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給學生講盧梭和《愛彌兒》,談到關(guān)于自然主義教育觀,我給學生聊“什么是自然主義”。 一個理智的人,在童年就接受自己的父母是普通人、長大后接受自己是普通人、成年后接受自己的伴侶是普通人、為人父母之后也希望孩子是普通人。 《中庸》開篇就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順道之謂教”。也就是說每個人的先賦是不一樣的,看到這樣的差異、尊重這樣的差異是教育的起點。愛因斯坦說,如果你試圖用爬樹的本領來衡量一條魚是否努力的話,那么他終其一生都只能證明自己是個笨蛋。 悅納是一個比超越更重要的概念。教育不是教導孩子否定自我、成為他人。茨威格說“一個人最大的幸運莫過去在年富力強時就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價值?!苯逃娜窟^程就是發(fā)現(xiàn)自我、悅納自我、發(fā)展自我、成就自我。 教育不ww能用工業(yè)化的思維來做事情,教育不是在做標準件。教育更像農(nóng)業(yè),需要每一顆種子自己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當然,也許有的孩子一輩子也不開花,那也許它根本就不是花,或許它是參天大樹!也或許它只要一棵小草。但不論是大樹還是小草,都不要努力去成為一朵花。勇敢做自己,努力塑造最好的自己,這才是智慧的、負責任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