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車工具 長途騎行:抹布2塊(搽車和修車用)、便攜式打氣筒(旅行氣筒可裝車上)、補胎套件(翹胎棒、剪刀、銼、膠水、冷補膠片或剪銼好的小塊膠皮)、補胎液(選帶)、內(nèi)胎2條、外胎1條(選帶)、車鏈魔術扣、截鏈器或釘子(截鏈用)、輻條扳手、輻條2根、死扣扳手15mm(拆腳踏工具)、單車專用養(yǎng)護油(可用鐘表油代替)、黃油(用藥瓶裝)、內(nèi)六角扳手(4mm/5mm/6mm/8mm)、螺絲刀(一字、十字)各1把(翹胎棒損壞時可以翹胎)、通訊螺絲刀(一字、十字)各1把、插針、活口扳手1把(100mm或150mm)、美工刀、尖嘴鉗、偏口鉗(選帶)、尼龍扎帶、線手套2付、細電線2米、絕緣膠帶1盤 短途騎行:補胎套件、打氣筒、內(nèi)胎1條、內(nèi)六角扳手4個(4.5.6.8mm)、車鏈魔術扣、截鏈器或釘子、尖嘴鉗、尼龍扎帶、線手套(修車用) 2、騎行必帶物品:口罩、頭盔、反光馬甲、魔術頭巾、自做的吸汗頭巾(夏天攜帶)、衛(wèi)生紙、白布帶、刀、應急藥品、充電寶、手機數(shù)據(jù)線、尾燈、照明頭燈、飲用水。(長途騎行:手機充電器、充電寶若干個、普通手機充電器2-4個、數(shù)據(jù)線2-4個、手機充電線)、夏天驅蚊蟲藥物(驅蚊水、風油精或蚊香) 3、出發(fā)前: 在車胎內(nèi)注入一些補漏劑(補胎液),一旦車胎被刺破,只需將刺入物拔除,破孔向下打足氣,即可自動將破孔堵住,保證繼續(xù)騎行。 4、騎行裝備: 騎行頭盔、騎行眼鏡、騎行上衣、騎行手套(可多帶幾付線手套修車用或御寒)、騎行褲、騎行襪、騎行鞋、護膝和護肘(騎車時如果翻車,膝蓋、肘部受到撞擊的幾率不小,在容易發(fā)生事故的地方騎行,戴上兩者還是有必要的。) 5、運動水壺及水壺架 自行車運動水壺的特點在于可以單手開啟(徒步及登山用水壺則需要雙手開啟),這對于喜歡邊騎邊喝水的朋友比較實用。不過這時要記得放慢速度并注意前后來車。水壺架通常安裝在車架上,水壺置于其上可以減輕背負重量。 【其它飲水系統(tǒng)】常見的是水袋和吸水管。水袋放置于專用背包內(nèi)(也有人將水壺加裝吸水管后置于水壺架上),吸水管一頭接在水袋上,一頭接在騎行者嘴邊,喝水時只需偏過頭來咬住吸水管即可。 6、包:騎行馱包及雨罩、小腰包、小背包、自己剪的雨布(可先放在自行車后座上,再放馱包,防止輪子甩水從內(nèi)側弄濕馱包) 7、雨具:雨披、雨褲、塑料袋若干(套鞋、手機等物品); 8、照明及反光及系統(tǒng): 1)、反光系統(tǒng)包括車圈上的反光片、前后被動式車燈、背包、頭盔及騎行服上面的反光貼片; 2)、可以利用方位燈、頭燈來解決照明問題,要攜帶充電器和干電池,(照明系統(tǒng)主要是電池或者自發(fā)電的前后燈。這些物品在夜間騎行時有助于標示自己的位置,方便隊友及路上的行人和其它車輛進行避讓) 9、車座:要軟的,出發(fā)前調(diào)整高低,最好墊5mm左右海綿墊; 10、藥品:同徒步攜帶的藥品; 11、生活用品: 同徒步攜帶的物品;(應急食品及炊具、換洗衣服、宿營裝備等) 12、安全類:同徒步攜帶的物品;(導航軟件、反光馬甲) 13、本子和筆: 徒步/騎行日志、記事小本子、筆;(個人日志) 14、繩子:可救援、可綁扎背包,騎行最好帶白布帶1盤; 15、手機支架:可把手機固定在車把上,方便導航; 16、行車記錄儀:用汽車的記錄儀、電源用充電寶,攜帶充電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