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彭明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fā)布】 王城公園看過牡丹,時間尚早,于是坐上了去往龍門的公交。聽說那里還有一條龍門牡丹大道。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的伊河邊上,距離城區(qū)約十多公里的路程。它與莫高窟、云岡石窟、麥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的四大石窟。 龍門石窟以其蘊涵豐富而蜚聲中外,以其精美的窟龕造象、文字資料,折射出中國古代政治、經(jīng)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fā)展變化。2000年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如果說牡丹花是洛陽一年一度的邀請,龍門石窟就是洛陽四季的召喚。到了洛陽不能錯過龍門石窟。 這里伊水南北中流,兩山東西相對。古人一直視龍門為帝都的天然門闕。有詩描述這里”崢嶸兩山門,共挹一水秀“。歷時400多年的營造,伊河兩岸形成了長達一公里的石窟群。具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余品。 最早在龍門開鑿石窟,起于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后歷經(jīng)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余年的時間里,朝代更迭不斷,江山幾易其主,石窟的開鑿從未間斷。歷朝君王都執(zhí)著地認定這里是發(fā)愿禮佛的好地方。 洛陽城內看花人,搖身便成了龍門石窟的探訪者,在洛陽八景之冠,觀賞“龍門無墨千秋畫”,品味“伊水無弦萬古琴”。人間四月天,洛陽不占七分,也是五分有余..... 從游客中心到景區(qū)大門, 再前行到龍門橋,一色的青石板路,路旁一片蒼翠,就是不見有牡丹,好在已經(jīng)在城區(qū)內看過,這里就不再惦記她了。 回成都后,在龍門官網(wǎng)看見報道,“裝點一新的牡丹大道,千余株牡丹花開正艷,龍門牡丹把“五一”賞花季,推向高潮?!彼查g淚奔..... 過了陳毅元帥題寫的“龍門”橋洞,再走過郭沫若題字的仿漢代雙闕門,就算進入龍門石窟的核心地帶了。 眼前的山像一座蜂窩。大大小小洞窟呈不規(guī)則狀,把一座山裝飾得千瘡百孔,卻又氣勢磅礴,展示的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力量,沖擊感官,震撼人心。 依崖而建的步道,曲折地通向山上的石窟。本想順梯而上,無奈今天的龍門,天空一片灰白,全無登高一望的興趣。 這里的洞窟,游人都可近看。因開鑿年代不一,洞窟各具特色,各有各的故事。想要了解,掃一下二維碼,手機里就會傳來導游甜美的語音。智慧智能,方便暖心。 不過洞窟實在太多,逐一去看,逐個去聽,需要很長的時間,只好撿容易的走馬觀花了。 驚訝地發(fā)現(xiàn)還有植物扎根在石縫, 旁著石窟肆意芬芳。菩薩好像也被感動得以淚洗面。仿佛呆坐的不是石佛,倒像有血有肉的神靈…… 洞中的佛像大都是佛界響當當?shù)娜宋?。一座山若有其一都不得了,在龍門竟然滿山都是。 佛像千姿百態(tài),無論大小,高矮,胖瘦,都是雕刻精細,有些還配以精美圖案襯映,現(xiàn)代人時尚的剪刀手,追根溯源原來在這里。 歲月滄桑,風刀霜劍,堅硬的石頭也難敵自然的侵蝕,有些洞窟當初的顏色只依稀可辨。 有些只剩一個模糊的輪廓了,花兒依然任性地不離不棄。外表冷酷的石洞內,搖曳著凡人不懂的溫情。 有些則遭到人為的破環(huán),與自然侵蝕相比,貪婪和愚昧更為可怕,更具破壞力。聽說建國之初,附近的農(nóng)民還曾手持炸藥到石窟來取石修路,幸被制止,石窟逃過一劫。 這里的佛像不是慈祥和希望代表,就是美麗和智慧的化身。一件件充滿靈性的雕刻精品,出自工匠們超凡地想象力,卓越的技藝和他們的虔誠,或許還有他們對未來的憧憬。唯遺四百年間的艱辛與磨難,只有去問無語流過的伊河水了。 龍門規(guī)模最大、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群雕,當屬“大盧舍那像龕”。