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主義心理學人性心理一般指人性主義心理學 人性主義心理學是獨具中國特色的心理學,它認為只有從人的本質屬性,即從人性出發(fā)才能正確地闡明人的心理活動、心理結構、心理動力、個性及其發(fā)展、心理病理化、臨床心理診斷與矯治等問題。只有把握住人性,才能走進人類心理世界的殿堂。其代表人物為郭念鋒教授。 中文名人性主義心理學 觀點一人的本性是三種基本屬性的結合 觀點二人的心理動力是需求 觀點四人性的內(nèi)涵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 觀點一1、人的本性是三種基本屬性的結合。人性包括被精神屬性和社會屬性制約的生物屬性,以生物屬性為前提和社會屬性為內(nèi)容的精神屬性,以生物屬性為基礎以精神屬性為表現(xiàn)形式的社會屬性等等。上述三種屬性,對人來說缺一不可,也不能再復加,所以它們被叫做人的基本屬性。這三種基本屬性的有機組合便構成人的本質,或稱之謂人性。這三種基本屬性不是絕對獨立的,它們互為條件,互相影響,相互滲透和包含,在地位上可以互相轉化,正是這種辯證關系使這三種屬性可以同歸于人所有。 觀點三個性是人性在個體人身上的具體體現(xiàn),人性是個性的一種抽象。人性抽象掉了個體之間在精神、生物和社會屬性方面的差異以及三者之間關系的個體差異。如是,在討論個性時,不但要討論某一個體的生物、社會和精神方面的特點,同時要討論精神、生物和社會屬性之間的關系如何在某一個體身上表現(xiàn),換句話說,就是不但要討論個體的德、智、體的各自特點,還要討論德、智、體之間的關系在某一個體身上如何表現(xiàn)。 觀點四人性的內(nèi)涵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從種系進化角度看,自人類最終形成至今,雖然人類的最一般的本質屬性未曾變動,但其具體內(nèi)涵卻不斷地經(jīng)歷著種種演化。人類造就著社會歷史,社會歷史不斷豐富和改變著人性的內(nèi)涵。從個體發(fā)育的角度看,個性的發(fā)展如同人性演進的縮影,個體人的本質屬性雖然在一生中不會變動,但在不同年齡階段上,在不同的認知能力水平上和在不同文化環(huán)境中,其具體內(nèi)涵卻要發(fā)生某些特征性的變化。個性變化發(fā)展總是遵循著生物學規(guī)律,因襲著社會文化傳統(tǒng),在人類認知能力和水平的制約下進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