀波羅城尸毗王挖眼睛施給婆羅門”兩幅。 據(jù)載,1982年臺風時刮倒拜庭旁古榕砸到石塔之上,維護修葺時,在塔中清理出五代時泉州刺史王繼勛等善男信女雕刻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幢,還清理出柳三娘捐造銀質(zhì)鎏金觀音像,進一步表明了當時佛教信仰在泉州民間的普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