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運河 ■姜曉云江南運河如同臍帶,連通著江南水域,塑造著江南文化。運河文化和江南文化的交匯融合,不僅孳乳了長三角一體化發(fā)展,還通過京杭大運河和陸上、海上絲路影響著我國乃至世界。 文化龕: 江南地區(qū)文化的早期形態(tài) 江南地區(qū)自古多水。距今約7500年前,氣溫與降水有所下降,古長江流至下游時,河水挾持的泥沙逐漸沉積,形成了肥沃的三角洲,為人類生存提供了條件。距今約7000年前,海平面基本穩(wěn)定,江南地區(qū)開始出現(xiàn)先民活動的遺跡,先后出現(xiàn)了河姆渡文化和馬家浜文化;到了晚期,海平面不斷升高,長江入??诘竭_揚州、鎮(zhèn)江附近,海水入侵杭嘉湖平原形成大片泄湖,除一些高崗外,絕大部分被水淹沒。 距今約6000-5000年前,江南地區(qū)出現(xiàn)了崧澤文化;到了中期,氣候轉為干涼,湖泊面積縮小,從遺址發(fā)掘中首次發(fā)現(xiàn)了水井。距今約5000年前,此時為良渚文化時期,年均溫和年降水量都大幅度降低,海水退去,上海濱海平原西部和杭嘉湖平原南部發(fā)育成岸外砂咀,江南地區(qū)進入了先民最適宜生存的時期;距今4000年以后,氣溫開始上升,降水增多,海平面又開始上升,江水回灌,水域面積擴大,江南很多地區(qū)被淹沒,造成了良渚文化的突然消亡。距今3800年前,進入馬橋文化時期,海平面較高,太湖平原環(huán)境較為惡劣,湖泊和沼澤廣布;到了晚期,氣溫開始下降,降水量減少,湖泊面積減小,海平面下降,海岸線東移,先民的生活范圍擴大。 由于海侵不斷,海水沿河道或地勢低處侵入與退回,使江南地區(qū)的地形受強烈切割,形成了深切的河槽和相對崎嶇的丘陵。隨著降水的增多,地表徑流也增多,很多平原地區(qū)遭到切割侵蝕,形成了諸多的河谷與河間地。先民開荒拓土、圍湖造田等生存活動,加快了水土流失,造成長江河口的泥沙沉積量增加,三角洲面積增大。 縱橫交錯的河網(wǎng)、湖蕩,與平原上散布的大小孤丘相組合,將江南地區(qū)分割成無數(shù)個大小不一的地理單元格。在相對封閉的地理單元格內,一方面創(chuàng)生地的主體文化可以獨立生長,另一方面也規(guī)避了外來文化過度蔓延而帶來負面的影響,因而在史前階段,江南地區(qū)的聚落規(guī)模一般不大,且文化特征的差異相對明顯??脊艑W家童恩正先生指出:“山巒阻隔,河川縱橫,森林密布,沼澤連綿,人們只能在河谷或湖泊周圍的平原上發(fā)展自己的文化,自然的障礙將古代的文化分割在一個一個的文化龕中(cu l tura l ni che)。”江南地區(qū)形成的諸多“文化龕”,不僅限制了本聚落的發(fā)展,還阻礙了聚落之間的交流,因而需要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方式來打破這種“自然的障礙”,去獲得更大的發(fā)展。 文化區(qū): 江南運河的互聯(lián)互通 江南地區(qū)近則走橋,遠則靠船,是船和橋的天下??脊虐l(fā)現(xiàn),良渚古城遺址已有11條壩體共同構成的水利系統(tǒng),兼具防洪、航運、灌溉等綜合功能,是世界上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水利系統(tǒng)。據(jù)《越絕書》記載,春秋時期吳國已開鑿“吳古故水道”連接蘇州和揚州,從而溝通了太湖和長江流域,還開鑿了“百尺瀆”連通錢塘江“以達糧”,這是江南運河的前身。其后,還開鑿胥溪連接太湖和長江、巢湖、淮河。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在揚州開鑿邗溝連接長江和淮河流域,《左傳》記載“吳城邗,溝通江淮”;還開鑿黃溝連接泗水與濟水,與齊晉爭奪盟主。越國范蠡疏浚山陰古水道,橫穿山會平原連接起了東、西小江,這是浙東運河的前身。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視東南,命囚徒“鑿丹徒曲阿”,開鑿了從鎮(zhèn)江至丹陽的運河,將原有線路拉直,“入通吳、會”。西漢時,吳王劉濞開鑿“茱萸溝”,連接揚州與泰州,方便海鹽運輸。揚州之繁華,鮑照曾在《蕪城賦》中寫道:“當昔全盛之時,車掛轊,人駕肩。廛闬撲地,歌吹沸天。孳貨鹽田,鏟利銅山,才力雄富,士馬精妍。”東漢馬臻興建鑒湖,連接起錢塘江與東海,西晉賀循開鑿西興運河,“會土帶海傍湖,良疇亦數(shù)十萬頃”。公元245年,孫權開鑿“破岡瀆”,后來梁武帝開鑿“上容瀆”,從句容到南京先后兩次連接起江南運河和秦淮河。 