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千千萬萬遍"。這不是戀人對戀人的承諾,不是美麗愛情的宣言。是小說《追風箏的人》中哈桑對阿米爾的忠誠,他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 阿米爾和哈桑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追風箏的人》中的兩位小主人公。阿米爾是富家少爺,而哈桑則是仆人的兒子,阿米爾母親生他時去世,而哈桑的母親生下他后跟人跑了。兩個小伙伴從小在一起長大,在一起玩耍,只要是阿米爾要求的事情,哈桑從不拒絕,對阿米爾無比忠誠。但因為等級制度,因為種族制度,阿米爾少爺去上學,哈桑則與其父親照顧著阿米爾家的生活。 作者以極其細膩豐富的筆觸,描述了兩個少年的快樂童年,描述了哈桑的忠心不二,這種忠誠,是至純的,死心塌地的。哈桑無比勇敢,為了阿米爾總是挺身而出。 阿米爾喜歡文學,生性也不夠父親期待得那么勇敢,父親對哈桑的認可和關心,讓幼小的阿米爾嫉妒,他希望得到父親全部的愛。為了在父親面前證明自己,阿米爾在風箏比賽中要拔得頭籌,哈桑的鼓勵,父親的期待,阿米爾在風箏比賽中取得了第一名,但哈桑在去追第二名掉落的風箏的時候,遭遇了富家少爺,崇尚希特勒的阿塞夫的強暴,而阿米爾目睹了一切,卻因為懦弱而跑開了。 小說的主題展開了,少年的心理刻畫入木三分,細膩無比。因為懦弱而自責,遭受良心的遣責,又無人可以訴說,阿米爾的內(nèi)心掙扎而痛苦不堪。更因為這種痛苦,阿米爾又錯上加錯,制造了哈桑偷竊的場景,哈桑為了阿米爾不被揭穿,忍著淚承認而被趕走。哈桑的忠誠再次令人唏噓。哈桑的無條件的忠貞,讓讀者為之唏噓,扼腕嘆息,他卻無一句抱怨,凄惶離去。而阿米爾,自此便墜入了心靈愧疚痛苦的深淵! 而此時進入20世紀70年代,阿富汗進入了政治動蕩,蘇聯(lián)入侵,戰(zhàn)爭頻仍,阿米爾隨父親逃難到美國,失去了優(yōu)渥條件的父親依然勇敢而堅強,阿米爾也讀完了大學,遇到自己的愛情。父親離世,阿米爾成了作家。生活看似平靜,但內(nèi)心的自責與愧疚并沒有減少,這樣的內(nèi)心折磨,讓他寢食難安。 這時,父親的朋友,也是阿米尓的忘年知己拉辛汗打來電話。阿米爾開始了自己的心靈求贖之路。在病弱的拉辛汗那里,阿米爾了解了哈桑的生活,結婚有一個孩子,在拉辛汗的要求下,多年來一直與阿辛汗守護著阿米尓的家園。彼時的阿富汗已進入了塔Li班時代,他們的暴行讓人們生活在壓抑和災難里。出身哈扎拉人的哈桑被指控不能居住在阿米爾的房子,而哈桑為了守護那家園,與妻子都被當街槍殺。童年的哈桑為了阿米爾被趕出家園!而最后的哈桑,為了守護阿米爾的房子家園,不惜獻出了生命!這是世間怎樣的忠誠,可以為一個人生,為一個人死! 哈桑的兒子索拉博被送入了恤孤院。拉辛汗要阿米爾去救出索拉博,阿米爾依然逃避。此時,拉辛汗說出一個驚人的秘密:哈桑是他父親的兒子!是阿米爾的兄弟!阿米爾踏上了營救索拉博的征程,是自己的心靈救贖之路,也是父親的求贖之路…… 除了沉浸在小說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細膩深刻的人性刻畫之外,我還特別去了解了一下阿富汗的地理和歷史,這個地處中亞,位置特殊的內(nèi)陸國,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飽受著戰(zhàn)爭的摧殘,查希爾政權未年烏德漢政變,1979年蘇聯(lián)的入侵,塔Li班統(tǒng)治下的阿富汗。多年的動蕩和戰(zhàn)爭,讓這個國家滿目瘡痍,人民生活困頓,孤兒乞丐比比皆是。百度阿富汗圖片,要么是貧窮而饑餓的眼睛,要么是槍和大炮,作者,也是以自己的筆,深沉而痛苦地寫實著人民的離亂之苦,自己的赤子之痛。 另外,阿富汗的民族與階級的不平等,在小說中得到再現(xiàn)。阿富汗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主要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分為遜尼派和什葉派。普什圖人是阿富汗第一大民族,在阿富汗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占主導,主要信仰遜尼派,為最大派別,自稱"正統(tǒng)派”與哈扎拉人信仰的什葉派對立。而哈扎拉人是阿富汗人口第三多的民族,具有蒙古人血統(tǒng),但長期受到普什圖等民族歧視。阿富汗社會的階層關系與民族關系糾纏在一起。作家從人物言行的細微之處揭示了阿富汗社會意識的民族和階級觀念。只有了解了這些,才能更好地閱讀小說,在享受文學作品的同時,進行思考。也許,你為哈桑的命運扼腕,為阿米爾的背叛不齒,但你了解了這個國家的不平等階級和民族觀點以后,才能理解這種背叛不是簡單的朋友的背叛。而是有其深刻的社會背景。 作者胡塞尼,以自己的筆展示了一個我們了解不到的阿富汗,比起槍和子彈,文字的力量,直指內(nèi)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