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甘平,利水滲濕,白苓健脾, 赤苓利尿,茯神安眠,苓皮消腫。 (一)傳統(tǒng)用法 茯苓性平,味甘、淡,入心、肺、脾、胃、腎經(jīng)。功效為利水滲濕,健脾補(bǔ)中,寧心安神。 本品味甘而淡,甘能和中,淡能滲泄,故有利水滲濕之效。脾虛濕困,食少脘悶,或痰飲內(nèi)停等證多用之。 1.濕停水腫,小便不利偏陽虛者,常與桂枝、白術(shù)同用;偏氣虛者,常與黃芪、黨參同用。 2、濕痰咳嗽·常與半夏、陳皮等同用。 3.脾虛泄瀉常與白術(shù)、山藥等同用。 4。驚悸失眠常與酸棗仁、遠(yuǎn)志等同用。 (二)用量標(biāo)準(zhǔn) 煎服10~15克。 (三)施治鑒別 赤茯苓功能清濕熱、利小便,主治小便黃赤短少,淋漓不暢之癥。赤茯苓用量為6~15克。 茯苓皮專利水消腫,主治.水腫腹脹。茯苓皮用量為6~15克。(四)名醫(yī)絕招曲竹秋(天津醫(yī)科大學(xué)教授)水腫、小便不利、泄瀉、痰飲、心悸、失眠而見舌淡胖有齒痕,脈濡滑,屬脾虛濕盛者,必用茯苓。但陰虛燥熱者忌用。 健脾利濕用茯苓,利水消腫用茯苓皮,養(yǎng)血安神用茯神。 治水腫,以茯苓30克,配伍澤瀉10克。 治水濕內(nèi)停,外有表寒所致水腫身重,小便不利,以茯苓30克,配伍豬苓15克,桂枝、白術(shù)各10克。 治痰飲、嘔吐,以茯苓10克,配伍陳皮、竹茹各12克,法半夏、枳實(shí)各10克。 治小便淋濁不利,以茯苓15克,配伍車.前子12克。 治泄瀉,以茯苓15克,配伍淮山藥12克,白術(shù)、蓮子肉、白扁豆各10克。 治失眠,以茯神.15克,配伍遠(yuǎn)志10克,炒酸棗仁、夜交藤各15克。 治特發(fā)性水腫,以茯苓皮,配成五皮飲。 李瑩(吉林省中醫(yī)研究院主任醫(yī)師) 雙下肢及足部水腫,按之凹陷不易起者,必用茯苓。但陰虛者不宜。 白茯苓偏于健脾,赤茯苓偏于利濕,茯神偏于安神。 茯苓配伍用量為10~50克。 治陽水之水濕浸漬型,茯苓50克;配伍豬苓、澤瀉各20克。治陰水之脾陽虛衰型,茯苓30克,配伍大腹皮、干姜、白術(shù)各10克,附子5克。 治脾虛體倦,食少便溏,茯苓20克,配伍黨參、白術(shù)、甘草各10克。 治心悸、失眠,茯神30克,配伍朱砂0.5克,杏仁20克,遠(yuǎn)志10克。 茯苓皮,配姜皮、桑皮、陳皮、大腹皮為五皮飲,治多種疾病所致的水腫。 -趙忠仁(安徽灘溪縣中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茯苓的配伍用量為12~30克。 治腎氣不足所致的水腫,茯苓、車前子、淮山藥各20克,澤瀉、.豬苓、牡丹皮各10克,山茱萸、熟地黃各15克,枸杞子12克,肉桂6克。 治脾失健運(yùn)所致的水腫,茯苓、車前子、淮山藥各20克,白術(shù)18克,陳皮、木瓜各10克,麥芽15克,大腹皮12克。 治脾胃不和所致的食欲缺乏,茯苓、太子參各20克,炒白術(shù)、麥芽各15克,木香、陳皮、法半夏各10克,川黃連、甘草各4克。 熊永文(陜西中醫(yī)學(xué)院教授) 治瘡瘍中滿,不思飲食,小便不暢,水腫者為茯苓臨床應(yīng)用指征。虛寒、滑精、氣虛者不宜使用。 治脾不化濕,痰濕咳喘,茯苓12克,配伍法半夏、陳皮各9克,甘草5克(二陳湯)。 治脾虛而致短氣倦怠,少食便溏,茯苓15克,配伍黨參15克,白術(shù)10克,甘草5克成四君子湯;再加陳皮為五味異功散;再加香附或木香9克,砂仁5克成香砂六君子湯以益氣扶脾,行氣止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