據(jù)司馬光《資治通鑒》記載,隋煬帝一方面“發(fā)淮南民十余萬,開邗溝”,一方面“敕穿江南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廣十余丈,使可通龍舟,并置驛宮、草頓,欲東巡會稽”。江南運河古道得以重新疏鑿和拓寬。江南運河連接起長三角如毛細血管一般的水道,進而連接起各個相對獨立的“文化龕”,促進了整個區(qū)域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以至到了中唐,江南不僅從傳統(tǒng)意義上長江以南地區(qū)的統(tǒng)稱演化為長三角及揚州地區(qū)的專稱,還超越了傳統(tǒng)意義上吳文化和越文化的分區(qū)成為一個統(tǒng)一的江南文化區(qū)。至此,詩性的江南已成為一個著名的地域文化符號,大詩人白居易《憶江南三首》寫江南之美、杭州之美、蘇州之美,就是一個代表性作品。 文化帶: 連接陸上絲路和海上絲路 江南運河一直在流淌,河水代表著財富,也代表著文脈。無論是從經(jīng)濟還是從審美來看,江南運河所串聯(lián)起的文化帶,都是世界性的。江南運河沿岸,自北向南分布著揚州、鎮(zhèn)江、常州、無錫、蘇州、嘉興、湖州、杭州等城市,在其外延的還有南京、上海、紹興、寧波等城市。元朝時期的馬可·波羅在游歷江南運河時這樣寫道:“值得贊美的不完全在于這條運河把南北國土貫通起來,或者它的長度那么驚人,而在于它為沿岸許多城市的人民造福無窮。沿著運河兩岸,也同樣筑有堅固、寬闊的河堤,使陸上交通變得十分方便。” 由于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江大河往往向東流。江南運河以自然水系為主,必要時在一些節(jié)點上、拐點上或者關鍵部位上開挖一些起貫通作用的運河,最終形成一張無比巨大的水網(wǎng),自北向南連接起淮河、長江、錢塘江流域以及洪澤湖、太湖水系,大量的人流、物流通過水道匯聚江南,并輻射全國?!肮嗜宋鬓o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是自西向江南匯聚;“汴水揚波瀾,萬里江南通”,是自北向江南匯聚;“揚州常節(jié)制淮南十一郡之地,自淮南之西,大江之東,南至五嶺、蜀漢,十一路百州之遷徙貿易之人,往還皆出其下。舟車南北,日夜灌輸京師者,居天下之七”,是我國西部和南部匯聚江南后的向北運輸。在江南運河的作用下,江南文化輻射全國。 江南運河也是我國陸上絲路和海上絲路的連接線。江南良渚古城遺址出土的絲織品殘片,距今4700-5200年,是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絲織實物,也是“世界第一片絲綢”。絲綢作為陸上絲路的主要商品,與古江南運河有著密切的關系;隋唐與北宋時期,江南運河更是向陸上絲路運輸絲綢等商品的重要通道,晚唐詩人皮日休曾在蘇州任職,就發(fā)出如此感慨:“萬艘龍舸綠絲間,載到揚州盡不還。應是天教開汴水,一千余里地無山?!惫?128年,杜充為阻擋金兵掘開黃河大堤,黃水奪淮不僅使富庶的江淮地區(qū)毀于一旦,還淤塞了大運河及其他水道,此后淮安作為江南運河向北延伸的最北端,形成了“南船北馬”的運輸格局。江南運河的南端,連接著海上絲綢之路,其中蘇州的地理位置最為沖要。元初隨著海道漕運的開通,蘇州太倉的劉家港迅速崛起,蘇浙兩省的漕糧經(jīng)江南運河,由太倉港出海,抵天津達北京;海外眾商船經(jīng)劉家港也可直抵蘇州,明朝鄭和七下西洋都經(jīng)過劉家港。清人沈寓在《治蘇》中稱: “東南財富,姑蘇最重;東南水利,姑蘇最要;東南人士,姑蘇最盛。”杭州作為江南運河的南端,處于大運河和錢塘江交匯處,通江達海,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杭州還通過浙東運河與紹興、寧波相連。寧波古稱明州,是海上絲綢之路東海航線的中心,連接起東洋的日本、韓國,以及南洋和西洋諸國。 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9年2月,中辦、國辦印發(f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guī)劃綱要》。江南運河作為大運河最精彩的一段,至今仍在發(fā)揮著運輸、防洪、灌溉等運河的最初功能,更在發(fā)揮著南水北調、旅游、創(chuàng)意、生態(tài)等新功能,理應在國家大運河文化建設方面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 (作者為南京師范大學檔案館館長、研究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