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紙屑》是李金鳳老師的處女作, 取材大都與教育有關(guān), 但視野卻相當(dāng)開闊, 文筆也特別流暢。 在我所讀的教師作品中, 堪稱上乘之作。 我特別欣賞李金鳳的真誠與自然,不管是文字,還是內(nèi)容,都令我感到她是在真實(shí)地向你敘說那個她所感受到的真實(shí)世界。真實(shí)自然才能美。那些著意追求華麗詞句者,表面之“美”總讓人感到其中有些虛飾的成分和雕琢的痕跡。 何止真誠,李金鳳的話語甚至有點(diǎn)兒可愛。比如中偉同學(xué)在習(xí)作中寫她“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亭亭玉立,像仙女一樣”等的時候,她寫下了這樣的評語:“呵呵,你把老師夸成仙女了,讓老師心里美滋滋的,你的想象力很豐富??!老師的眼睛可是典型的小眼睛啊,‘神’就更談不上了,有說‘假話’的嫌疑!哈哈,以后寫作文要善于觀察,知道嗎?還有,‘亭亭玉立’是什么意思?用來形容什么樣的人?你可以查查詞典弄明白它并且告訴老師,好嗎?”她沒有因?yàn)閷W(xué)生的過分贊譽(yù)而忘乎所以,而是委婉而又幽默地指出這種“假話”是不應(yīng)出自學(xué)生之手的。我想,中偉同學(xué)看到這樣的評語,定會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且在以后的作文中自覺地改正這些缺點(diǎn)。 不但真誠自然,我們還可以從中看出李金鳳老師自然、流暢、從容的文風(fēng)。這一定是她長期閱讀之后結(jié)出的一個必然之果。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出,她所讀的書,大多是現(xiàn)代美文,包括肖川、高萬祥、鄭杰等我的文友的作品。當(dāng)然,如李澤厚先生的《美的歷程》等美學(xué)著述也略有涉獵。她讀的教育方面的書并不太多,也許雖讀而沒有更多地寫進(jìn)書中。其實(shí),這正是她超越他人之處。我一直認(rèn)為,教師發(fā)展一定要“功夫在詩外”,讀書尤其如此。如果說一個教師一天到晚只讀教育方面的書,肯定寫不出這么優(yōu)美的文字,而且也沒有這樣的視野。其實(shí),教育只是文化的一個分支,如果只在教育書中行走的話,就會像蘇東坡所說的那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只有廣博多覽,特別是多看教育之外的書,才能做到“橫看成嶺側(cè)成峰”。而更為重要的是,大凡多讀教育之外書的老師,在教學(xué)語言上也比較豐富。在寫“下水文”的時候,大都可以做到游刃有余。李金鳳的“下水文”之所以受學(xué)生的歡迎,顯然與她的閱讀休戚相關(guān)。 在某種意義上說,寫作是一個人生命歷程的精神收藏。收藏越多,生命越有價值,進(jìn)而又會影響人的生存狀態(tài),使之擁有常人沒有的幸福感。在《丁香花開》一文中,她提出了“學(xué)會收藏幸福”之說。她寫得特別精彩,不只在其文字表層,更在跳躍于其間的對幸福的自我解說。在一般人看來未必幸福,甚至是特別苦惱的事情,她卻可以從中品味到特殊的幸福感。 李金鳳的幸福,大多與她的付出,甚至是艱苦努力有關(guān)。但由于其中流淌著她對學(xué)生、女兒及生活、工作的愛,雖苦猶樂。其實(shí),真正的幸福就是長久留存生命個體心中的那種具有高尚情結(jié)的心靈感悟。如果抽掉了高尚,不管做什么都一味的快樂,那不是真正的幸福。在某種意義上說,幸福還是一種境界,一種生活情趣。 我沒有聽過李金鳳老師的課,但是,卻可以從書中她所寫的教案、課堂實(shí)錄以及聽課感受文章中,看到她上課時的幸福感受。教課不只是完成一項(xiàng)教學(xué)任務(wù),更是一種生命歷練和與學(xué)生的生命對話。但很多教師沒有這種生命感悟,盡管工作特別敬業(yè),但是,由于沒有像李金鳳老師那樣親近讀書與寫作,大多顯得特別疲憊,更遑論幸福感了。李金鳳的知識積累與智慧生成,因了讀寫而不斷升華,教起課來也就更加從容與快樂。相反,那些不讀書或少讀書的老師,雖然也在教材和教參文本上下了一番功夫,但由于沒有屬于自己的思想與話語,就只能在狹小的教材與教參文本中鸚鵡學(xué)舌。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一直做著教書匠的“匠”活。李金鳳沒有死氣沉沉的“匠”氣,經(jīng)常流動著靈性與美麗,不能不對老師是一個良性的啟示。 李金鳳讀書之廣,是令人特別驚嘆的。其中一些我并沒有讀過,只是從她的敘說中,感受其中的美麗而已。不過,李金鳳還可以向更高的層面躍進(jìn)。因?yàn)樗x的書盡管多屬現(xiàn)代美文,但是,缺少更高層次的作品。我一直主張,教師閱讀一定要“取法乎上”,即更多地閱讀世界大師的作品。那樣,就等于天天在聽世界大師講課,甚至是與這些大師進(jìn)行心靈對話。長此以往,就會向大師一步步靠近。人的潛力是無限的,經(jīng)由大師的生命提醒與指點(diǎn)之后,李金鳳還會躍向更高的層面,不但是一個優(yōu)秀教師,還有可能成為一個教育專家與文化學(xué)者。 ——《一地紙屑》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