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微文化”為東營市作協(xié)重點扶持文學公眾號。平臺宗旨:體現(xiàn)人性本真,歌頌人間溫暖,傳播正能量......關注微信公眾號“東營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溫度的文字! 加油,梅妮兒! 作者丨王文娟 攝影丨劉敏 12歲小小的梅妮兒已感覺不到她的腿和腳,只是跟著馬車機械地走著,走著...... 從早上天剛蒙蒙亮套上馬車出發(fā),走到現(xiàn)在,太陽已是老高,她們已走了十多里路。小小的梅妮兒又累又餓,實在難以再邁步前行了。 梅妮兒接連看了幾次趕馬的爹爹。爹可能也注意到梅妮兒的眼神了,抬頭看了看高高的太陽,終于發(fā)話,休息一會兒。 爹和三叔把大黑馬卸下馬車,讓它啃點路邊的干草,也休息片刻。畢竟,大黑馬今天來回要趕八十多里路呢! 梅妮兒爬上馬車,靠著車幫捶打著雙腿。雙腿又脹又酸。 娘伸過手來,摸了摸她的頭,說:“梅妮兒來,累了吧?” 梅妮兒抬頭看了看娘,娘一臉的關切。梅妮兒說:“娘,俺不累?!?/p> “走了快半頭午了,哪能不累?待會兒上路,你在車上坐著吧。”娘說。 “娘,俺不坐了。你和俺奶奶、俺兄弟、俺妹妹坐吧。咱都坐上,大黑馬該拉不動咱們了?!泵纺輧赫f。 大黑馬是梅妮兒的好朋友。要是以前,一車的人,大黑馬也拉的動??墒乾F(xiàn)在困難時期,人挨餓,大黑馬也吃不飽,瘦骨嶙峋的,只剩一副大骨頭架子了。 今天早上套車時,爹和三叔把一床被子先鋪在馬車上的草席上,然后又放上幾個大行李包袱。奶奶年齡大,三叔扶著她爬上馬車,靠著一個包袱盤腿先坐下。娘裹了小腳,平時走路多了,腳就會疼。娘抱著才兩歲的小弟弟也了上車。八歲的弟弟和六歲的妹妹,腳力不行,也爬上了馬車,靠著娘和奶奶坐了下來。這時梅妮兒看到站立著的大黑馬晃悠了一下。顯然隨著分量的增加,它已經有些承受不了了。梅妮兒心里一顫,不禁感慨,唉,要照以前,一馬車的人大黑馬也拉的動呀! 這時,剛從屋里拿出最后一個包袱的爹爹對梅妮兒說:“梅妮兒來,還愣著干啥?快上車,咱這就上路了?!?/p> 梅妮兒說:“爹,俺不坐馬車,俺走著?!?/p> 爹看了看一馬車的人和包袱,也就沒再多說什么,把手里的包袱放在車上,給奶奶她們蓋上褥子,就和三叔一起趕著馬車上路了。爹說要去鄆城趕下午五點的汽車。 小小的梅妮兒就這樣一路跟著馬車趕了十里多路。這才撈著歇一歇。 娘從隨身包袱里掏出地瓜餅子分給大家吃。 梅妮兒慢慢吃著地瓜餅子,想起秀英和秀英家的大娘了。 因東平湖改造工程,去年八月,耿大爺一家隨政府遷民去了利津洼。梅妮兒的爹娘故土難離,從湖里的李莊搬到湖外的老丁莊暫住。 年前,爹娘收到耿大爺打來的電報。耿大爺在電報上說:利津洼,地多人好,離海還近,好活人。加之,年前,老丁莊的公社食堂也關門了,在這里再住下去,也只能等著挨餓了。爹娘這才下了決心走上這遷民之路。爹給耿大爺回了電報:年后正月十三出發(fā),十六到達。 過了年,正月初十,爹娘開始收拾行李時,梅妮兒才知道要遷民的事。連忙跑到東鄰秀英姐姐家去告別。 秀英姐姐一家也是從湖里的李莊搬到湖外的老丁莊暫住的。