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蔡京,無論了解北宋的歷史,還是看過水滸傳的,都或多或少會知道蔡太師這個名號,而他作為一朝太師,卻一直是個奸臣形象,這也大大的影響了后人對他藝術(shù)造詣的認(rèn)可,甚至我們都了解的宋四家“蘇、黃、米、蔡”中的蔡,最早也是蔡京,但也正是因為蔡京的風(fēng)評不好,才導(dǎo)致被他的堂兄蔡襄所替代。 點擊加載圖片 蔡京像 很多人說,這個論述應(yīng)該是近代人杜撰的,其實并不然,即便多年后的明代,在無任何政治立場的情況下,書畫大家王紱也在其著作《書畫傳習(xí)錄》中寫道:世稱宋人書,則舉蘇、黃、米、蔡。蔡者,謂京也,后世惡其為人,乃斥去之,而進端明書焉。端明在蘇、黃前,不應(yīng)列元章后,其為京無疑矣。足見其書法成就亦被后世認(rèn)可之高。 點擊加載圖片 趙佶《聽琴圖》絹本設(shè)色,147.2×51.3cm 點擊加載圖片 蔡京《題趙佶聽琴圖詩》絹本行書 其實為蔡京的書法藝術(shù)正名的不僅僅是王紱,還有明書畫鑒賞家張丑,他在其著作《清河書畫舫》中寫道:“宋人書例稱蘇、黃、米、蔡,蔡者謂京也。后人惡其為人,乃斥去之,而進君謨書耳。君謨在蘇、黃前,不應(yīng)列元章后,其為京無疑矣。京筆法姿媚,非君謨可比也?!?/p> 點擊加載圖片 蔡京《致節(jié)夫親契尺牘》32.2×42.3cm 此外,明代孫鍍也在其著作《書畫跋》中寫道:“宋四大家其蔡是蔡京,今易以君謨,則前后輩倒置……”,安世鳳在《墨林快事》中寫道:“今知有襄而不知有他蔡,名之有幸不幸若此”。清代的杭世駿也在《訂訛類編續(xù)編》中將“蘇黃米蔡非蔡襄”,作為“人訛”的一個事例。 以上總總,可見在明清時期,拋卻政治因素以后,眾多名家對蔡京書法造詣的認(rèn)可。 點擊加載圖片 蔡京尺牘《宮使帖》紙本行書 31×41.3cm 其實不只明清時代的大家為其正名,即便是隨著宋代而來的元代,也有陶家儀這樣的文人在《書史會要》中整理、引用了宋人對蔡京書法的評語。 其一,其字嚴(yán)而不拘,逸而不外規(guī)矩,正書如冠劍大人,儀于廟堂之上;行書如貴胄公子,意氣赫奕,光彩射人;大字冠絕古今,鮮有匹儔。 點擊加載圖片 蔡京跋《趙佶雪江歸棹圖卷》 其二,蔡襄的書法在北宋前期被推“本朝第一”,但自北宋中期宋代書法新風(fēng)貌形成后,人們對蔡襄書法漸有微詞。蘇東坡多次提到“近歲論君謨書者,頗有異論”,“仆以君謨?yōu)楫?dāng)世第一,而論者或不然”。盡管蘇軾堅持蔡襄為第一的看法,但在北宋中后期,對蔡襄的評價已經(jīng)不一致了。 其三,從排序看,蘇、黃、米三家的排列有明顯的年輩次序,蔡襄是仁宗時人,年輩最高,列于哲宗、徽宗時的米芾之后,確存疑問。 點擊加載圖片 蔡京行書《跋唐玄宗鹡鸰頌卷》 最后,小編想說的是,人有自己的復(fù)雜性,我們在看一個人的時候,需要重多個角度去評價他,就像宋徽宗不是一個好皇帝,卻也是一個好畫家、好書法家;李后主不是好皇帝,確實一個好詞人。所以,蔡京是一個大奸臣,卻不能抹殺他的書法造詣。 責(zé)任 |
|
來自: heshingshih > 《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