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化名) 記者:門要鎖好的,是吧? 黃爺爺:她要出去的。 記者:要走去不? 黃爺爺:她沒關(guān)系的。 李奶奶:沒事情的。 黃爺爺:我跟她講了今天不能出去,她聽話是聽話的。 記者:但是她還是想出去的,是吧? 黃爺爺:實際上她還是想出去的,我出門都不鎖門的,我回來要保險保住的..... 早上7點多,雨下的很大。我們約好了和黃爺爺在家里見面。我們進門之后,他習慣性地掏出鑰匙從里面把門反鎖好。李奶奶手里正拎著掃帚和簸箕,客氣又熱情的跟我們打招呼。 記者:阿姨,你好。 李奶奶:哎,你好,我知道你們要來的。 記者:平常你和叔叔兩個人在家是吧? 李奶奶:他們的兒子女兒都要來的。 因為我們的到來,打亂了兩位老人每天早上一起買菜散步的習慣。嘴上說著沒關(guān)系,可不一會,李奶奶就放下了掃帚,靜靜的坐在餐桌旁,一手托著臉,另一只手擺弄起桌子上的飯菜罩。 飯菜是黃爺爺做的。自從不讓李奶奶進廚房,很少做飯的黃爺爺就包辦了老兩口的一日三餐。 黃爺爺:她亂來了的。廚房間不能讓進去。去了以后她亂來的。我本來燒菜的,一個不留神她就開旺火了,聞到焦氣了。廚房間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她進去。三餐飯都是我燒的。 為了多帶著老伴兒到處走走,兩人常常從丁橋一路坐車到臨平買菜買肉。李奶奶以前最喜歡吃魚,他也總是時不時的特意做給她吃??衫钅棠檀蠖鄷r候?qū)︼埐说目谖兑膊]有太在意。 記者:阿姨喜歡吃魚嗎? 李奶奶:吃魚我也是要吃的。 記者:叔叔做的好嗎? 李奶奶:我不知道,你應(yīng)該問他。 記者:那你覺得呢? 李奶奶:我覺得我自己燒得好,他們有沒有燒好我不知道。 我們正聊著天,她突然就收起了我們剛進門時的笑容,默默地走到臥室窗邊,盯著灰蒙蒙的天。我問她,還是想出去嗎?她沒有看我,只是說:“雨停了,外面空氣好?!?/p> 臥室的床上,床單鋪的也平整,我說你鋪的真好,她卻說,床單質(zhì)量不好了,都有點破了。 記者:她好像答非所問? 黃爺爺:她本身就是答非所問。沒什么概念不概念,要說她懂了,她也不是十分懂,無非是應(yīng)付的,她對你是應(yīng)付的。沒邏輯,什么邏輯都沒有。聊不了天的。 話不多,冷淡、應(yīng)付,是李奶奶的日常。 3秒鐘,3秒鐘能做什么呢?有人說一眨眼就過去了。 可是這個世界上,每3秒鐘,就會有一位老人面臨遺失記憶的困擾……在65歲以上的人群中,每十個老人中就有一個患有阿爾茨海默癥。 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德國神經(jīng)病理學家愛羅斯·阿爾茨海默,首先發(fā)現(xiàn)阿爾茨海默病。可如今一百多年過去了,人們?nèi)匀辉谶z忘與回憶中不斷找尋。 從2015年開始,家人發(fā)現(xiàn)好客熱情的李奶奶待人突然冷淡了,操持家務(wù)多年的她飯菜總是做少了,買菜也常常買錯,最終被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癥。 患病之后,她就像是對一切都失去了熱情。可只有每天跟著黃爺爺一起去西湖邊散步,一起逛菜市場,一起出門的時候,眼神里才有一種歡快的神采。 黃爺爺:她每天吵著要跑的。每天早晨跟她去走一圈,不然她總是吵著出去,她也不肯坐下來。每天都陪她出去走走,我說我?guī)讱q了?我81歲了,我說我還能折騰到什么時候??? 黃爺爺今年81歲,聲音洪亮,腰板也直。李奶奶患病后,他不愿麻煩子女,一直堅持照料老伴生活起居,一日三餐。但他已經(jīng)做過三次心臟支架了。李奶奶77歲,因為患病清瘦了幾十斤,但衣服襪子穿的整整齊齊,她笑起來還有著孩子一般的童真。 去年底,他們從杭州城西搬到了丁橋,小區(qū)有電梯,離兒女也近一些。雖然不能常去西湖跟老友們敘舊了,但黃爺爺說他的微信運動步數(shù)還是常常有一萬多步。 每次出門,李奶奶都緊緊跟在身邊,熟悉的人都知道,這老兩口去哪兒都形影不離。女兒說,哪怕一家人出門,媽媽也只會跟著爸爸走。 黃爺爺:我走到哪里她走到哪里,我一個人也是活。陪著她也是活。 女兒:我爸爸在前面走,她就在后面遠遠地跟著,不會去跟著其他人走。不用說的,如果她走在前面的,她一會就回過來看看我爸在不在后面。 圖文無關(guān) 阿爾茲海默癥患者,地理位置定向困難。 怕她忘了回家的路,黃爺爺只能24小時形影不離地照顧她,買菜、做飯,旅游會客,去哪兒都帶著她。