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娛樂圈里,孫儷和鄧超兩口子,一直都好評如潮。 一方面,倆人演技都不錯。 尤其是孫儷,雖然一直活躍在小熒幕上演電視劇,但演一部火一部,對每個角色都拿捏得特別準,讓人一看就是下了功夫的。 這樣的專業(yè)精神,讓人有好感。 另一方面,倆人緋聞都少。 鄧超好像還傳出過緋聞,孫儷幾乎和緋聞絕緣。她的微博日常,就是養(yǎng)娃帶娃,抄經(jīng)畫畫,親子旅行,非常幽默接地氣。 這很契合主流價值觀: 一個女人,如果能活成大地一樣平和慈悲的人,是她自己的修行,也是子女的福報。 其實,不管是孫儷還是鄧超,原生家庭都有著很深的傷痛。 孫儷13歲時,父母離婚,她跟著母親過了7年居無定所的生活。 單親家庭的辛酸和疼痛,一度讓她對婚戀非常抗拒,她甚至說過“這輩子都不會結婚”這樣的話。 鄧超生活在一個重組家庭里,母親帶著大姐,父親帶著大哥和二姐,組建了一個新家庭,然后有了小兒子鄧超。 叛逆的鄧超,曾和父親的關系非常糟糕。 后來,父親病逝,鄧超也當了父親,才在感同身受的成長中,和父親完成了心理上的和解。 就是這樣的一對人,因為《幸福像花兒一樣》走到一起,生養(yǎng)了等等和花花兩個小可愛,真的就過上了像花兒一樣幸福的日子。 原生家庭會影響我們一生嗎? 會的。 特別是我們年少時,因為自己的船小,去過的地方也窄,內(nèi)心的彷徨又多,來自原生家庭的思維習慣、行為模式和潛移默化,就顯得特別沉重,難以擺脫。 但原生家庭決定不了我們的命運。 只要我們有成長的意愿,又愿付諸行動,去鍛造自己的船,讓它變大變寬,駛向更遼闊的海域,經(jīng)歷更多面的人生,遇見更有趣的人們,在深沉愛與被愛中,一次次把自己掏空又填滿,原生家庭的魔咒會自動解除。 為什么? 我們活大了,傷害就小了。 我們從經(jīng)歷中獲得的認知立體了,人變得慈悲了,我執(zhí)就萎縮了。 所以,原生家庭的和解之路,不是父母會不會改變,而是今天的我們,以怎樣的視角看待過去。 而原生家庭的突圍之路,也不是父母醒不醒悟,而是我們自己成長得是否足夠。 而成長的我們,就是孩子起步的原生家庭。 昨天,是孫儷兒子等等的生日,孫儷發(fā)了一條長微博,是寫給兒子的信: 我看了這條微博,感觸挺多的。 因為我們家孩子每年過生日時,我也會給他寫一封信。 拋卻孫儷明星的光環(huán),這封信里,也藏著普通老母親的認知和蛻變。 永遠平和,永遠面帶微笑,永遠有耐心,永遠不急不躁,這樣的媽媽有嗎? 反正我沒見過。 我見過的所有媽媽,幾乎都是有情緒的。 就像孫儷寫的那樣,在孩子面前,會開心也會悲傷,會流淚也會發(fā)怒,會暴躁也會委屈。 一個有情緒的媽媽,才是真實的媽媽。 因為,情緒,是沒法壓抑的,它就像火山熔漿一樣,你越壓抑,它反噬得越厲害。 媽媽在孩子面前,暴露自己真實的情緒,是沒有錯的。 如果僅僅止步于此,卻是錯的: 我們可以在孩子面前表露真實的情緒。 但我們不能總讓壞情緒,一次次傷害我們的孩子。 所以—— 孫儷在微博中說,有了等等后,她開始了學習。 她不僅和兩個孩子一起,學寫字學畫畫學英文,陪兩個孩子一起去旅行,而且還開始學習心理學。 我看到這里,是欽佩又感動。 我們常說“好媽媽要有共情”,什么是共情呢? 看見孩子的委屈,理解孩子的難處,明白孩子的感受,這是共情嗎? 是。 但媽媽最大的共情,是和孩子同頻。 是站在孩子身邊,專注地和孩子一起做同樣的事情,回到孩子的語境里,和孩子面臨共同的難題,才能在設身處地中,理解孩子,并被孩子理解。 所以,共情,不僅僅是媽媽理解接納孩子,也包含孩子向媽媽的靠近。 媽媽和孩子在共頻中共情,在共情中更愛對方。 我們不少家長,自己的字寫得一團糟,看見孩子的作業(yè)寫得不夠好,就粗暴地撕掉,還大吼“你寫的這么是什么狗東西”。 自己不會畫畫不懂音樂,孩子畫得不漂亮,或者練得不夠好時,上去就一頓胖揍:“老子掙錢容易嗎?