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開始,一直到三國兩晉南北朝,乃至隋朝和唐朝前期,一直都是門閥士族壟斷權(quán)力階層的年代。 在長達七八個世紀(jì)的時間軸中,只有這樣一小段時間,是寒門子弟除了通過軍功以外有希望向上躍遷的時代,那就要從建安十五年那個春天開始說起。 曹操《短歌行》
宋朝的蘇軾和明朝的羅貫中都認為曹操創(chuàng)作《短歌行》的時間是在建安十三年冬天赤壁之戰(zhàn)前夕。此時的曹操意氣風(fēng)發(fā),感覺馬上就要一統(tǒng)天下。仿佛自己像一顆能吸引所有鳥兒??康哪穷w參天大樹,讓天下英雄都歸附自己。 但不想周郎的一把大火,讓曹操在赤壁吃到人生中最大一次失敗,灰溜溜地回到自己的封地魏郡鄴城。 赤壁大火 求賢令到了建安十五年春天,曹操在鄴城頒布了著名的《求賢令》,迫切的希望全天下有才能的人士前來投奔,為自己效力。 求賢令
東漢時代哪怕是貴族之間選拔人才,也都要求孝、廉。這樣就有大量'沽名釣譽'之徒,自己本身的才能并不出眾,但是專門以孝順或者清廉的名聲作為自己涉足政壇的本錢,而這些人當(dāng)政之后并沒有能力去做事情。 舉個例子,漢末著名的皇族劉虞,身為幽州牧,平日素來以勤儉節(jié)約聞名,衣服都是打著無數(shù)的補丁將就著穿。 但是他遇害之時,公孫瓚派兵進入劉虞府內(nèi)才發(fā)現(xiàn)劉虞的妻妾們身著華麗,家境殷實。所以說劉虞是為了名聲故意在外顯得勤儉而已。
劉虞 曹操的'唯才是舉'策略,正式打破了這一現(xiàn)象。 第一道《求賢令》的宗旨是不以個人品德為宗旨選拔人才。哪怕你像管仲一樣'不廉潔'或者像陳平一樣'盜嫂受金'都沒關(guān)系,只要在正確的位置上,能發(fā)揮出才能就好,至于私下的品德無關(guān)緊要。 到了建安十九年,曹操頒布了第二道《求賢令》。
第二道《求賢令》的宗旨是要求有進取心而不是守成之人。 再過了三年,曹操第三次頒布《求賢令》。依舊是號召天下有才能的人來投奔自己,同時讓手下臣子們也廣泛搜尋民間人才。哪怕這位不仁不孝,但是只要能治國或者帶兵,都可以來舉薦。
第三道《求賢令》的宗旨是不以門第出身和外在名聲為考察標(biāo)準(zhǔn)。 頒布背景當(dāng)然,這三次頒布《求賢令》也都有不同的背景。 第一次是因為赤壁慘敗之后,曹操真的'著急'了,錯失赤壁之戰(zhàn)這個最好的平定天下的機會。所以曹操更加如饑似渴的搜尋人才,以求繼續(xù)平定天下之旅。 第二次是因為建安十八年時,天子晉升曹操為魏公,這是整個一個前所未有的舉措了。以往除了劉姓皇族能封王之外,其余功績再高的臣子也只能封侯。漢朝繼承周朝的爵位制度,王、公、侯是前三高級別的爵位,但是漢朝并不常設(shè)公爵。 整個漢朝四百年時間只有一個例外,就是王莽,王莽被封為安漢公。這次給曹操封為魏公,已經(jīng)是讓曹操和王莽處在一樣的位置了。 連曹操最信任的賢臣荀彧早在曹操稱公的時候都表示了明確的反對,最終荀彧'暴斃'。
荀彧與曹操 第三次則是因為在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晉位成為魏王,而建安二十二年四月,漢獻帝已經(jīng)允許曹操使用天子旌旗,出入時可以沿途設(shè)置侍衛(wèi)警戒,與天子禮遇相同,稱為'警蹕'。
曹操稱王 看過我寫的《東漢末年大背景(中)-內(nèi)部斗爭與門閥體制 》一文的朋友,會更了解東漢的社會制度,知道門閥士族的勢力有多么強大。 何況早在漢高祖劉邦白馬之盟時,就確立了一項漢朝制度,確保只有劉姓者可為王,即'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所以到了曹操'僭越'稱王之時,他所處的輿論環(huán)境其實是很差的。無論是劉姓皇族,還是士族豪門,都對曹操這樣的舉動十分不滿。 所以曹操的《求賢令》最大的目的是為了拉攏寒門來對抗士族階層。 短暫的“美好”不管怎么說,在這段時期內(nèi),曹操為寒門士子或者道德有瑕疵的能人開辟了一條上升通道。讓門閥士族們不再能夠壟斷權(quán)力階層,是一次突破性的嘗試。 魏文帝曹丕 可惜好景不長。三年以后,也就是黃初元年,隨著曹操的逝去,曹丕為了拉攏士族們支持他逼迫漢獻帝禪讓,對士族們妥協(xié),頒布了'九品中正制',重新讓門閥士族壟斷了權(quán)力。于是乎'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年代來臨。 九品中正制 這轟轟烈烈'唯才是舉'的日子,就這樣落下大幕。門閥士族們壟斷權(quán)力的巔峰魏晉南北朝時代,開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