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缎W高年級作文教學策略的研究》課題于2019年7月經(jīng)廣東省教育學會立項正式啟動,一年來,得到了學校領導的關心和大力支持,我們課題組通過業(yè)務學習和觀摩相關教學視頻,對該課題進行了深一步的理解,并對已有作文教學實踐的部分成果進行了一些參考和反思。我們結合常態(tài)的課堂實際教學,跟蹤了部分特殊的案例,對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策略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通過不斷的學習、實踐、研究、反思、總結,扎實有效地開展了課題研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實驗效果,現(xiàn)把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一、課題研究的意義和內容 (一)問題提出的背景及意義 作文教學歷來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對一部分小學生來講,寫作文是一件頭疼的事,“害怕、討厭寫作”成了這部分小學生的普遍心理。加上學生普遍缺乏作文的基本能力,故寫作已經(jīng)成為孩子們的一大負擔。他們往往是一碰到寫作就愁眉苦臉,不知如何入手,即使文章完成了都是靠胡亂拼湊出來的,文章里充滿了空話和套話,缺少靈氣和個性。 新《課程標準》指出:“習作重在培養(yǎng)學生習作興趣和信心,引導學生在作文中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和套話?!睘榇颂岢霰菊n題,探索一條切實有效的作文教學之路,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讓他們樂說樂寫,也讓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成為可能,扎實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真正使作文教學走向新天地。 本課題是從學校高年級作文教學策略入手,以提升小學作文教學的實效為目的,挖掘貼近小學生生活、貼近學校、貼近社會實際的作文教學內容,加強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策略的研究,培養(yǎng)學生習作興趣,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探究出適合高年級學生心理特征的作文教學模式。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1.指導學生細致觀察生活,學會積累習作素材,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2.培養(yǎng)學生用規(guī)范的書面語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3.總結有效的作文批改方法,全面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 (三)研究內容 1.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的研究。 2.根據(jù)習作素材,自主收集習作素材的研究。 3.培養(yǎng)學生習作能力的途徑和方法的研究。 4.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方法和過程 (一)研究的主要方法 1.調查法。通過與學生交談、家訪、問卷、個案分析等,了解學生的寫作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作文寫作教學方案。 2.觀察法。通過觀察學生在作文課上的寫作情況,來判斷學生的作文態(tài)度是否端正。 3.文獻法。根據(jù)需要收集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作文教學方法以及作文教學中的新亮點,為本課題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jù)和經(jīng)驗材料。 4.經(jīng)驗總結法。重視總結他人在這方面的寶貴經(jīng)驗。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過程和基本做法 1.準備階段(2019年4月至2019年5月) (1)成立課題研究小組。 (2)定好實驗班級:五(1)班。 (3)對教師、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我校高年級教師在作文教學中現(xiàn)狀,分析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4)申請課題立項。 (5)建立課題組微信群。方便課題組成員交流、資源共享和主持人布置日常工作,保證日常實驗工作有序進行。 (6)廣泛收集資料,學習有關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的文獻資料,提高課題組全體成員理論素質,組織落實,論證課題。 2.第一實施階段(2019年6月至2019年11月) 根據(jù)研究方案和研究計劃,進行課題的探索與實踐。 (1)2019年7月4日,召開了小課題開題報告會,開題報告會由黎秋燕老師主持,會上宣讀了課題立項通知書,并對課題的選題、做法、結題注意的事項也給予了明確的指導。 (研究活動表1) (2)2019年7月9日,課題組總結問卷調查情況,并進行總結。(研究活動表2) (3)2019年8月13日,課題組全體成員參加制定《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策略的研究》實施方案。(研討記錄表五) (4)2019年9月,課題組成員與實驗老師不斷研究、探索、整合,初步形成了作文教學基本模式。 (5)2019年9月19日,主持人黎秋燕老師帶領課題組成員集體備課。(研究活動表3) (6)2019年10月11日,黎秋燕老師在六(1)班上實驗課《筆尖流出的故事》及評課。(研究過程記錄表四、研究活動表4) (7)2019年11月10日,范春波老師上課題實驗課授課后的反饋會。(研究活動表5) 3.第二實施階段(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 本階段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2019年12月25日,課題組就學生自改作文進行討論會。(研究活動表6) (2)2020年3月11日,課題組全體成員參加《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策略的研究》的校本培訓。培訓內容為提高作文教學技巧。(研究活動表7) (2)2020年4月9日,課題組全體成員參加《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策略的研究》集體討論作文實訓。(研究活動表8) 在這階段,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作文的積累和書面表達能力、方法和途徑的研究,交流經(jīng)驗,解決實際教學中的困惑。