她們兩個和耿大爺家的娥妮兒姐姐是一起長大的好伙伴。以前在李莊時,她們三個小姑娘一起看弟弟妹妹,一起下坡割草挖菜,一起下河洗澡摸魚,雨后一起去樹林里采蘑菇......可以說是形影不離,情同姐妹??! 相親相愛的小姐妹眼看就要分離了,流著眼淚難舍難分。梅妮兒把過年的新紅頭繩送給秀英,秀英則把心愛的雞毛毽子送給梅妮兒。 秀英娘聽見小姐妹的對話,從外屋走了進來。問梅妮兒:“梅妮兒來,你們啥時候動身???” “十三,大娘”梅妮兒答道。 “十三啊,……”大娘念叨著,又轉身出去了。 大娘再回來時,手里拎著一個面袋子。面袋子輕輕的癟癟的,能看得出來里面只有很少的面了。在那個年代,家里有面就不易了。 大娘把面袋子放在桌上,叫梅妮兒過來,說:“梅妮兒來,大娘也沒啥送你們的,送你們一點面吧。老輩人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啊。讓你娘烙幾個小餅,帶在路上吃吧?!闭f著,捧出一捧棒子面小心地放到梅妮兒的褂子口袋里。 梅妮兒呆住了。要知道,在那個年代,糧食奇缺,大娘家僅有這么一點面還送給她們一家。這時,大娘又捧出一捧棒子面小心地放到梅妮兒另一個褂子口袋里。 小小的梅妮兒實在一時不知道該說什么了,摸了摸兩口袋的面,梅妮兒說:“大娘,這……” “啥也甭說啦,這是恁大娘的一點心意。在一個莊里住了這么多年了,你們這一走,不知多咱才能再見一面啊!拿著吧,路上吃?!贝竽镎f完又拎著面袋子出去了。 回到家中,梅妮兒對娘學說一番秀英家大娘的話。娘聽后,嘆了口氣,說:“你大娘一輩子心善。過了十五,她一家也要去關外投親戚去了。還勻出面來給咱,這份恩情咱一輩子也不能忘?。 ?/p> 家中有了這兩捧棒子面,娘就著手開始準備路上的干糧。家中僅有的糧食就是幾塊地瓜了。 “這些不夠咱們這些人路上吃的。”娘掂了掂地瓜后說。 娘叫上梅妮兒,拿上撅頭和鏟子,來到生產隊的地里,去刨落下的地瓜。正月里的土地還沒有完全化凍。娘就找裂開的地縫順著挖。每挖到一個小地瓜,想著又能多烙一個小餅了,娘倆兒就非常開心。娘倆兒挖了半天,終于挖了小半袋的小地瓜。 回到家中,娘倆兒把小地瓜洗干凈,放在鍋里蒸熟。當晚,一家人一人分了兩塊當晚飯。地瓜是凍了的,吃起來嘎吱嘎吱的。 娘把剩余的熟地瓜放在碾上壓成糊狀,和兩捧棒子面拌在一起。娘把它們搟成一個個小餅子,然后烙熟。烙熟的小餅,黃樣樣的嘎渣兒,看著還挺誘人的。 現(xiàn)在,梅妮兒坐在馬車上,正是吃著這種地瓜小餅子。休息一會兒后,梅妮兒一家又踏上了征程。就這樣,走到鄆城汽車站時,已經是下午四點了,梅妮兒走了將近四十里路。 三叔趕著馬車回老丁莊了?,F(xiàn)在已經快到發(fā)車時間了,爹爹趕忙去售票口買票。 為了湊夠這買車票的錢,爹爹可是愁壞了。家里沒有錢,還是娘拿出以前織的幾塊粗布,讓爹拿去鄰村去賣。恰好,碰上一戶人家二月里要辦喜事,就把粗布賣給了人家,這才湊夠了盤纏錢。 從鄆城坐汽車到達兗州火車站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在兗州火車站,梅妮兒第一次見到了電燈。電燈那么明亮,還不會冒嗆人的煙兒。梅妮兒感覺電燈真是神奇??! 