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來,我們所聽到,所看見的,對明末清初史可法都是定性為英雄的。我也曾多次到揚州史可法的衣冠冢進行拜祭。但是英雄歸英雄,英雄只是說明史可法是個有節(jié)操的人,他寧死不屈的道德操守一定會令后世敬仰,但這并不能說明史可法就是一個非常有能力,有才干的人。歷史上有操守而無能力的人比比皆是,史可法就是其中的一個。 其無能之一,分不清敵友。誰是朋友,誰是敵人,是革命的首要問題。在這個首要問題上,史可法是屢屢犯錯。 吳三桂率清軍入關(guān),史可法是拍手稱快認(rèn)為是清軍是在為崇禎皇帝報仇。于是一再要求與清軍聯(lián)合去消滅大順軍。他上書說:“但虜既能殺賊,即是為我復(fù)仇?!庇谑悄厦鬈婈犠暣箜樮姳磺遘娝鶞?,而沒有伸出援手。 其無能之二,一味消極防御,坐失反攻的良機。當(dāng)大順軍與清軍纏斗之時,中原地區(qū)清軍空虛,若此時史可法能率軍向北進攻,即可減輕大順軍的壓力,又可以收復(fù)失地,然而史可法卻無所作為。 其無能之三,認(rèn)賊作友。崇禎皇帝以身殉國之后,在擁立福王,還是桂王之間,史可法左右搖擺,先為東林黨人所蠱惑,要立桂王為帝,列舉福王諸多罪狀,后為馬士英所出賣。福王登基,史可法家遂被排擠出南京。 其無能之四,治軍從寬。慈不帶兵,尤其是是在戰(zhàn)爭年代,面對滿清咄咄逼人的攻勢,作為軍事首長,本應(yīng)從嚴(yán)治軍,對消極避戰(zhàn)的將領(lǐng),以軍法治之,而史可法則是一味隱忍退讓。清軍圍楊州城,有些將領(lǐng)欲率軍投降,史可法竟然說“如欲富貴,請各自便。”打開城門任其投降。于是軍心大亂,有堅固城墻的楊州,僅守了一日便為清軍所破 ,史可法遞以身殉國。清軍在揚州大開殺戒,史稱揚州十日,據(jù)說有80萬人被殺了。 揚州乃南京門戶,揚州不保,擁有江南半壁江山的南明政權(quán)遂土崩瓦解。 史可法是忠烈,然僅有忠烈是不夠。亂世將其推上天下安危系于一身的高位,然才具平庸,難堪大任,雖南明政權(quán)在大順、滿清,三國之中兵最多,錢也最多,但從福王登基到被清軍所殺,不過一年多的時間,原因雖有很多,但史可法難辭其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