根據(jù)第一階段的研究情況,調整方案,再實踐,再總結。 4.結題總結階段(2020年5月至2020年6月) 在這個階段,主要工作有: (1)2020年5月26日,主持人黎秋燕老師主持《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策略的研究》實驗課總結。(研究活動表8) (2)整理有關數(shù)據(jù)及文字資料,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對資料進行分類、歸檔。 (3)撰寫課題實驗研究結題報告。 (4)申報結題驗收。 四、課題研究結論 (一)增強信心,培養(yǎng)作文興趣 老師要鼓勵學生自由、大膽地想、大膽的寫,激發(fā)學生用自己方式記錄生活中所感興趣的事與物,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充分表現(xiàn)、展示自己的真情實感。教師要發(fā)動學生說話練習之后動筆寫一寫,只要語句通順,意思表達清楚完整,我們就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堅持表揚、鼓勵為主,盡可能用激勵性的評語,把佳作在班上大聲朗讀,增加孩子們作文的積極性,除此之外,每學期讓學生挑一二篇自己認為寫得最好的作品,分發(fā)到每位學生家長的手中,既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又讓學生在家長那里得到一種新的激勵,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同時也使每位家長對自己的孩子以及全班學生的寫作水平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二)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注意積累作文素材 學生寫不好作文不是沒有生活素材,而是缺少在生活中的感悟與發(fā)現(xiàn)。因此,教師必須強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和分析,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新標準明確的指出出:要讓小學生“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span>作文就是厚積薄發(fā)的創(chuàng)造活動,學生要注意積累的好詞佳句,在習作中遇到變得游刃有余。 1.以社會為課本,指導學生觀察生活 作文教學中的即興觀察或有意觀察,都是認識生活、獲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時我們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并有意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美好的人和事。通過觀察,激起學生的作文興趣,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陶冶學生的情操。 2.以活動為平臺,組織學生參與生活 活動是認知發(fā)展的最終源泉,沒有活動就無從認知。愛動是小學生的天性,豐富多彩的活動起到激發(fā)寫作興趣的重要作用。在校內外舉行各種活動、學科之間整合的活動,如演講比賽,文藝匯演,科學課上的實驗,美術課上的手工制作,體育課上的一次比賽,綜合實踐課上的小調查……這些都可以成為習作的素材。教師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活動,使學生有可能積累較典型的寫作材料,讓學生的表現(xiàn)意識得到培養(yǎng),才華得到展示,表達能力得到提高。這不僅關系到作文教學的成功與否,也關系到能否在引導學生認識生活的過程中,深化作文主題。 3.以實踐為契機,引導學生體驗生活 實踐出真知。我們從作文教學的需要出發(f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為積累作文素材而進行社會生活實踐。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注重引導學生體會實踐的感受,引導學生善于把這一切所見所感裝進自己的“素材庫”。 (三)說寫結合,發(fā)展學生語感 葉圣陶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lián)系?!?/span>閱讀的基礎越深厚,寫作的根基就越牢固,潛力就越大。學生從閱讀中懂得,去鑒賞,去體驗真正的美,在閱讀課堂的字斟句酌中發(fā)出感嘆:“這個詞,這個句式太好了”。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我們應充分從課文的講授中去品味語文的魅力,不把課文當成任務,而是寫作教師的高效教學資源。 1.口頭作文訓練。講讀課文時也可以有意識地進行口頭作文訓練。(1)教學生字詞時,可以選擇幾個詞語,讓學生連詞成句或連詞成段,表達一個意思。這既是考查學生對詞語的理解與掌握,又可以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2)講讀課文時,可讓學生復述課文內容、再現(xiàn)情景、補充環(huán)境描寫、人物對話、心理活動等。這既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及對人物的把握,又能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3)講完課文后,請學生談體會、感想,聯(lián)系實際提建議、措施,或者續(xù)寫課文等,這可以拓展學生的思路,拓寬學生思維的廣度。要求學生注重言語的條理性,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也就是先說后寫。 2.寫話訓練??陬^表達到位后,更重要的是書面練寫。教師要立足生活與教材,設計一些輕松、簡單的練習,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學會寫話,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四)采取多種方法進行練筆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選取學生喜于接受、愿于表達、樂于動筆的話題和方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減少寫作的束縛,循序漸進寫作,多種方法練筆,使學生敢于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進入最佳的寫作狀態(tài),產(chǎn)生最優(yōu)的學習效果。 1.學寫作文。生活中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話”源泉,只是學生不曾留意而己。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睜大眼睛觀察生活,捕捉寫作素材,使他們懂得觀察越認真、越仔細、越深入,內容就寫得越具體、越生動、越感人、越富有生活氣息。 2.仿寫作文。仿寫是扶著學生走向成功作文的一條捷徑。