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優(yōu)缺點都有特定的環(huán)境特定的先決條件,有時候環(huán)境和條件改變了結(jié)果也就跟著改變了。更高級的評定標準是:清晰的描述特點。 用相對中性的“特點”描述一個人一件事,行成習慣后會培養(yǎng)自己客觀寬容的觀點。 蛙人網(wǎng)專家認為: 我們習慣于去關(guān)注一個人的缺點而非優(yōu)點,在教育的過程中力求孩子成為一個想象中完美的人,結(jié)果不如人意,自己也會很累。一個人的特點都有兩面性,缺點的背后隱藏著一些優(yōu)點,往往是這些特點能讓這個人在生命的過程中發(fā)光發(fā)熱,做出一番成就,我們大部分人卻擅于磨平其棱角,使其平庸。 有只猴子對蜈蚣說,你有沒有想過你步伐為什么那么齊全,走路也不用思考要先抬哪只腳?蜈蚣說,對哦,為什么會這樣呢 ? 然后蜈蚣一研究,不會走路了。 有一個朋友說,他的太太本來很好,但上了幾次心理培訓課以后,他們反而經(jīng)常吵架。原因很簡單,他太太逐漸建立了一套新的認知模式,并且不停地用這套模式來對他進行各種體驗。 就像查理茫格所說的,“手里拿著錘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釘子“嗎 ?盡信書,不如無書??! 從更高的維度來看,其實我們各種情緒和心理問題,其實都是基因決定的,好比自卑,其實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多動癥和注意力分散,放在原始社會,反而有利于警惕天敵,沒有所謂的對錯與好壞。這正是這種基因策略,這我們?nèi)祟惙毖苤两?。這個世界充滿不確定性,有點毛病不也很正常嗎 ? 一句很有智慧的話說,“人沒有所謂的優(yōu)點和缺點,只有特點?!澳切┳蚤]癥患者,其實在某些領域,他們就是天才。喬布斯是個極端自私自利的人,但是這個不影響他引領整個互聯(lián)網(wǎng)移動時代。丘吉爾吸毒、羅斯福私生活比較放縱,但是不影響他們成為一代偉人,反而是青年時期,人格十分被人看好的希特勒,反而成為了人類的災星。 所以說,你過去怎么樣不重要,向前看,你此時做什么才重要。建立多元思維,多個角度看待這個世界,才是正確的視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