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旦撒謊,父母如臨大敵:這么小就撒謊,長大了怎么辦? 事實上,孩子撒謊的背后,往往藏著我們沒有看見的情緒與渴望。 作者 | 楓子 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賬號) “從小沒見過爸媽,跟爺爺生活,爺爺去世后被好心人收留了幾天,又被拋棄了......” 在安徽毫州派出所,小女孩傷心地向民警訴說著自己的“悲慘身世”。 看著女孩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模樣,民警幾度哽咽到說不出話。 太令人心疼了! 然而,民警調(diào)查一番后發(fā)現(xiàn),真相竟是女孩與爺爺拌嘴后負氣離家。 女孩一臉天真無邪,卻滿嘴跑火車,網(wǎng)友紛紛吐槽: “這么小心機就這么重,家長得好好引導啊?!?/span> 想起網(wǎng)友的一個提問:孩子出現(xiàn)哪些行為,讓你覺得最不能接受? 五花八門的答案中,“撒謊”屢次被提及。 的確,孩子撒謊可以說是父母最難容忍的一件事了。 綜藝《一起出發(fā)吧》里,面對撒謊的Jasper,陳小春氣得一腳踹飛了兒子的早餐。 那天,Jasper因為任務完成的不是很好,不敢告訴爸爸。 所以當陳小春問他剛剛出門去哪了時?Jasper只是回答“吃早飯”。 陳小春提醒道:“什么任務都沒做?” Jasper搖頭否認,一口咬定只是吃早飯了。 一次,兩次......陳小春整整詢問了6次。 他的耐心一點點被磨滅,詢問的語氣不斷加重,表情也越來越嚴肅,可得到的回復依然是“吃早飯”。 忍無可忍的陳小春瞬間爆發(fā),一旁的Jasper直接被嚇哭了。 陳小春說:
這句話無疑說出了很多父母的心聲,他們把孩子撒謊看成了天大的事兒,擔心孩子長大撒謊成性。 孩子的謊言就像一根刺,深深地刺傷父母的心。 我們的孩子,怎么就學會說謊了呢? 撒謊,是孩子成長的必經(jīng)階段 記得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孩子撒謊時,內(nèi)心也是難以接受的。當時只想快刀斬亂麻,把“撒謊”扼殺在搖籃里。 其實,說謊是孩子成長的必經(jīng)階段。 多倫多大學的發(fā)展心理團隊,對孩子撒謊研究了20年后發(fā)現(xiàn): 2歲的孩子,就有30%開始說謊了。到了4歲,竟有高達80%的孩子說謊。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說謊變得越來越普遍。 他們還將孩子的謊言分為五種類型: 白色的謊言:為了客氣說謊,如生日禮物不合心意,卻說很喜歡。 橙色的謊言:為了奉承說謊,如夸老師長得很漂亮。 藍色的謊言:為了集體說謊,如幫朋友保守秘密。 黃色的謊言:為了謙虛說謊,如考了滿分,卻說考的不好仍需努力。 這四種謊言無關(guān)道德品質(zhì),家長無需太在意。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另外一種黑色的謊言:為了自己。 還記得小時候,班里流行吃跳跳糖,可是媽媽零花錢管得嚴,不讓吃零食。 我想如果直接問媽媽要錢,不僅要不到,還免不了一頓數(shù)落。 斟酌再三,我把買鉛筆的錢花了,還騙媽媽說錢不小心掉了。 當孩子迫切地想要一個東西,而父母又明令禁止時,謊言就這樣誕生了。 哲學家羅素說:“孩子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jié)果。” 看到過一個新聞,男孩不小心把新買的手表弄丟,卻不敢承認。 今天說借同學了,明天說同學忘記還了,后天說落在學校了。 為什么不敢說真話呢? 因為他知道,告訴了父母,不僅于事無補,反而還要面臨父母的指責,打罵。 評論下方,很多網(wǎng)友都表示很能理解: “我弄丟了鉛筆盒,結(jié)果被數(shù)落了整整三天?!?/span> 父母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往往決定了孩子對父母坦誠的程度。 孩子撒謊,理由可以千奇百怪,但不管孩子為什么撒謊,父母都不能忽略一個重點:孩子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們的問題也不是孤立產(chǎn)生的。 孩子撒謊只是一個表象,孩子為何撒謊,才是掩蓋在表象下,急需父母看見的真相。 謊言,往往是最真實的表達 北大心理學博士李松蔚講過這樣一件事。 朋友的女兒多多不愛刷牙,所以每次喊多多刷牙時,多多都說自己刷過了。 單純乖巧的女兒,謊話張口就來,還拒不承認。 