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震江 “著得一部新書,便是千秋大業(yè);注得一部古書,允為萬世宏功。” ——清·張潮《幽夢影》 在古代著書立說被稱為是“千古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寫新書不易,注古書更難。注古書是譯注古人的思想與學(xué)說,使其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流傳。為古書作注,便于今人與后人研讀,自然是一項功德無量的盛事。 注釋古籍,起源于戰(zhàn)國,當(dāng)時學(xué)術(shù)初由官府流入民間,此前為官府專有的《詩》 《書》 《禮》 《易》 《春秋》等成為儒家誦習(xí)的教材,稱之曰“經(jīng)”。這些經(jīng)最初并沒有多少高深的含義,到了儒家手里就給予種種哲理化的講解,用文字寫出來就叫“傳”或“說”,流傳至今的如《春秋左氏傳》 《公羊傳》 《禮記》以及《尚書大傳》 《韓詩外傳》之類。到了漢代,秦以前的許多典籍由于種種原因人們不能完全讀懂,有一些人專門為這些古書做注解,像毛亨、孔安國、馬融、鄭玄等,都是著名的注解家。 受經(jīng)傳注疏之學(xué)的影響,對子部、史部中比較著名的書也先后有人作注釋。作為史學(xué)名著,歷代為《史記》作注的人不少,最早的要算東漢末年桓帝時的延篤,他著有《史記音義》一卷,東漢有無名氏的《史記音隱》五卷。魏晉以后,隨著《史記》傳播范圍的擴大,給《史記》作注釋的人越來越多。如東晉南朝時期的徐廣、裴骃、鄒誕生等。到了唐代,注家蜂起。許子儒、王元感、陳伯宣、徐堅、李鎮(zhèn)、劉伯莊、竇群、裴安時、司馬貞、張守節(jié)等人都曾為《史記》作注。但從漢到唐各家注釋,到后來只有劉宋時期裴骃的《史記集解》、唐代司馬貞的《史記索隱》和張守節(jié)的《史記正義》這三家得以保存下來,其他各家都先后亡佚了。這三家注釋到了北宋時被合刻在一起,稱為“三家注”?!叭易ⅰ毕群筮f補傳承,相得益彰,從文字校訂、注音釋義、天文地理、名物典章等方面對《史記》作出詮釋,幾乎是無所不包,對后人深入研讀《史記》,了解太史公意旨有很大的作用。即便在《史記》注本已經(jīng)琳瑯滿目的今天,它們?nèi)允情喿x和研究《史記》的重要參考書。 裴骃其父就是鼎鼎大名的《三國志注》作者裴松之,他少秉家傳,酷愛經(jīng)史,官至南中郎將外兵參軍。裴骃在政治上沒有什么成就,一生的學(xué)術(shù)貢獻就是作成《史記集解》八十卷。裴骃十分推崇司馬遷的史德、史才和史識,認為《史記》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著作,但在撰寫過程中,“時有紕謬”,“甚多疏漏,或有抵牾”,甚至“文句不同,有多有少,莫辯其實,而貶之惑者,定彼從此,是非相貿(mào),真?zhèn)吴峨s”,所以他首創(chuàng)了“集解”這一注史新體例。 取名“集解”,即表明內(nèi)容采自諸家,兼附己見。裴骃以徐廣 《史記音義》作為基礎(chǔ),然后匯集前人注釋《史記》的成果,再補之以前人注九經(jīng)、諸子及《漢書》等著作中與《史記》有關(guān)的內(nèi)容,如賈逵、服虔、杜預(yù)等為《左傳》作的注,以及如淳、張晏的《漢書》注,韋昭的《國語》注等。裴骃作注,嚴格遵守漢儒“注不破經(jīng)”的傳統(tǒng)原則,隨文作注,不對原文錯謬提出異議。即便原文明顯錯誤,他也只是客觀地引出他說,以注于其后,表現(xiàn)出對原著的尊重。裴骃對不清楚的寧可付諸闕如,也不妄自臆說,但求“不致玷污舊史,愧對積學(xué)多識之士”。對《史記》與他書抵牾之處,他“并收諸說”,讓讀者去判斷。對原文缺略處,則補充史料,或為地理,或為可靠史料,或為典章制度。加之以注音訓(xùn)詁,拓寬了注釋范圍,充實了注解內(nèi)容。這樣,既注明了原文,方便了閱讀,又補充了史料,更全面、詳備地反映歷史原貌,還為后人輯佚、校勘,提供了豐富的佐證。從而使注文具有了與原文不分伯仲的史學(xué)價值,發(fā)揮了“集解”這一史注新體例的優(yōu)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