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脾虛證一、癥狀胸脅滿悶,喜太息,周身竄痛不適,時發(fā)時止,情緒低落和(或)急躁易怒,咽喉部異物感,周身倦怠,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脹滿,便溏不爽,或大便秘結(jié),舌淡紅或黯,苔白或膩,脈弦細或弦緩。 二、因機多因情志不遂,郁怒傷肝,肝失調(diào)達,橫乘脾土;或飲食不節(jié)、勞倦太過,損傷脾氣,脾失健運,濕雍木郁,肝失疏泄而成。 亞健康肝郁脾虛癥,肝郁與脾虛可互為因果。肝與脾的關系在生理上體現(xiàn)在消化和血液兩個方面。消化方面:肝主疏泄,分泌膽汁,輸人腸道,幫助脾胃對飲食物的消化。所以,脾得肝之疏泄,則升降協(xié)調(diào),運化功能健旺。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脾氣健運,水谷精微充足,才能不斷地輸送和滋養(yǎng)于肝,肝才能得以發(fā)揮正常的作用??傊?,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則脾胃升降適度,脾之運化也就正常了。血液方面:血液的循行,雖由心所主持,但與肝、脾有密切的關系。肝主藏血,脾主生血統(tǒng)血。脾之運化,賴肝之疏泄,而肝藏之血,又賴脾之化生。脾氣健運,血液的化源充足,則生血統(tǒng)血機能旺盛。脾能生血統(tǒng)血,則肝有所藏,肝血充足,方能根據(jù)人體生理活動的需要來調(diào)節(jié)血液。此外,肝血充足,則疏泄正常,氣機調(diào)暢,使氣血運行無阻。所以肝脾相互協(xié)作,共同維持血液的生成和循行。肝與脾在病理上的相互影響,也主要表現(xiàn)在飲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血液方面,這種關系往往通過肝與脾之間的病理傳變反映出來。或為肝病及脾,肝木乘脾(又名木郁乘土)而肝脾不調(diào),肝胃不和;或為脾病傳肝,土反侮木,而土壅木郁。 具體而言,肝失疏泄,經(jīng)氣郁滯,則胸脅脹滿竄痛;太息可引氣舒展,氣郁得散,故脹悶疼痛可減;肝氣郁滯,情志不暢,則精神抑郁;氣郁化火,肝失柔順之性,則急躁易怒;肝氣橫逆犯脾,脾氣虛弱,不能運化水谷,則食少腹脹;氣滯濕阻,則腸鳴矢氣,便溏不爽,或溏結(jié)不調(diào);肝氣犯脾,氣機郁結(jié),運化失常,故腹痛則瀉;便后氣機得以條暢,則瀉后腹痛暫得緩解;舌苔白,脈弦或緩,為肝郁脾虛之證。 三、辨證以胸脅作痛、情志抑郁、腹脹、便溏等為辯證的主要依據(jù)。 肝胃不和、肝郁脾虛、胃腸氣滯的鑒別:前兩者是肝氣郁結(jié),而見胸脅脹滿疼痛、情志抑郁或煩躁等表現(xiàn)但肝胃不和證兼胃失和降常有胃脘脹痛、噯氣、呃逆等癥;肝郁脾虛證兼脾失健運,常有食少、腹脹、便溏等癥。胃腸氣滯證則肝氣郁結(jié)的癥候不明顯,而但見胃腸氣機郁滯的癥狀,以脘腹脹痛走竄、噯氣、腸鳴、矢氣等為主要表現(xiàn)。 四、預防1、起居有常,注意調(diào)暢情志,保持樂觀心志,慎防風寒濕邪侵襲。 2、飲食有節(jié),宜清淡、富營養(yǎng)、易消化食物為主,可食用一些對消化吸收有幫助的食物,如山楂、山藥、蓮子、扁豆、芡實等。避免進食生冷不潔及忌食難消化或清腸潤滑食物。 五、調(diào)理1、肝郁脾虛型泄瀉 臨床表現(xiàn):素有胸脅脹悶,噯氣食少,每因抑郁惱怒,或情緒緊張之時,發(fā)生腹痛腹瀉,腹中雷鳴,攻竄作痛,矢氣頻作,舌淡紅,脈弦。 治法:抑肝扶脾。 方劑:痛瀉要方。 常用中藥:陳皮、白術、白芍、防風。 針灸瀉法:足三里、中脘、公孫。 2、肝郁脾虛型厭食癥 臨床表現(xiàn):食欲不振,拒食,便溏,月經(jīng)不調(diào)或無月經(jīng),舌質(zhì)暗淡,舌苔白膩,脈弦細;煩悶,難入睡或失眠,多疑,注意力不集中,強迫思慮。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化痰為主。 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 常用中藥:陳皮、柴胡、川芎、香附、枳殼、芍藥、甘草。 針灸平補平瀉:章門、期門、足三里、三陰交、中脘、足三里。 常用腧穴:足三里、內(nèi)關、中脘等。 六、預后日久脾病及腎,腎陽虧虛,脾失溫煦,不能腐熟水谷,可成命門火衰之五更泄瀉等。 |
|
來自: 壹團和氣養(yǎng)形神 > 《中醫(yī)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