你為什么不給老子好好練?” 自己的英語早就忘得一干二凈,孩子讀寫英語時,他也不關注對錯,一看孩子沒考100分,馬上惱羞成怒:“題這么容易,你怎么就考這一點分?” 這樣的家長,是沒法和孩子產(chǎn)生共情的。 孩子可能會怕你,但打心眼里會看不起你: “你什么都不懂,還不如我,有什么資格管我,太可笑了?!?/p> 這世上,最可怕的父母,并不是沒有文化的父母,而是從不成長的父母。 雖然,媽媽也是第一次當媽媽,但不代表媽媽永遠都停留在這個借口里。 因為“媽媽也是第一次當媽媽”,下面還有一句“媽媽會和你一起成長,一起學習,努力當個好媽媽”。 因為,孩子也是第一次當孩子。 既然,我們希望孩子好,那自己也要不斷變好,這樣才公平。 我大致看了一下,孫儷的這條長微博里,用了10多個“謝謝你”。 “謝謝你讓我成為了媽媽”。 “謝謝你激發(fā)了我學習的動力?!?/strong> “謝謝你讓我愛上旅行?!?/strong> “謝謝你教會了我與人溝通的技巧?!?/strong> “謝謝你經(jīng)常夸我美麗。” “謝謝你在意我的健康?!?/strong> “謝謝你也讓我有機會停下腳步。” …… 一位怎樣的媽媽,才經(jīng)常對孩子懷著“謝謝你”的感念呢? 一個做好了自己的媽媽。 因為她做好了自己,勤奮工作,努力學習,不斷成長,總有收獲。 她內(nèi)心是滿滿的價值感和自豪感,才對身邊的人充滿友善和好感。 而不是,把自己做不到或不能實現(xiàn)的夢,投射到孩子身上,用“你必須”“你應該”“你一定要”去綁架控制孩子。 一個做好了自己的媽媽,也會在潛移默化的示范效應中,帶動孩子像媽媽那樣,認真學習,全情投入,不斷進步,樂觀自信,并把這樣的能量反哺給媽媽。 好的親子關系,不是消耗,而是感恩: 媽媽感恩孩子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加豐富和完整。 孩子感恩媽媽給了自己愛和生命,并在這愛中,珍貴自己,善待他人。 所以,好媽媽都喜歡說:“謝謝你,愿意當我的孩子?!?/strong> 這是一個靈魂安穩(wěn)的媽媽,在知足和感動中,發(fā)自內(nèi)心對孩子的肯定。 “你有那么多朋友,那么多興趣愛好,在我看來,這比你的考試成績更重要。” 孫儷的這句話,讓我想起人類歷史上,堪稱史詩級的一項研究—— 格蘭特研究。 這是哈佛大學持續(xù)78年,花費超過2000萬美元,從1938年就開始的一項研究。 研究指向一個終極問題: 什么樣的人,才能成為人生贏家? 研究選擇了1939年到1944年間,在哈佛就讀的268名本科生,然后追蹤他們的成就和壽命,看他們誰“笑到最后”(活得足夠長),誰“笑得最好”(混得足夠好)。 這批人,可謂“史上被研究得最透徹的一群小白鼠 ”。 他們經(jīng)歷了二戰(zhàn)、經(jīng)濟蕭條、經(jīng)濟復蘇,他們結婚、離婚、升職、當選、失敗、東山再起,有人順利退休安度晚年,有人自毀健康早早夭亡。 其中一個還當了美國總統(tǒng)——約翰·肯尼迪。 “所以,為人父母,我們有責任讓孩子自幼就知道:他們本身對我們很重要,而不是他們的成績。” 成績重要嗎? 重要。 尤其是普通人家,成績和學歷,就是孩子的敲門磚。 但,如果我們和孩子之間沒有愛,孩子感受不到愛,更不懂如何去愛,他就是考上重點大學,獲得了博士學歷,依然活在孤島上。 成績好又有愛的孩子,是父母的福報。 成績不好的孩子,最起碼別讓他們失去愛的能力。 因為,成績是一時,而愛卻是一生。 這是今天的感想: 關于原生家庭和自我成長,關于為人父母和修行之路,關于親子關系和相互靠近。 愿對你們有幫助。 作者劉娜 |
|
來自: Physicist7y0sb > 《育兒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