火車“嗚嗚……”地開了過來?!霸瓉砘疖囌娴南耠娪袄锏哪敲撮L??!”頭一次見到真火車的梅妮兒想。 坐上火車后,梅妮兒望著窗外不斷向后退的路燈、樹木和村莊出神。她從口袋里掏出雞毛毽子來,現(xiàn)在她非常想念她的秀英姐姐、娥妮兒姐姐。哦,還有娥妮兒姐姐的爹爹老耿大爺。 老耿大爺是莊里少有的能識文斷字的人。以前,走南闖北的做些小生意,知道的事情特別多。這兩年不讓做生意了,老耿大爺才開始在莊里干起了農活。 夏天,晚上沒事的時候,村里人喜歡在村子井臺前大槐樹下乘涼嘮嗑。有的人坐在涼席上,有的人坐在小凳子上,有的人蹲在那兒,把一個人圍在中間。這個人就是老耿大爺。 有人會喊:“老耿哥,來段武松打虎吧!”梁山做為水滸故事的發(fā)生地,當地人對這些故事已是耳熟能詳,但是,老耿大爺就有這個本事,能把人們早已熟知的故事講得生動有趣有新意,所以大家伙兒是百聽不厭??! 聽到有人這樣喊,其他人都會附和著“對,來一段,來一段?!?/p> 這時老耿大爺就開始慢條斯理的講開了故事。梅妮兒她們幾個小丫頭盯著老耿大爺,支著耳朵,惟恐漏掉一個字。她們聽得著迷了! 老耿大爺除了會講《水滸》故事,還會講《楊家將》、《岳飛傳》等故事。在梅妮看來老耿大爺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呢! 有時老耿大爺也給大家伙講講外面的世界,比如火車。 老耿大爺說:“這火車啊,老長老長的,能坐很多人呢。這火車呀,爬著都跑得那么快,你說說,這要是有朝一日站起來了,那不就跑得更快了!”當時,說得大家都笑得直不起腰來了。老耿大爺就是這么一個愛開玩笑的老頑童。走到哪兒就把歡樂帶到哪兒。 老耿大爺是去年八月遷民去利津洼的。這次梅妮兒一家也要遷民去那里。一想到又能聽耿大爺講故事、說笑話兒了,梅妮兒心里不禁又高興了起來。 梅妮兒迷迷糊糊被叫醒時,火車已經到站了?!皬埖辍?,對于梅妮兒來說,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名字。出了火車站,一家人背著包袱往汽車站走去。一路上聽人說話,那口音已完全不同于老家的魯西南口音了。置身于如此陌生的環(huán)境當中,梅妮兒緊緊跟著爹娘,一步也不敢落下。 到了張店汽車站,爹買了車票。車票是下午的,一家人坐在候車室里等車。爹出去了一趟,回來時手里拿著兩個紙包。見到爹買了東西回來,正在一旁玩耍的姐弟四人圍攏了過來。爹把一個紙包打開。里邊是帶著很多芝麻的小薄餅,烤得焦黃誘人,一看就是很好吃的樣子。爹分給大家一人一個燒餅說:“這就是周村燒餅,以前在家時就聽人說過,這是這里的名吃,咱買上兩包,送給你耿大爺一包。這包,咱們自己也嘗嘗味道?!?/p> 梅妮兒掰了一小塊兒放進嘴里,焦脆香甜,咀嚼時,每一顆炒熟的芝麻都在齒間舌間生香,令人回味無窮!從此,梅妮兒就記牢了這個周村燒餅的味道。成年后每每回老家或者從老家回來,經過張店時,梅妮兒總會買上幾包周村燒餅作為禮物送給家人嘗嘗。一是它的確美味,二是它在梅妮兒心中意義非同一般。 梅妮兒吃完一半兒燒餅,把另一半兒小心地掰開放在自己的褂子口袋里。她要留下這一半和她的娥妮兒姐姐一起吃。娥妮兒姐姐大她一歲,是老耿大爺家的孩子。