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泗河,從前是“橫絕兩京周道,為七省必經(jīng)之津”,泗水橋(今泗河大橋)建在泗河上,位于山東兗州,建于明代萬歷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春,成于萬歷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夏。 據(jù)《滋陽縣志》記載,為魯憲王朱壽鋐捐二十年俸銀所建。橋長七十余丈,寬二丈八尺,去水二丈有余,洞十五(孔徑7~8.4米不等),上有石欄桿七十二堵,“琢鏤必精,砌筑無罅”。 魯憲王朱壽鋐,明朝兗州魯藩第八代魯王,恭王朱頤坦的庶第七子。萬歷九年(1581年)四月受封常德王,又在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晉封魯王。在位三十五年。崇禎九年(1636年)朱壽鋐去世,無子,同年其弟泰興王朱壽鏞嗣位。 泗河大橋,位于山東省濟(jì)寧兗州市城南泗河上。1604年(明萬歷三十二年),由魯憲王倡建,至1610年(明萬歷三十七年),歷經(jīng)5載建成。橋面兩邊設(shè)石質(zhì)欄桿72柱,每個欄桿和欄板都雕刻有精致的花紋圖案。橋的北端建有石坊,上題“魯國長虹”4個大字。橋的南端立有創(chuàng)修泗水橋碑記,為明代書法家黃克攢書。橋的兩頭還塑有石獅、水獸各1對。 1712年(清康熙五十一年)夏,泗河洪水暴漲,沖決大橋中間的3個橋孔,兗州郡守金一風(fēng)捐資整修大橋,并鑄3丈鐵劍立在橋下,用以鎮(zhèn)水降龍,企盼大橋此后安然無恙。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夏,大橋南端的3個橋孔又被洪水沖決,太守王祿明捐資重修。1881年(清光緒七年)至民國年間又多次被洪水沖決并修復(fù)。1957年夏洪水沖毀大橋北端100余米長,后搭設(shè)臨時木架橋以便通行。1966年政府撥款重建泗河大橋。在原15個孔的基礎(chǔ)上,兩端各增建4個大橋孔,1968年竣工。重修的泗河大橋,共23孔,全長304米,寬8米,高5.3米。欄桿全部改為水泥制品。橋上來往車輛如梭,成為南北交通要沖(今已成危橋)。泗河大橋1984年被公布為縣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 2007年,由于1966年增建的兩端大橋孔,承載設(shè)計(jì)不能滿足現(xiàn)代交通大型車輛的需要,橋孔出現(xiàn)險情,10月中旬政府撥款200余萬元,對泗河大橋進(jìn)行全面加固整修,橋孔鋼筋水泥圈梁采用外加鋼筋噴漿水泥技術(shù)加固,橋墩用水泥石塊砌成錐形加固,橋面全部采用60公分厚的鋼筋水泥混凝土,欄桿全部更新為青石線雕,兩邊安裝了22盞路燈,橋的兩端各安裝一對青石雕刻石獅,中置石繡球一個。 (《滋陽縣志》“兗州八景”之一的“泗水流芳”)
(1907年的泗河大橋) (1988年泗河里出土的鎮(zhèn)水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