例如,在學完《少年閏土》一課后,教師布置一篇有關寫人的作文,可仿照《少年閏土》寫法,抓住人物特點去寫。有課文句式作鋪墊,學生寫起來就覺得輕而易舉。 3.續(xù)寫作文。課文中有許多地方是作者留給讀者揣摩、回味的空白之處,可以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對此挖掘、延伸,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可以讓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時傾吐自己的見解,張揚自己的個性,可謂一舉多得。如:我給學生一個開頭:每天晚上,當周圍的一切都沉浸在夜的寂靜中時,我們甜甜地入睡了。這時。我們來到了夢的王國。在夢中……你遇見誰?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讓學生充分展開奇思妙想。 4.看圖作文。看圖作文是先仔細觀察圖畫,然后根據(jù)圖畫的內容或意思來寫一篇作文。學生從小就熟悉看圖識字、看圖說話,看圖作文是這一形式的延伸,即按給定的圖畫內涵和 命題要求寫作文。實踐證明,看圖作文是培養(yǎng)是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好形式,是培養(yǎng)兒童提高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好途徑。 5.展示作品,促進提高。由于小學生的表現(xiàn)欲望十分強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被展覽,抓住孩子的這種表現(xiàn)欲望,把他們的作品通過學習園地、玻璃櫥窗等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供每位同學們欣賞、學習、借鑒與評價,逐步引導,促進習作水平的提高。 (四)互改作文 在作文評講課上,針對每次作文的訓練目標,選擇較有代表性的習作,設計幾個與習作要求相關的問題,讓學生討論、評價,再由老師小結,指出作文的長處、不足及一些修改意見。互改作文應采取“一看、二批、三改”的方法進行。如《我可愛的家鄉(xiāng)》這篇習作完成后,我從中挑選了一位同學習作,印出來發(fā)給大家,首先肯定了這篇習作的成功之處,然后引導學生回顧這次習作的要求:把自己的所見、所想、所感寫下來,中心明確,內容具體。從內容上看是否扣題,是否富有真情實感,在認為不具體或語言不簡潔的地方批注自己的意見,最后用修改符號改正錯別字,不恰當?shù)脑~和不通順的語句。在通讀全文后,學生紛紛開始修改、批注、態(tài)度認真,同時組內還展開了討論,各抒已見,不但找出了文中的錯別字、病句,如何把事情寫得富有真情實感提出了很多有建設性的意見,甚至細致到連一個標點的用法也進行了分析。采取這種互相批改方式,效果十分突出。 (五)改進作文評價 對于小學生的作文,教師不能過高要求,否則會打擊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小學生的作文,不妨經(jīng)常打“高分”。同時,應重視對學生的作文的評價,不管是眉批還是尾批,都要以鼓勵為主。對學生習作的錯誤幼稚之處應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這樣做有利于增強他們寫好作文的信心。學生在看到那些恰到好處的批語后,不管自己寫得好不好,都會有一種舒服感,激發(fā)他們寫好作文的興趣,增強了自信心。 葉圣陶先生說:“學生今天作某篇文章,其實就是綜合地表現(xiàn)他今天以前的知識、思想、語言等方面的積累?!币簿褪钦f,通過學生的習作,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寫作水平,還可以洞察學生的思想,甚至是學生的困惑。因此,在作文批閱過程中,不僅要合理評價,更要針對學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或困惑,給予更多的鼓勵,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的一個重要途徑。 五、研究取得的成效 (一)教師的變化 課題組成員積極參與,主動學習相關教學理論,積極借鑒國內外在這個課題研究方面的經(jīng)驗,深入鉆研教材,研究教法,互相交流經(jīng)驗,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圍。通過實驗課和觀摩課等活動,展示了教師個人的教學能力,通過自我反思,相互評課,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大家在課題研究中受益匪淺。教師們不僅教學能力、教研能力、教學效果都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高,自身素質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1.教師形成現(xiàn)代化的作文教學觀念。 2.教師掌握新形勢下的作文教學方式方法與操作途徑。教師能結合高年級學生的特點進行作文教學。 3.教師增加科研能力,促進專業(yè)發(fā)展。黎秋燕老師《談小學高年級作文的有效途徑》于2019年10月發(fā)表在《教育觀察》雜志上,范春波老師《談小學高年級作文的策略》2020年7月發(fā)表在《語文課內外》雜志上。 (二)學生的變化 1.學生作文的改變。學生對作文不再有畏懼心理,并逐漸變得愛上作文,形成與自身特點相適應的作文觀。 2.學生綜合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升。實驗班學生參加2020年學校舉辦的“六.一”征文比賽,共17人獲得一、二、三等獎,其中蔡玲玲同學參加2019年懷集縣舉行“我和我的祖國”征文比賽獲一等獎,參加2020年“4.23世界讀書日”創(chuàng)作比賽獲得高小組一等獎。 (三)教學效果的變化 1.作文教學形式變“灌輸”為參與、滲透。 2.作文教學效果從無效、低效轉化成有效、高效。 六、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薄皩懽魇沁\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這說明寫作能力對于形成和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一線作文教學實踐中,要掌握科學的作文教學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珍視學生的個性化語言表達方式,以新思路、新方法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教學,充分調動起學生寫作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以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 由于時間、能力與視野的限制,本研究諸多方面的探索還不夠成熟,需要在以后的作文教學實踐中繼續(xù)探索,提高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能力。 |
|
來自: 隋唐寒露1 > 《課題開題結題報告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