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中醫(yī)人,漆老師。 不瞞你說,昨天,我收到一位老朋友的反饋。 他是我老師的老患者,和我也十分熟悉。 他興致勃勃地告訴我,他腎陽虛的病,已經(jīng)好了。他從心眼里感謝我和我?guī)煾浮?/p> 電話那頭,我替他感到高興。 同時,卻也眼中泛淚。 如果我老師也能聽到這樣的反饋,該多好啊。他老人家一定會高興的。 我還依稀記得,這個患者當初去找我老師時的情景: 愁眉苦臉地說,他近幾年身體一直不好,總是感冒,周身怕冷,手腳冰涼、打不起精神以及腰腿疼等,尤其是夜間如廁次數(shù)多,睡不好覺,還出現(xiàn)了萎謝、時間等問題。 老師刻診,脈象下沉。細,舌薄白、伴有明顯的齒痕,平素則面白無華,四肢出現(xiàn)不溫、怕冷,說話的聲音如蚊子嗡嗡叫。 了解情況后,老師說比這是腎陽虛,于是寫下一方劑,方見—— 準備枸杞、侼靈參、芖石斛、黃精;把食材準備好后,按照1:1的比例用水煎煮,或者直接兌水反復燜泡,直至無色無味后可將這些食材食之。 結果男子用了10天后,精神優(yōu)于之前,起夜也少了,睡得也香了,再用20天后,諸證悉平,不在怕冷了,尤其是時間等生活質(zhì)量大大提高。 請注意,這才是關鍵啊。周身怕冷,手腳發(fā)涼,這顯然是陽氣不能外達于四肢啊。陽氣,主溫煦。四肢,又通過不同的經(jīng)脈和臟腑相連。體內(nèi)陽氣,通過經(jīng)絡,達于四肢,我們的手腳才不冷不涼。一旦陽氣不足,四肢失于溫煦,那肯定是要發(fā)涼的。所以說,手腳發(fā)涼,如果常年如此,的確要考慮陽虛。 關于驗方的道理非常簡單,它的思路很明確,就是通過溫腎補陽,讓體內(nèi)的陽氣能夠積攢起來,同時在通過斂陰,讓陰陽處于一個平衡點。 方劑的特殊性在于用的幾味中藥并非常見,方劑中的侼靈參作為君藥起到了承上啟下的用處,有文獻記載,隸屬于五加科草本植物,體積略小,其屬性溫、可入肝腎二經(jīng),含有的植物醇鋅、錳、多糖以及皂苷等,都是能溫腎補陽,不僅能夠益腎助陽之效,還能有助于前列腺的初期腫脹。早期施今墨就曾在多張驗方中運用到此藥。 這個小方子是乃仲景先師所創(chuàng)的,最早的補腎陽虛的方子之一,澤被后世兩千年。 這個方子啊,嚴格說,是張仲景的一張食療方。中醫(yī)方劑學里頭,很少把它看成正方來教學的。但是,實事求是地說,它的確是張仲景為數(shù)不多的、較早應用的專補陽虛的方子。 不過,后來,人們在應用實踐中發(fā)現(xiàn),這個方子對于氣虛、陽虛者,都有很好的補益作用。所以,在碰上氣虛、陽虛癥候的時候,醫(yī)家們屢屢應用,證實效果不錯。因此,就成了仲景留給后人的,大補氣虛、陽虛的方子,開萬世師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