開鑿于唐代。俗稱“奉先寺”。 石崖之下,這組情態(tài)豐富的群體形象,主旨表現(xiàn)佛國世界的祥和意境,還炫酷大唐王朝強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被公認為是龍門石窟藝術水平最高的石刻。 位于正中的主佛為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達1.9。之前不止一次地在圖片上見過,親臨其境,還是感到了從未有過的震撼。 盧舍那身著袈裟,衣紋簡樸,線條貼身,于圓潤流暢中表現(xiàn)人體美。她頭頂波狀發(fā)紋,臉龐豐腴,雙眉如新月,雙目宛如一泓秋水。她面帶微笑,一副鴻顏無匹的睿智女性風范。龍門石窟的佛像數(shù)她氣度不凡。以現(xiàn)代的審美評判,也不失為美。若是翩翩走出,顏值不輸現(xiàn)代的任何美女。 聽身旁的導游說,盧舍那的眼珠是一種特殊的石材鑲嵌而成。從任何角度看她,都會與她的目光相遇。有這么玄妙?試著換了幾個角度,感覺不太明顯??赡苁撬碾p目蒙上了太多污垢,也可能是光線的原因。 奉先寺興建時,武則天曾捐錢兩萬貫,并親率文武朝臣,駕臨龍門,參加了盧舍那的開光儀式。佛經(jīng)上講,佛有三身。盧舍那則是釋迦牟尼三身之一的“報身”。“報身佛”在佛經(jīng)中有光明普照的意寓,恰與武則天自創(chuàng)名“曌”字之意——日月當空相吻合。奉先寺建成以后,民間流傳著盧舍那是武則天的化身,是依照武則天本人的相貌塑造的傳說。凡此種種,盧舍那披上了一層神秘的外衣..... 據(jù)說現(xiàn)存的唐代畫家張萱的“武后行從圖”,明代刻本“歷代帝后像”,清代“武則天繪像”等圖畫中都可以看到武則天的容貌。但專家斷言,這些人物畫像要么失真,要么憑空想像,均不能為據(jù)。武則天這位中國唯一的女皇,竟沒留存一幅可信的畫像。盧舍那佛像的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卻僅僅限于傳說不見經(jīng)傳。令人疑惑,難道有人做了手腳? 女皇的美,無人質疑,美成什么樣?則無人知道。后人不得不以盧舍那為藍本,在似與不似之間費盡了思量。綿延千年,女皇真相依舊撲朔迷離..... 再看盧舍那,嘴角微翹,面容神秘不失典雅;洞察人世,秋波矚目不露聲色。仿佛一切盡在意料中...... 一路思忖,想起遠在陜西乾陵的“無字碑”,恍然有悟:葬于乾陵的武則天,墓前以一塊巨石為碑,卻不著一字。這塊為女皇贏得好評無數(shù)的“無字碑”,明里置是非功過任人評說,暗里早已化身為佛,何需文字? 原來沽名釣譽只為玩轉乾坤,瞞天過海只為移花接木。出手即是大手筆,沒有非同一般的聰慧,哪堪千古一帝? 什么時候開啟乾陵,武則天容顏之謎或將大白天下..... 注意到盧舍那大佛的下半部有殘缺,不敢斷定是風化還是人為的損壞。慶幸還能看到她現(xiàn)在的模樣,與之蒙面,敬畏、仰慕之心油然??此茖こ5哪坑?,卻是一眼千年! 看過盧舍那,感覺其它的洞窟不是鋪墊就是陪襯,余下的洞窟只做蜻蜓點水了。 出石窟西山景區(qū)南門,沿漫水橋過伊水,東山的石窟更是一個沒看,直奔白園。 白園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墓園,這位十六歲就寫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天才詩人,一生仕途坎坷,晚年蟄居龍門的香山,鐘情于山水,自號“香山居士”。 詩人卒年七十五歲,親屬遵遺囑將他葬于香山。 詩人生前有詩:“門前常流水,墻上多高樹。竹徑繞荷池,縈回百余步?!苯裉斓陌讏@據(jù)詩設計,依山就勢修造。 能走到這里的游人,少說已徒步兩公里以上了,正好停下腳步,找一處樹蔭,感受山谷的幽靜。生前不忘民眾疾苦的江州司馬,墓地也如此的體恤民情。 游過白園,洛陽龍門的游覽即告結束了。 佛教與石刻、信仰與藝術的結合,造就了一座石窟。說是信仰的力量,不如說是宗教信仰假借君王之手完成的杰作。君王們發(fā)愿禮佛的初衷,竟成就了一座風雨如磐的山,一尊世代敬仰的佛,一個千古未解的迷..... 這是歷史劃過千年帝都的痕跡,無需洛陽鏟就能觸摸到的文化遺存。天賜洛陽的瑰寶,她與山同在,與河共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