梅妮兒在家里是老大,所以處處都要讓著她的弟弟妹妹,但在娥妮兒姐姐面前,她可以像個小妹妹一樣撒撒嬌。娥妮兒姐姐總是照顧她,無論是去挖菜還是一起看弟弟妹妹。娥妮兒姐姐雖然和她一樣沒能上學,但是老耿大爺在家教了她不少字。在一起的時候,有時娥妮兒姐姐也會教她幾個字。 從張店汽車站到達東營六戶的時候已是晚上。第二天早上才能雇到馬車去往利津洼。爹就去找了一家最便宜的旅館住下。睡的是大通鋪,人挨著人睡,又擠又吵。但這完全沒有影響到勞累了兩天的梅妮兒,一沾炕她就睡著了。 第二天醒來,爹爹雇大馬車時,遇到了同去利津洼的一家人。他們一家是從汶上來的,離梅妮兒的老家梁山很近,出了門,這就是老鄉(xiāng)了。兩家人就各坐上了雇來的大馬車奔利津洼而去。兩輛大馬車向著東北方向,相伴走在路上。梅妮兒放眼望去,這里視野開闊,村莊稀少。全然不像老家那樣,莊挨著莊??磥磉@里的地還真是不少呢! 天黑時,終點站到了?!靶掳病?,這兩個字,她從娥妮兒姐姐在那里學到過。一個是新中國的“新”,一個是天安門的“安”。這個地方叫新安,梅妮兒琢磨著她們從老家遷到這兒,是要新安一個家呀,所以說,這里叫新安還真的是符合呢! 新安鄉(xiāng)政府所在地的這個村莊叫友林。汶上那家人就在友林投親戚住下了。梅妮兒往四周一看,這里樹木還是真多,怪不得叫友林哪!梅妮兒一家遷民要去的村子叫利林,想是樹也很多吧!春天來了,定是綠意盎然呢!梅妮兒特別喜歡綠色。她覺得,綠色是多么讓人舒心養(yǎng)眼的顏色?。?/p> 由于天色已晚,這晚梅妮兒她們一家又住了一晚大通鋪。 第二天早上,老耿大爺早已在新安車站等著梅妮兒一家了。大家一起幫著把行李搬到馬車上。老人孩子也坐上了馬車。 梅妮兒問老耿大爺:“大爺,俺娥妮兒姐姐咋沒來?” “你姐姐在家看孩子呢。她也嚷嚷著要來接你。今天你們一家來得正好,我下套逮住了兩只大野兔子,你大娘正在家里忙活著剝兔子、燉兔子來,沒空兒看孩子。咱們今天中午有兔子肉吃了。梅妮兒來,待會兒,你就能見到你姐姐了?!崩瞎⒋鬆敾卮鸬?。 “咱走了啊,得兒駕!”老耿大爺一揚馬鞭,出發(fā)了。 馬拉著馬車就開始上路了。梅妮兒跟著馬車走在后面,前天那將近四十里路她都走了下來,這區(qū)區(qū)五六里路又算得了什么呢!何況,她日思夢想的娥妮兒姐姐還在家里等著她呢! “加油,梅妮兒!”她越想越有勁兒。 梅妮兒笑吟吟地跟著馬車大步地向前走著走著…… 注:據記載:1958年,為了響應國務院令,確保黃河下游安瀾,建設東平湖水庫。湖區(qū)36萬群眾全部移民外遷,被安置到黑龍江、新疆、山東省各地。1960年全湖蓄水。庫區(qū)涉及東平,梁山,汶上三縣,16個鄉(xiāng)鎮(zhèn),343個行政村 作者簡介 王文娟,墾利實驗中學,英語教師。珍惜生命中每一個小確幸,每一次些微的感動。記錄生活悲喜瞬間,書寫七彩快意人生。詩,舞,遠方趁年華。 點擊欣賞作者近期作品: 東營微文化編輯部 顧問:陳謹之 橄欖綠 魯北 清泉 主編:郝立霞 副主編:張永君 郝立新 編輯:張旋 任曉娣 呂娟娟 文姐 外聯(lián):郭杰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