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接收外界信息的方法。人和外界聯(lián)系根據(jù)不同的感受器官有三種基本溝通方法:Visual視覺型、Auditory聽覺型、Kinesthetic觸覺型。在普通人當中是這樣,在患者群體中也有這樣的表現(xiàn)。如果能夠很快的分辨患者的某一種主要類型,對于醫(yī)患交流可以起到幫助。 視覺型的人主要通過看來認識世界,聽覺型的人主要以聽來認識世界,觸覺型的人主要以感受來認識世界。這三種情形在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體現(xiàn)。只是某種類型往往會比較突出,而有時我們并不知道自己是用哪種更多。因為這些都是潛意識行為。當然也幾乎沒有人只采用其中一個方法而將另外的兩種完全拼棄(不包括眼、耳等器官殘疾)。我們的意識會隨著外界的剌激而自動在三種方式中不斷變化。 在三種溝通類型中,有一種是自己較能自如運用,并感到舒適的方式。當我們和自己相同溝通類型的人一起時,會感到大家有共通語言,故此比較樂意接受他的意見或建議。故此能識別患者類型,找出他的最佳溝通類型是非常有效的醫(yī)患溝通工具。 視覺型的人愛用的謂詞有:看見、看來、想象、模糊、清晰等。他們眼睛愛望向上方,因為他們在看自己腦海中的圖像。假如你是一位外科醫(yī)生,當你察覺患者是視覺型的話,向他解釋手術(shù)過程時,你可以用模型作為道具并說:
要向視覺型的患者溝通,除了多用視覺型的詞語外,還要多用圖片,影像或畫圖作輔助。訣竅就在:不要光說,要展示給他看。 聽覺型的謂詞有:聽到、聽來、聲音、請問等。他們的眼睛多數(shù)不直視醫(yī)生,并且就算看你一眼,也容易被其他聲音影響而分神。所以當醫(yī)務(wù)人員遇上聽覺型的患者時,要重視這樣的說法:
聽覺型的患者往往多聽他人的意見才下決定;因此將專家或醫(yī)生的意見告訴他會有幫助。其它的聽覺工具包括音樂。很多臨床研究顯示節(jié)奏較慢的音樂令人放松,對治療有幫助。如果有科普資料,切記要找人給他解釋資料的內(nèi)容,讓他們有機會聽到。 觸覺型的人喜歡用的謂詞有:感到、抓緊、溜走、趕上等。他們往往好動,坐不住。并且當患病時也是比其他類型患者反應(yīng)更大。所以當醫(yī)務(wù)人員遇到這樣的患者時,便要從感受入手。以下句子對他較有吸引力:
觸覺型的人在意的是自己的感覺或參與度。所以要讓他多談?wù)?/span>感受,多一些體檢等。假如你有健康宣傳資料,給他親手拿著也會增加他的好感。 最后我想說的是這三種類型不是絕對獨立存在,有時可以同時兼顧三種溝通模式,以便和所有患者、家屬建立親和感。要掌握這些技巧需要的是多點耐性、多點觀察和多點嘗試。謹記留意患者所透露的線索,在自己陳述時要不斷修正自己的模式,有需要便轉(zhuǎn)換模式。不能說所有患者都能喜歡你,但會讓你的溝通變得更順暢。 |
|
來自: 任之談醫(yī)學(xué)人文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