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師是河南息縣三中高級教師,省級骨干,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國家級特色教育優(yōu)秀教師。網名“老英”,主持詩先鋒“現場詩歌俱樂部”論壇、“大息地”論壇,管理“新教師成長網”網站。主持2012年國家級十二五重點課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最優(yōu)化實驗與研究》,結題并獲得一等獎。著有《下課后——如何讓學生真正愛上語文》。 請看這首小令《醉中天》: 老樹懸藤掛,落日映殘霞。隱隱平林噪曉鴉。一帶山如畫,懶設設鞭催瘦馬。夕陽西下,竹籬茅舍人家。 注意,這首小令寫在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之前,而且馬致遠很有可能讀到過。如果確實是這樣,我們能不能說馬致遠是抄襲呢?要知道,這兩首小令可有6處意象是一樣的,更何況還有一句“夕陽西下”,居然一字沒動! 其實,馬致遠寫《天凈沙》不是一首,而是一組?!短靸羯场肥窃秸{的曲牌名,又名《塞上秋》,與馬致遠同時代的詩人有很多寫填過,比如另一位元曲大作家白樸的《天凈沙·秋》: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沒有比較就沒有鑒賞。三首《天凈沙》放在一起,再比較一番,就會明白,為何意境相似,卻只有馬致遠的作品得以勝出。 我們可以把他們都看做是一班同學,同時寫一篇老師擬好的命題作文;也可以想象是老師帶他們幾位一同去郊外遠足,然后被要求寫一篇同題作文。 應該說,馬致遠的同學都很有才,這作文也確實都寫得很好。然而,跟馬致遠的這首“秋思”一比,才顯得等而下之了。 為什么呢?我們來看: 天凈沙·秋思 元代: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醉中天》里的作者是移動的,而且是左顧右盼,一派悠然自得,不急不躁的神色??赡苁窃娙撕攘它c酒,慢吞吞地騎著馬回家。 白樸呢,他沒喝酒。他是站在山坡上遠望,他沒動。視角是固定的,視野也相當寬闊。他看到的幾乎都是大景大物。然后再在其中點綴一些小的,活動的,有色彩的物象,比如“寒鴉”,“白”草,“紅”葉,“黃”花。 馬致遠呢?馬致遠不那樣玩,他另辟蹊徑。 他先是固定一個點,然后快速往后退,把場景越拉越大,就像是電影里“拉鏡頭”的特技一樣,“鏡頭”先從枯藤拍起,然后往上搖,讓我們看到了“老樹”;再往上,是天空,是昏暗天空的中的“烏鴉”。從這時起,鏡頭開始往后拉,讓我們看到更大的空間,先是“小橋”,然后是“流水”,流水旁邊,有“人家”,可以想象炊煙裊裊,氣息彌漫。 鏡頭繼續(xù)后拉。終于讓我們看到了“主角”——古道上,西風里,牽著瘦馬的“游子”,孑然一身,形單影只。而此時,已是“夕陽西下”,鏡頭還在往后拉。最后,一直拉到“天涯”。 哪里是天涯?是離鄉(xiāng)太遠,遠到無法回歸。 相信到這里,大家應該明白這支小令為何在千百年后依然動人心魄的原因了。 同題作文,有人就是能跳脫出來,與眾不同。這才是創(chuàng)造力。 短短的32個字,能有多大的容量,能表達多少內容?馬致遠給了我們一個非常經典的示例。有人說,結尾一句用“斷腸人”太直白,不夠含蓄。 我認為不然。這首詩太短,如果不在此處直接點明主旨,會降低它的藝術感染力。如果沒有最后一句,前面的景物就少了“靈魂”,沒了神采。這也是上面兩首同時代詩人失誤之處。 越是短,越在注意點題方式。 點題可以多樣,但不能少,也不能手軟。該直接點的,一定要點透,點到位。 <能讀就會寫之向詩人學寫作> 專題回顧 面對語文新課改,語文分數占比越來越高 為了讓孩子們日積月累,提前適應 華語教學出版社在這給寒假 特推出 <語文寒假集訓課程> 有效提升孩子們的語文綜合能力 寒假搶跑一小步 新學期領先一大步 ( 名額有限 小班授課哦?。?/p> --- The End --- 關于一堂作文課: 我們是華語教學出版社,是全國作文圖書排名前三的出版社哦親 :) 。官方微信“一堂作文課”專注于中小學生閱讀和作文指導,以為廣大中小學師生提供專業(yè)、系統(tǒng)、及時的作文教育服務為宗旨,助力每一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