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年間,朝中有一位清正廉潔的官員因為忤逆朱元璋的旨意而被罷了官,沒了官職的清官只能收拾收拾回南昌老家,結(jié)果等他好不容易湊齊了盤纏準備回老家的時候,朱元璋卻下令對該官員執(zhí)行了宮刑,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其實原因和他四歲的女兒有關系。 朱元璋在元末起義之前很過了一段艱難的生活,老朱家原本就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為了躲避賦稅,一直過著東躲西藏的生活。至正四年的一場天災更是將老朱家?guī)肓私^境。 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都在那場蝗災和饑疫中失去了生命,可憐當時的朱元璋只有十七歲,再加上他的二哥,兩個人連為親人置辦棺材的錢都沒有,更沒有一塊地來作為他們的埋骨之地。 朱元璋到處求人,好不容易鄉(xiāng)人劉繼祖主動送出了一小塊地,朱元璋兄弟倆才將父母和哥哥的遺體用破席子卷起來下葬完事。 之后朱元璋到了皇覺寺當了小行童,但也沒有待幾天,就被放了出來。之后朱元璋就成了一個乞丐,到處乞討,達三年之久才回到皇覺寺,后來在發(fā)小的邀請下參加了郭子儀的起義軍,才終于改變了命運。 朱元璋的這段歷史對他影響很大,他小時候過慣了窮苦日子,親身經(jīng)歷再加上親眼所見,他知道窮苦百姓是過的什么日子,也知道元朝的官員們是怎樣的腐敗。這對他的執(zhí)政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比如他登基之后,大力懲治官員的腐敗,他為了制定了嚴苛的律法,官員貪六十兩銀子就會被處斬。而且整個官僚體系的俸祿是很低的,相比于其他朝代都要低很多,更是比宋朝低了很多,如果是官員們都喜歡生活在宋代,那么官員們不喜歡的生活的朝代就是明朝。 朱元璋是不遺余力讓官員們過勤儉節(jié)約的生活,除了那些會想盡辦法增加收入的官員,其他的官員俸祿很低,有的是真的一生清苦,那點俸祿不過剛剛能解決溫飽而已。 比如洪武年間就出了一個很窮的清官,名為曾秉正。曾秉正是南昌人,在明初被舉薦入仕,成為海州學正,這是一個正九品的小官職,這起點不算高也不算低,后面能有怎樣的成就就端看造化了。 曾秉正在洪武九年迎來了自己的機會,這一年,天下并不太平,天災不斷,尤其是下半年,七月的時候出現(xiàn)了日食,緊接著就是蘇、松、嘉、湖等州出現(xiàn)了比較嚴重的水患,朱元璋下令免除當年的田租賦稅,又永平等地出現(xiàn)了旱災??梢哉f各地都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天災。 于是這一年的閏九月,朱元璋“以災異詔求直言”。翻開古代史我們會發(fā)現(xiàn),百姓對于天之異象和天災認識不足,通常都會認為是這天下的主宰執(zhí)政不力,才惹怒了上天。 所以但凡頻頻出現(xiàn)天空、山川湖泊異象和天災的年份,天子都會被要求自我反省,看看是不是做錯了什么,被上天警示,來個大赦天下或者下個罪己詔,然后調(diào)整下一階段的執(zhí)政等等。 朱元璋遇到這樣的事也不例外,他讓官員們進諫,曾秉正為此上言千字文,打動了朱元璋,被升為思文監(jiān)丞,第二年又成為陜西參政。 不久之后,朱元璋設置通政司,而曾秉正就是第一任通政司使,正三品官職,掌內(nèi)外奏章和臣民密封申訴之件。曾秉正在這個位置上倒是很盡力,數(shù)次上言政事,雖然有時候頂撞朱元璋,但他的上言都是于國于民有利之事,因此朱元璋對他很是忍耐。 但朱元璋畢竟是天子,是天下的主宰,時間長了對曾秉正的耐心就少了很多,他不是李世民,而曾秉正也不是魏征,君臣之間沒有那么和諧,有一次,朱元璋就因為曾秉正忤逆他的旨意而將他撤了職,讓曾秉正趕緊回家養(yǎng)老。 可憐曾秉正一生為官清正,除了那可憐的俸祿,他并沒有別的收入,還要養(yǎng)活一大家子人,自然很是吃力,等他收拾收拾準備回老家南昌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所有的盤纏加起來不足以回到南昌,這可難壞了曾秉正。 他沒有攢夠足夠的盤纏,又不能去找別人借,就算是借,也未必有人愿意幫他,畢竟他這是被遣送回老家,不是榮歸故里,自然沒有人愿意幫他,思來想去,曾秉正最后決定將自己那四歲的女兒賣了。
居然到了賣女兒的地步,可見曾秉正是真的很窮,但他畢竟曾是朝廷大官,竟然到了賣女兒的地步,這件事很快就在京城傳開了,他女兒是賣了,回家的盤纏也湊夠了,但是這件事卻傳到了朱元璋的耳中。 朱元璋一聽,朝廷官員公然賣女兒,這樣的行為實在是有違人倫,不配為人父,身為朝廷官員,居然賣女兒,影響極為惡劣,況且連女兒都能舍棄,更何況是百姓呢。朱元璋絕不容許這樣的事情再次發(fā)生,所以他下令對曾秉正執(zhí)行了腐刑,即宮刑。 相信大家都知道宮刑是什么意思,即變成太監(jiān),從此再也沒有生育能力了,這處罰不可謂不重,但是,曾秉正也確實很過分,就為了那么點盤纏,將自己爹親生女兒賣了,這樣的人不配為人父,既然他沒有做父親的自覺,索性就直接讓他沒法生算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