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胰腺解剖結構 胰腺為人體第二大消化腺。正常胰腺位置較深,相當于第1、2腰椎水平,橫臥于腹腔后方,后面為腹主動脈,下腔靜脈,腹腔神經叢及胸導管起始處等結構。胰腺長約15cm,寬為1.5~5cm,厚為0.5~2cm。 大體上胰腺一般分為頭、頸、體、尾四部分,四部分之間逐漸變細,但無明顯界線,基本以脊柱正中線劃分右側的頭頸部和左側的體尾部。胰頭頸部分界可由十二指腸上曲至腸系膜上血管連線來劃分。胰頭為十二指腸降部和水平部包繞,其下方向左突出于腸系膜上血管后方的部分稱為鉤突。胰頸部則稍縮窄,位于腸系膜上動靜脈前方。胰體尾常以左腎上腺分界,其前方隔小網膜囊與胃后壁相鄰,并逐漸變細伸向左上方,最終胰尾可達脾門。通常脾動脈行走于胰體尾部上方,而脾靜脈則位于體尾部后方,這對于分辨其前方的胰尾和后方的左側腎上腺具有重要解剖學意義。胰尾各面均有腹膜遮蓋,其余胰腺各部均為腹膜后器官。 胰腺實質部分可分為外分泌部和內分泌部兩部分。外分泌部的胰腺腺泡細胞分泌含多種消化酶的胰液,經各級導管,流入主胰管,最終合并膽總管內膽汁共同注入十二指腸。主胰管通常位于胰腺實質偏后方,沿胰腺長軸分布,并貫穿胰腺頭尾部,管徑自尾部向頭部逐漸增大,尾段為1~2mm,頭段為2~4mm。通常在主胰管上方還存在副胰管,開口于十二指腸小乳頭,其同主胰管之間多數存在交通。胰腺的內分泌部為散在腺泡之間的細胞團,故亦稱胰島。 胰島大小不一,以胰尾部居多,細胞類型包括A、B、D、D1、D2、G、PP等多種細胞,分泌相應激素入血,主要參與糖代謝等。 胰腺的血供主要來自胰十二指腸上下動脈及胰背動脈,胰橫動脈,脾動脈分支一胰大動脈等。胰腺頭頸部的靜脈回流經胰十二指腸上下靜脈匯入腸系膜上靜脈,體尾部則回流至脾靜脈。胰腺的淋巴注入十二指腸前后淋巴結和脾淋巴結等,并進一步匯至腹腔淋巴結。 02 胰腺生理功能 胰腺具有外分泌和內分泌兩種功能。胰腺的外分泌為胰液,是一種透明的等滲液體,每日分泌約750 ~ 1500ml,pH為7. 4~8.4。其主要成分為由腺泡細胞分泌的各種消化酶以及由中心腺泡細胞和導管細胞分泌的水和碳酸氫鹽。胰消化酶主要包括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彈性蛋白酶、胰淀粉酶、膠原酶、羧基肽酶、核糖核酸酶、脫氧核糖核酸酶、胰脂肪酶、胰磷脂酶等。 生理狀態(tài)下,腺泡細胞合成的酶是以酶原形式存儲在細胞內的酶原顆粒中,有些酶如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釋放到胰管及十二指腸腔內可被十二指腸黏膜合成、分泌的腸激酶激活,激活的胰蛋白酶在蛋白消化中起到重要作用。 胰液分泌受迷走神經和體液雙重控制,以體液調節(jié)為主。胰腺的內分泌來源于胰島。胰島是大小不等、形狀不定的細胞團,散布于腺泡之間。胰腺約有100萬個胰島,主要分布于胰體尾。胰島有多種細胞,以β(B)細胞為主,分泌胰島素;其次是a(A)細胞分泌胰高糖素,以及δ(D)細胞分泌生長抑素;還有少數PP細胞分泌胰多肽、G細胞分泌促胃液素(胃泌素)和D1細胞分泌血管活性腸肽(VIP)等。 03 概 念 急性胰腺炎是多種原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繼以胰腺局部炎癥反應為主要特征,病情較重者可發(fā)生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并可伴有器官衰竭的疾病。其中重癥胰腺炎是消化科的急危重癥。 04 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05 臨床表現 06 局部并發(fā)癥 07 全身并發(fā)癥 08 查 體 09 實驗室檢查 10 影像學檢查 11 按照嚴重程度分級 1. 輕度急性胰腺炎 輕度急性胰腺炎患者不會出現器官衰竭和局部并發(fā)癥,病灶多在 1 周內吸收,致死率極低,該類患者的影像學檢查多用于尋找病因(即超聲或磁共振胰膽管照影檢查膽石癥)。 2. 中度急性胰腺炎 中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可有短暫性器官衰竭(持續(xù)時間小于 48 小時)或出現并發(fā)癥。系統(tǒng)性并發(fā)癥多為胰腺炎加重原有疾病,比如原有慢性腎衰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會出現急性腎衰。 局部并發(fā)癥包括胰腺實質及胰周病變。該類病變多出現在發(fā)病后 2 周,臨床上表現為持續(xù)性疼痛或疼痛復現、胰腺淀粉酶 2 次升高、進行性加重的器官功能失調或敗血癥。 出現這些癥狀應進行影像學檢查,比如增強 CT、增強 MR 或平掃 MR。 3. 重度急性胰腺炎 重度急性胰腺炎指器官衰竭超過 48 小時。器官衰竭是決定患者嚴重程度的重要依據,準確評估對于臨床治療至關重要。 Marshall 評分系統(tǒng) 注意:大于等于 2 分提示器官衰竭,持續(xù)時間小于 48 小時指短暫衰竭,超過 48 小時指持續(xù)衰竭 12 診斷標準 13 治療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