就是這樣,還是有一天李奶奶走失了。就像每天可能會因為阿爾茨海默癥而走失的1000個老人一樣,幸運的是,她找到了回家的路。 黃爺爺帶著老伴坐公交車到西湖大道附近買牛肉。剛上車沒多久,李奶奶卻獨自提前下車了。一家人查監(jiān)控、到曾經(jīng)去過的地方找了個遍,黃爺爺甚至還擔心是不是出交通事故了。杳無音信了9個小時后,她出現(xiàn)在了小區(qū)單元樓下。 三十八九度的高溫天,10多公里的路程,沒人知道她是怎么走回家的,有沒有吃飯,有沒有喝水,她自己都說不清。想起這段,黃爺爺一直心疼地說,走了一天啊,好多的路啊。 黃爺爺:問她她也什么都不知道,問不出來,一句話都回答不了的。都是走回來的,你看多遠啊,好多路啊,著急。我就跟她說,你丟了以后,會死在外面的,沒有人過問你的。她也不知道的。她沒有概念,什么叫死, 什么叫活。 女兒說,看了公交車監(jiān)控畫面才知道,因為找不到黃爺爺了,李奶奶慌亂中下了車。 女兒:她就滿車廂找我爸,公交車后面車門座位上有一塊牌子,把后面都給擋住了,她沒有找到我爸,就下車了。就是不知道她是怎么回去的。 英國小說家特里·普拉切特說“阿爾茲海默癥就像是在公園散步。只是患上阿爾茲海默癥后,我的公園總是在變。”黃爺爺就像是李奶奶的移動公園,李奶奶在哪兒,她的公園就不會變。 (浙江省立同德醫(yī)院老年四病區(qū)主任 張瀅) 浙江省立同德醫(yī)院老年四病區(qū)主任張瀅是李奶奶的主治醫(yī)生??匆婞S爺爺對李奶奶的照護,他常說,你太寵她了。這個時候黃爺爺就會說,五十多年啦,要寵著她,哄著他啊。 張瀅醫(yī)生:老太太的話,越來越像小孩子,她越來越膽小,越來越?jīng)]有自主性,她有一種對周圍其實是有一種恐懼感。老先生在了,老先生就是她的主心骨,別的人不一定記得住,但是他們的家老先生他是一直記得住的,他是最安全的人,是自己的靠山。她好像越來越小鳥依人了,一方面其實一方面是非常的溫馨,另外一方面其實我們看看心里面也有點隱隱心酸,她只記住這么一個人,她就一直永遠跟在他旁邊,老先生其實精神壓力也挺大。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似乎你永遠無法了解的地方,那就是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的世界。 遇見舊友會打招呼,可李奶奶卻叫不出他們的名字。 她記得孫子、外孫子的放學時間,卻不知他們已經(jīng)長大工作了。 她不記得擦過幾次桌子,掃過幾次地,可每次去買菜,黃爺爺手機付好錢,她很自然的拎起菜來往前走。這個動作她這輩子卻從沒忘記過。 黃爺爺:她就是我的搬運工,我買個什么東西她就拎著了。我買個什么東西她就拎著了。 女兒:我爸心臟不太好,一直我媽也很照顧我爸,我媽都是下意識就拎著菜,不讓我爸拎,現(xiàn)在也是我媽就是這個習慣了。 埋藏在記憶中最深刻的,忘不掉的,永遠是心里最惦念的。 聊天的間隙,李奶奶徑直又走向了陽臺。這已經(jīng)是她已經(jīng)是第三次去摸一摸衣服有沒有干了。陽臺晾的是她洗好的衣服。 記者:找什么阿姨? 李奶奶:看下。 記者:看什么,看曬干了沒有??? 李奶奶:沒有。 衣服沒干,她也閑不住,又拿起了掃帚,打掃客廳。 黃爺爺:要教她做事,不做事更不好的。每天要掃地的,沒有規(guī)律的,但是她能做這個事,還有一個洗洗衣服。 女兒:我們覺得讓她力所能及的做一點他喜歡的事情,她還是很愿意。我們覺得對她是有好處的。 掃地、洗衣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每天出門散步,增強社交能力,這些都能幫助李奶奶延緩病情。 張瀅醫(yī)生:這位老先生他是其實蠻辛苦的,你要帶著她做事情,有些時候她經(jīng)常會添亂的,比如說我穿衣服,順序會穿錯掉, 我可能掃完這個房間我忘記了,然后我會反復的掃,所以說你要帶著他們做事情,其實比自己做還要辛苦一點,你需要盯著他適當?shù)闹笇?,然后還不能讓她感覺到我沒自尊,我都是你在教我,我自己真笨,也不能讓他有這種感覺,所以說他們家老先生做得非常到位。 這個老太太已經(jīng)在我這里治療好幾年了,跟她同時期的有一些病人,現(xiàn)在有些甚至已經(jīng)住院了,甚至已經(jīng)生活不能自理,認不出家里人了。但這位老太太病情進展還是比較慢的,心態(tài)一直也保存的比較好,但是我能看得出來,他們家老先生其實比原來衰老了很多,因為在這方面老先生付出了很多。 黃爺爺:這個病是不會好的,只能拖延時間的。我這個知道的,從早晨起來我就開始服侍她了。