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文藝理論》課上,金循華老師提出了一個“人性善惡”的問題。引出了很多同學的發(fā)言。 首先是班長張先進發(fā)言:“在階級社會里,人性是有階級性的。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善惡之分,代表資產階級的國民黨認為共產黨是惡的;但代表無產階級的共產黨認為國民黨是惡的。比如在1979年2月的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我人民解放軍向越南發(fā)起了沖鋒還擊,在我們認為這是正義的,是善的,把敵人消滅得越多功勞就越大??墒牵瑥脑侥先私嵌日J為恰恰相反,他們就認為這是惡的。毛主席說: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這是最好的善惡解釋?!辈焕榘嚅L,又是共產黨員,講話有水平,博得大家的一陣掌聲。 陳洪杰是班中有名的敢說“大炮”,他請求發(fā)言。他說:善惡只是人類一種極為簡單粗暴的評判行為,是道德觀念上的評判標準?!叭酥?,性本善”是對的。剛生下來的嬰兒,只有動物性,思想和道德觀念都沒有建立,就沒有善惡之分。對于小孩子來說,他本來屬于一張白紙。白紙可有善惡之分?白紙后來受到外界的影響,才會染上顏色。” 鄭志法是我班年齡最大的同學,社會經驗也比較豐富,他請求發(fā)言。他的講話總是不緊不慢的,好像胸有成竹的樣子。他說:“善與惡本來就是兩個極端,非此即彼的說法太過于偏激,更多的是處于中間階段的人,有些人出生是偏善良,有些人偏邪惡。這就像有些人生來就胖,有些人生來就瘦。有些小孩聰明,有些小孩愚笨,怎么可以一概而論。善惡的形成,其實是一種學習的結果。正如幼兒在長大的過程中認識到開水和火不能碰,否則會對自己造成傷害?!?/span> 王九成也請求發(fā)言。王九成的個性很強,講話常常帶有極端性。他說:“人的本性無所謂善,也無所謂惡。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首先是為了生存,其次是為了需要。生存和需要是硬道理,善與惡是文明社會的人用某種道德標準去衡量所得出的結論。在動物世界里,動物為了生存,狼吃羊是惡的,狼與狼之間很講情義是善的。老羊為了保護羊群,挺身而出送上去給狼吃掉,是善舉。鳥喂食幼鳥是善,幼鳥之間為爭食相斗是惡。在動物世界是沒有“善”與“惡”的概念和區(qū)分的?!?/span> 吳立梅是學習委員,平時讀書多,對社會看法比別人會更深刻一些。他說:“人的本性中有善有惡,但不管怎么樣,都是為了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fā)展需要。人的本性決定了人在世上活著是第一,利益是第二,其次是再講道德。不要把人簡單地分為好人與壞人,象雷鋒那樣的大好人是少數(shù)。象殷紂王那樣的大惡人也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人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惡的一面。每個人都是一個善惡并存的矛盾體。西方人說,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也是這個道理。當人受過良好的教育時,人性中善的一面會表現(xiàn)的充分一點;而當沒有制度約束時,人性中惡的一面就會膨脹。從社會學的意義上講,文明社會存在和發(fā)展要求抑制人的某些惡的本性,發(fā)揚人的某些善的本性,于是便產生出符合現(xiàn)代文明道德規(guī)范的善惡標準?!?/span> 吳立梅的發(fā)言不僅博得同學的掌聲,也得到了金老師的肯定。我們這些年輕的小兵,社會經驗缺乏,看問題的角度不及他們,分析問題的深度更是望塵莫及了。許多對社會問題的看法是需要歲月和經驗的積淀的。但聽他們的發(fā)言,也是一種極好的學習。 中文(2)班就是義烏班,他們的一期黑板報引起了大家極大的興趣,大家紛紛駐足觀望。它上面寫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塊巖石和一棵松樹的對話。它倆說,今晚我倆猜謎語: 巖石先說謎面:“遠看好比養(yǎng)豬場,近看恰似工具房;左看右看仔細看,不知是個啥地方?!?/span> 小松樹聽后,沒說謎底,就大笑了起來,也說了一個謎面讓巖石猜:“有縱有橫像壕溝,春來開挖挖到秋;不見戰(zhàn)場此地擺,唯見邊上有人愁?!?/span> 兩者哈哈大笑,巖石說,我倆還真是兄弟呢! 巖石和小松樹他們講的謎底都是我們的學校。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們學校當時生活環(huán)境的艱苦。 學校的生活環(huán)境也的確是差,我最不滿意的是《當代文學》和《外國文學》課總是放在學校餐廳里上大課。最近廚房里來了一個代替廚工,這個人相貌粗蠢,看上去有點兒傻乎乎的,講話不三不四的,而且聲音奇大。他們在里面講話,也不顧及我們上課的情況,說話大吵大叫,我們聽得清清楚楚的,有時引得學生大笑不止,更難熬的是在砧板上剁肉的聲音,“彭彭彭彭”,還很有節(jié)奏感,嚴重影響了大家的上課情緒,同學們很是反感。 歡迎關注“流水船歌” 歡迎點贊和留言,歡迎轉發(fā)和贊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