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不是判斷營養(yǎng)不足的唯一指征
人們現在普遍追求骨感,意識到肥胖對身體的不利,但絲毫不覺得過瘦是問題,盲目、病態(tài)追求所謂的瘦。營養(yǎng)不足的病人中,有的是由于慢性腎病、惡性腫瘤、手術等疾病造成的;還有一些是由于盲目減肥而造成的,嚴重的,甚至造成了厭食癥。
判斷營養(yǎng)不足在臨床上有嚴格的診斷標準:首先,體重是直觀的判斷依據之一,但特別瘦、體重較低的人,首先只能定義為低體重。
不認同有錢難買老來瘦
低體重如果再伴有疾病狀態(tài),或有明顯的生活質量降低,如出現乏力、容易疲倦等狀況;另外,血化蛋白等生化指標出現異常時,才可以定義為營養(yǎng)不足。于康說,有些人天生較瘦,但是查體方方面面都正常,只能定義為體重低。如果瘦伴有臨床癥狀和查體的異常發(fā)現,一般情況較差,則可以定義為營養(yǎng)不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個人長期體重低,BMI指數(體重kg/身高m2)小于18.5,本身就是發(fā)生營養(yǎng)不足的危險因素。于康在紙上畫出一個類似大寫的、不規(guī)則的U字形曲線道:BMI指數和死亡率的關系可以用這個U字曲線來表述。BMI指數低于18.5的,和大于24.0以上的,慢性疾病發(fā)生率和死亡率都會提高。當BMI指數介于21-23這一正常范圍時,慢性病的方式風險和死亡率均相對低。所以,胖和瘦都不好。
對于有錢難買老來瘦這樣的話,于康是全然不同意的。老年人體重偏低、過輕,會導致感染性并發(fā)癥發(fā)生和死亡率提高,一旦發(fā)生應激狀況如患病、創(chuàng)傷和手術治療時,死亡率比體重正常的人要高。很多老人的瘦是以肌肉下降為主的體重下降,主要表現在肌肉成分、受體組織的下降,但脂肪比例實際上是上升的,這就造成了老年性的肌營養(yǎng)不良。
這種情況不僅會造成感染性并發(fā)癥,還會導致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發(fā)病率的增高。因為人體肌肉上有很多胰島素受體,當肌肉不斷喪失時,受體也會隨之丟失,胰島素分泌時不產生作用或作用下降,這樣會造成胰島素抵抗,導致糖尿病。
從上面的介紹當中可以看出,我們不能單靠體重來判斷我們的營養(yǎng)水平是否恰當,但是也要關注自己的體重,平時尤其是中老年人也應該進行適當的體檢,這樣,我們在養(yǎng)生保健的時候,也會有比較明確的方向,千萬不要盲目的自己進行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