現(xiàn)在我就無非我就是陪陪她,我也反正是一個,她不在我這一個人,我在陪她,她也其實也在陪我,因此我心態(tài)很好,心態(tài)好我才能衷心的服務(wù)她。 阿爾茨海默癥至今仍然無法治愈。 照料阿爾茨海默癥患者既辛苦又需要強大的內(nèi)心,往往用盡全力卻收效甚微。 雖然兒女會時常看望、照料,甚至遵照醫(yī)生的意見,提出給李奶奶送去專業(yè)機構(gòu),黃爺爺說,我舍不得。我要心痛的。五十多年,老兩口從沒吵過架,在兒女眼中平淡卻幸福。兒女左右為難,可真讓老兩口分開,他們也舍不得。只是這場不知終點的照護,81歲的黃爺爺還顧得來嗎? 記者:也沒有雇個人什么的? 黃爺爺:沒關(guān)系的,還能堅持的住,我起搏器裝了三個了?,F(xiàn)在身體馬馬虎虎,還顧得住。我能做的我自己做的,不用他們。張醫(yī)生要我送她到福利院去,我自己一個宗旨,福利院去,肯定不好去,太苦了。她住在福利院我擔心死了,心里都記掛著,睡不著覺。我要心痛的,叫人照顧和我照顧有什么區(qū)別?我的目標就是讓她高興。 女兒:我說你有什么想法?沒回答,我也明白他的意思。我就沒說了,那天我哥哥也說,媽媽進去,爸爸怎么辦?如果我媽不在了,我爸就像是一個空殼一樣的,相伴了這么久。是分不開的。 張瀅醫(yī)生: 對于老先生來說,在耐心的背后,就是一個幾十年來的愛。其實老先生每天帶著她出來走,他像帶自己的小女兒一樣的來帶著她。這背后其實愛甚至比年輕人還要濃厚。 即使生病了,生活依然可以充滿愛。 今年阿爾茨海默癥日主題是:從容面對,不再回避。就像黃爺爺和家人一樣,用愛守護,勇敢面對。 根據(jù)阿爾茨海默病國際聯(lián)合組織,2018年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共有5000多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中國目前就有800-1000多萬人,居全球之首,預計到2050年,將突破4000萬。相比龐大的患病人群,認知程度低、就診率低、缺少有效的治療手段、家庭及社會照護等,成為我國阿爾茨海默病的現(xiàn)狀。 阿爾茨海默癥,它緩慢而痛苦地帶走一個人的認知、記憶、思考、行動能力。 經(jīng)常遺忘、性格或行為出現(xiàn)變化、說話、書寫變得困難等;若出現(xiàn)早期跡象,積極治療可以幫助患者改善認知功能 浙江省立同德醫(yī)院老年四病區(qū)主任張瀅說,文化程度、家庭條件、心情、控制欲、抑郁都是發(fā)病的高危因素。 張瀅醫(yī)生:他文化程度越高,他的家庭條件越好,他越不容易生癡呆。假如說我的智商比較高,我以前獲得的知識比較多,我的智能儲備就會相對多一點, 然后我的病情進展也有可能會慢一些。所以說大家平常的理解可能是錯的,但是有一條你操心操的多,你事必躬親,你控制欲太強,你太能干,這樣的話你的情緒往往不一定很好,往往也是一個癡呆的高危因素,說預防癡呆怎么預防,你就像預防高血壓糖尿病一樣來預防就行了,避免高血脂,然后防止中風,然后這個人不要太肥胖,然后少抽煙,少喝酒,這樣應(yīng)該實在發(fā)發(fā)病率會減少。 但是我們后來還發(fā)現(xiàn)就是癡呆的抑郁情緒因素對癡呆的影響也挺大。 比如說老年抑郁患者,他的癡呆的發(fā)生率是增加的,所以說我們現(xiàn)在也是也就建議大家平常的話,個性要稍微開朗一些,要想的通一些,要學會接受現(xiàn)實一些,或者說要服老,所以說到了一定年紀,放開一些事情,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這樣才能夠比較好的減少癡呆的發(fā)生。 愛很美好,別讓他們都忘記。 面對阿爾茨海默癥這未知的風險,我們還能做些什么? 張瀅醫(yī)生:其實很多人認為這個病反正治不好的,也不要去看了,往往會說這么一句話。這句話其實是不正確的。治不好,和不能治是兩回事,我們可以讓病情進展的慢一點,有一些精神癥狀出現(xiàn)的遲,比如說一些猜疑、幻覺、個性的改變,這樣的話老人他能夠生活質(zhì)量好一點,就可以讓照顧他的人能少一些精神壓力,也少一些經(jīng)濟上的壓力,這就是我們治療的意義所在。 END 聲明:轉(zhuǎn)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作者持權(quán)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