朋友表示很崩潰,孩子怎么就不聽教呢? 李松蔚老師說: “每一句謊言的背后,都有他的訴求,謊言是假的,但訴求是真的。” 回家后,朋友敞開心扉,心平氣和地問女兒,“你明明沒刷牙,為什么要撒謊”? 多多說:“平時你都不和我玩,如果我不好好刷牙,你就會多花一點時間在我身上。” 朋友這才明白,原來謊言不過是有意圖的錯誤描述,卻真真實實地表達了孩子的心聲。 孩子說謊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被“撒謊”二字嚇到,忘了去聽孩子想傳達的渴望、委屈、痛苦。 公益廣告《盼歸》里,剛強的爸爸出門打工去了,留下他和奶奶相依為命。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更懂事,剛強卻一點都不讓人省心。 考了滿分,卻對爸爸撒謊“我只考了49分,老師喊你回來一趟”。 村支書逗他玩,他打電話跟爸爸告狀:“村支書帶了好幾個人一起打我。” 同學考試不及格,挨了一頓打。 剛強卻跟爸爸認錯道:“我和同學打架了,我把他打慘了?!?/span> 村支書帶人幫忙修水龍頭,他不分青紅皂白就告訴爸爸“村支書帶人拆我們家房子了”。 為什么要屢次欺騙爸爸? 李松蔚說:“謊言,是最真的真話?!?/strong> 剛強是沒少撒謊,他的演技也很拙劣。 但每句謊言背后的那聲“你快回來吧”都是真真實實的呼喚。 那100句謊言里,有101句其實都在說:“爸爸,我想你了。” 考了滿分,想和爸爸分享; 村支書逗他,想告訴爸爸; 同學被揍,他也想爸爸,哪怕爸爸也揍他。 謊言,只不過是孩子的另一種表達,一種更能引起父母注意的表達。 為人父母,我們需要做的不是一味批判孩子說謊,而是透過謊言,聽到孩子的真話。 孩子撒謊,父母要先自省 孩子撒謊,父母的第一反應是什么? 批評,懲罰,還是打罵? 這些做法,并不能有效制止孩子撒謊的行為,只會讓孩子的撒謊技巧越來越高。 教育家尹建莉說: “家長在思考改變孩子的問題時,切入點永遠應該是如何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span> 孩子撒謊,父母可以這樣做:
心理學教授李康在兒童撒謊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要避免孩子撒謊,大人的榜樣作用非常重要。 紀錄片《小孩的神秘生活》中,有個小男孩在玩游戲時,為了得到更多的糖果,選擇了作弊。 當被大人問起有沒有犯規(guī)時,男孩卻矢口否認。 原來男孩的父母允諾他只要在學校表現(xiàn)好了,回家就可以玩游戲,買新衣服。 但他知道父母是騙人的,所以他就不想好好表現(xiàn),也學會了騙人。 “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故染不可不慎也。” 孩子撒謊,家長首先要自我反省。
心理學有一種“標簽效應”: 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簽時,他就會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標簽內(nèi)容一致。 孩子出現(xiàn)撒謊行為時,很多時候是無意識的。 父母若因為一次的撒謊,就給孩子貼上不誠實、撒謊精的標簽,就會導致孩子不斷向負面標簽靠攏。
鐘南山曾透露,自己小時候也曾說謊,把本應上交學校的伙食費私藏起來,買了零食。 當母親問起時伙食費有沒有剩時,他便撒謊說沒剩。 當謊言被拆穿時,他以為父母會將他痛打一頓。 沒想到,母親沒有過多的責怪,只是對他說:“你這么做是不誠實的。” 一向嚴厲的父親則說:“南山,你好好想想,你這樣騙我們,你到底對不對?!?/span> 鐘南山后來回憶道:
那晚,他一夜無眠,深刻地反省了自己的錯誤。 如果真話可以被接受,誰會選擇撒謊? 在選擇撒謊的那一刻,孩子面對的不僅僅是犯錯后的愧疚,還有對父母的心虛,謊言被拆穿的恐懼。 甚至包括為了圓謊,不得不編造一個又一個謊言的心理壓力...... 其實,撒謊≠壞孩子,父母無需過度反應,傷了孩子,也傷了親子關(guān)系。 要知道,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可以選擇最適合孩子的。 要讓孩子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不一定非要撒謊。 教育孩子,要想行之有效,必定是基于愛和看見的。 被愛的孩子,才無需用謊言來掩蓋自己的錯誤。 被看見的孩子,才無需用謊言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