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火歸原的“原”,主要指腎,因腎為元陰元陽之根本這里所引之“火”,有兩種解釋種是指下元虧損,虛陽上浮的“浮陽”、“浮火”;另一種是指傷寒少陰病,陰寒內(nèi)盛,逼陽外越(即內(nèi)寒外熱或下寒上熱)的“戴陽”、“格陽”。 下元虧損,虛陽不斂,無根虛火上浮,可見面色浮紅,游移不定,面熱如醉,忽來忽去,頭暈耳鳴,或口舌糜爛,咽喉痹痛而淡紫不赤,或喘促躁煩,或吐血衄血,同時伴見下焦虧損的見癥,如腰滕酸軟、兩足發(fā)冷、舌質(zhì)淡白、脈象微弱或浮大緊數(shù)而無力。治療當引火歸原,選用人腎的肉桂或附子補火助陽,誘導浮陽浮火下歸于腎;同時配伍熟地、山藥、山萸肉、五味子等,滋補腎陰,從陰引陽,以陰涵陽,使陰平陽秘,虛陽不再浮越。方如桂都氣丸、附都氣丸等。這種配伍,以滋補腎陰藥為主,以引火歸原藥為輔,前者藥味多,用量大;后者藥味少,用量小。 傷寒少陰病,陰寒內(nèi)盛,格陽于外,逼陽上越的“格陽”、“戴陽”證,可見里寒外熱(格陽于外),身反不惡寒,面色赤(逼陽上越--戴陽)或干嘔躁煩,或咽痛,即所謂的“外熱”、“上熱”;同時,見有“內(nèi)寒”、“下寒”的表現(xiàn),如下利,腹痛,脈象微,或脈微欲絕,或脈不出,或無脈,手足厥逆。 這些表現(xiàn)的實質(zhì)是真寒假熱。治當回陽救逆通脈,選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經(jīng)的附子為主,佐以干姜、炙甘草、蔥白等,以破散陰寒,挽回散越于外上的浮陽,使之歸于窟宅。這種配伍,與腎虛陽浮證不同,彼配以補陰藥,且以補陰藥為主,此配以補陽藥,且以補陽散寒藥為主。 引火歸原的用藥方法,也有用單方者,所選的藥物主要有附子、肉桂、吳茱萸、細辛等,因為這些藥均有引火歸原的作用。用法,一般有外用和噙含兩種。外用,即生用研末,以津或酷或蔥涎調(diào)之,貼于足心(涌泉穴)或臍上。噙含,即生品或蜜炙品在咽中或口中,咽其津而取效。用單方引火歸原所治的病證,主要有虛火上行所致上部某一部位發(fā)熱如火炙,或格陽喉痹而吞吐不通,或虛火口瘡,或咽喉口腔糜爛而屬于虛火上炎者等。如《本草綱目》載:“咽喉口舌生瘡者,以茱萸末醋調(diào),貼兩足心,移夜便愈。其(吳茱萸)性雖熱,而能引熱下行,蓋亦從治之義。”又如張景岳認為,口瘡屬無根虛火者,可用官桂噙咽。對火不歸原所致格陽喉痹,亦主張用蜜炙附子含口中,咽其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