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性相處中,比起歇斯底里的爭吵,沉默的貌合神離,更讓人感覺窒息。 明明是情侶,卻好像單身; 白天是夫妻,晚上卻過得像室友。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假性親密關系”。 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處于很淺層的狀態(tài),然后又處于不作為的狀態(tài)。 這也導致了兩個人在一起:看似親密,實則不熟。 01.我們在一起,不是因為相愛 五月天在《你不是真正的快樂》里唱到:“我站在你左側,卻像隔著銀河?!?/p> 這句歌詞,完美詮釋出了愛情里的“假性親密關系”。 我們站得很近。 但我們的心,卻隔得很遠。 想起一位女讀者。 她曾在給我的留言里,提到她與前男友的“假性關系”。 女讀者叫李清,和男朋友在一起半年,兩人之間的各種相處,可以用“按部就班”來形容。 眾所周知,現實中一段感情會翻到最終篇章,大多是因為,在這段感情里,你不會再為了對方心動。 然而李清和男友,與大多數情侶都不一樣,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有過心動。 兩人之所以會在一起,是因為彼此的感情世界里,剛好都缺少“另一半”。 于是各取所需,“按部就班”地成了情侶。 在確定關系以后,男友會固定在每周三和每周六與李清約會,在此以外的時間,男友從未約過李清。 除此之外,每次約會前,男友都會提前和李清規(guī)定好第二天的約會內容,然后按照計劃好的內容進行約會,從未“超綱”。 兩人之間,與其說是約會,倒不如說是“例會”。 就好像小時候,老師給我們布置的家庭作業(yè),我們會一一完成,但這并不代表我們想去做。所謂的“假性愛情”、“假性關系”,便是建立在這種“非情愿”的基礎之上。 這樣的“假性愛情”,只是徒有愛情的“皮囊”,卻內里空空。 好像彼此之間約定好,披著各自準備好的“面具”,演著一場愉悅對方的戲。 但遺憾的是,你想演戲,現實卻總讓你出戲。 李清和男友的“假性”戀情,并沒有持續(xù)多久,最終還是以分手作為結尾。 也是在分開以后,李清才意識到,自己好像從來沒有和男友“在一起”過。 02.所謂真愛是假,不過是吝嗇付出真心 顧城在《避免》里寫到: “你不愿意種花,你說,我不愿意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一切開始?!?/p> 兩性關系中,也不乏這樣的人。 他們?yōu)榱吮苊馐軅谑蔷芙^開始,仿佛只要不帶感情,就不會被感情傷害。 想到一個很早前認識的女孩,琪琪。 她和老公之間的婚姻,便像是約定好一般,彼此達成協(xié)議,共同保持情感上的冷漠。 兩人結婚不到一年,便沒有了共同話語。 明明在同一屋檐下,卻有著兩種生活軌跡。 老公每天的生活,是上班下班,然后休息,而琪琪,便是照顧家庭,偶爾有時間,也只會和朋友一起逛街喝下午茶。 明明是兩夫妻,約會交流的次數卻屈指可數。 后來,為了避免“打擾”到對方,兩人甚至還分房睡。 從“同床異夢”變成“異床異夢”,成了真正意義上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一次偶然間,琪琪和我聊起這個話題。 我問她:為什么要和老公保持距離?你們不應該是最親密的愛人嗎? 琪琪卻告訴我,她結婚,也只是為了完成人生路上,必須要經歷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她從來,就不對婚姻抱有任何幻想。 原來,在琪琪還小的時候,就曾目睹過父母之間支離破碎的婚姻。從她懂事以來,父母的世界里,便充斥著看不見的“硝煙”,兩人會為了小事爭吵,也會為了大事大打出手。 要說琪琪的父母不愛對方嗎? 當然也是愛的。 但也有一種愛,叫做互相傷害。 愛和傷害成正比,愛的越深,傷害也越深。 于是,為了不讓自己也成為愛的“犧牲品”,琪琪拒絕付出愛,拒絕付出真心,她不想自己的真心,變成可以肆意踐踏的存在。 像琪琪這樣,沉迷于“假性關系”的人,其實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人。 所謂的“假性”,只不過是他們的“保護色”。 就像歌里唱的那樣: “刺猬般防范,偽裝的勇敢,只是不想輕易讓你看穿,刺猬的堅強,其實全都是假象。” 03.避免假性親密關系,逃離假性框架 蔡康永在《給殘酷社會的短信》里寫到: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語難,放棄英語,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語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p> 這段話,適用于人生。 也適用于所有害怕受傷,喜歡用“假性關系”麻痹自己的人。 要知道,這個世界上的每個靈魂,都渴望親密。 一旦在一開始,就錯把“假性親密關系”當作感情的必然歸宿,那最后得到的,必定也是虛假又冷漠的感情。 只有逃離“假性”的框架,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情感溫暖,遇見期盼之外的新風景。 不管是婚姻、愛情、還是人際交往,想要拒絕“假性關系”,最重要的,是要去嘗試,去溝通,讓情緒親密。 還是說一個讀者的故事。 文笑是關注我多年的鐵粉了,她和男友是通過相親認識的,在此以前,她從沒有想過,相親也能帶來真愛。 今年26歲的她,也曾想過,結婚就是找一個差不多的人,過差不多的人生。 但和男友相識以后,她改變了想法,她想給自己,也給對方一個機會。 于是,從來不主動的她,學會了主動。 她開始每天和男友分享生活中的小事,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且,沒想到的是,通過這些分享和溝通,她發(fā)現自己與男友有著不少共同愛好。 也是這些愛好,拉近了她們之間的距離,她驚喜地發(fā)現,男友好像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她找到了與她靈魂相契合的另一半。 文笑的幸運,在于她沒有從一開始,便用“假性關系”來作為情感的歸宿。 她很勇敢,她樂于與對方分享情緒。 而真正的親密,便是始于分享的欲望。 04. 電影《倒數第二次戀愛》里有這么一句臺詞: “比起什么都不嘗試,積極嘗試,即使遭遇痛苦和失敗,人生也會很精彩?!?/p> 因為只有在嘗試以后,大部分人才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適合什么。 然而可悲的是,許多人在垂垂老矣之前,都沒有給予自己一個機會,去嘗試。 也正是因為這樣,人類的情感中,才會存在著這么多的“假性親密關系”。 所以,學會嘗試是打破“假性親密關系”的第一步。 有所嘗試,才會有所可能。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