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和藺相如,因為“負荊請罪”的故事被世人熟知,我們還聽過藺相如的“完璧歸趙”、“澠池會”等故事,以及廉頗的赫赫戰(zhàn)功和“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卻不知道廉頗和藺相如的結局。 廉頗是戰(zhàn)國時期的名將,在趙惠文王十六年的時候,他率趙軍長驅直入,攻入齊境,奪取了齊國的陽晉,這讓廉頗威震諸侯。同時,廉頗在班師回朝后,因功被趙王拜為了上卿。廉頗因戰(zhàn)功聲名鶴起的時候,藺相如還岌岌無名之輩,只是宦者令繆賢府上的門客,兩人不可同日而語。 趙惠文王得到和氏璧后,秦昭襄王也想得到它,提出要用15座城池換和氏璧。和氏璧雖然價值連城,但還不值15座城池,趙惠文王擔心秦昭襄王得到和氏璧后,不給他15座城池,但國實力強大,秦惠文王擔心秦國攻打趙國?;抡吡羁娰t站了出來,想趙王建議讓自己的門客藺相如,帶著和氏璧見秦王,他能處理此事。趙惠文王召見藺相如,并讓他帶著和氏璧去見秦王。 秦昭襄王得到和氏璧后,雖然愛不釋手,把玩很久,但只字不提15座城池之事。藺相如明白,秦王不打算給趙國15座城池,于是欺騙秦王和氏璧上有瑕疵,他指給秦王看,將和氏璧騙到了自己手中。隨后藺相如威脅秦王,若不給趙國15座城池,他就撞毀和氏璧,秦王為了和氏璧,假意答應了藺相如。藺相如并不相信秦王,他要求秦王齋戒5天,再將和氏璧給秦王。 隨后,藺相如讓隨從將和氏璧偷帶回了趙國,秦王得知真相后,雖然生氣,但也怕因此而和趙國反目,不想因小失大,于是好好招待一番藺相如后,又將他放回了趙國,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 隨后,秦王為報復,派兵攻打趙國,他們攻占了趙國的石城,但是趙國損失了兩萬兵馬后,擋住了秦國的攻勢。秦國見秦趙兩國陷入了僵局,所以想和趙國暫時議和,然后派兵攻打楚國。為此,秦王在澠池宴請趙王,想要修復兩國的關系,而趙國實力弱,還遭受秦國進攻,趙王只能被迫赴宴。 宴會上,秦王趾高氣揚,數次要試圖羞辱趙王,他要求趙王給自己彈瑟,以及割讓15座城池給自己獻禮,藺相如站出來,也要求秦王為趙王擊缶,以及割讓咸陽給趙王獻禮,維護了趙王的尊嚴。秦王雖然不滿藺相如的舉動,但由于廉頗帶了大批軍隊防備秦國,秦國沒敢為難趙王。 藺相如因為在宴會上的表現,讓趙王非常滿意他,回去后,也將藺相如拜為了上卿,而且還位居廉頗之上。這讓廉頗不滿了,廉頗的上卿是他出生入死,在戰(zhàn)場上打出來的,而藺相如的上卿是他宴會上耍嘴皮玩出來的,而且還位居他之上,這廉頗憤憤不平,要找個機會教訓藺相如。 藺相如知道此事后,為避免和廉頗起沖突,處處躲著他,這讓藺相如身邊的人不滿了,畢竟藺相如的官職比廉頗大,根本不用怕廉頗。但藺相如解釋說,他連秦王都不怕,怎么會怕廉頗,秦國之所以不能滅掉趙國,是因為有他和廉頗在,如果他們倆發(fā)生矛盾,會損害趙國的利益。 廉頗得知此事后,發(fā)現自己的格局不夠大,將個人的私利放在了趙國利益之上,所以很羞愧,主動背著荊條來藺相如府上道歉,藺相如熱情的將廉頗迎進府中,從此兩人成了刎頸之交。 趙惠文王時期,廉頗和藺相如受到了趙惠文王的重用,但趙孝成王當上國君后,兩人的命運迎來了轉折。 長平之戰(zhàn)時,由于廉頗無法戰(zhàn)勝秦軍,而趙軍又出現了缺糧情況,隨時會崩盤,焦頭爛額的趙孝成王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要用趙括替換廉頗,藺相如對趙王說:“大王只憑名聲來任用趙括,就好像用膠把調弦的柱粘死再去彈瑟那樣不知變通。趙括只會讀他父親留下的書,不懂得靈活應變?!钡上иw孝成王未聽,導致趙軍慘敗于秦軍,40萬降卒還被白起坑殺,趙國差點亡國。 藺相如這個時候,已經年邁了,而且長平之戰(zhàn)趙軍的慘敗,又讓他痛苦不堪,不久后他郁郁而終。 廉頗在長平之戰(zhàn)后,又得到了趙孝成王的重用,還率兵擊敗了燕軍。趙悼襄王當上國君后,又不信任廉頗了,他想奪了廉頗的兵權,性格倔強的廉頗起兵反抗,事后害怕趙悼襄王殺他,逃到了魏國。 由于魏王不重用廉頗,廉頗又去了楚國,但廉頗身在楚國,卻心系趙國,他無時不刻不等待趙王能啟用他。 不久后,趙悼襄王想起了廉頗,派使臣帶著盔甲和馬匹去看望廉頗,廉頗為了證明自己還能為將,一頓飯吃了一斗米,十斤肉,還披甲上馬,表示自己還有用。可惜使臣被廉頗的仇人郭開收買,他回來對趙王說,廉頗飯量還好,但和他坐了一會兒,就如廁三次。趙王一聽廉頗老了,就放棄了重新啟用他的想法。廉頗一直趙王啟用他,但最終沒能等住,凄涼的死在了楚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