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之寶 篆刻是書法和雕刻結(jié)合的一門綜合性藝術(shù),是漢字獨有的藝術(shù)。 漢 陷陣司馬 文彭之印 馮德 軍曲侯印 何謂篆刻?呂延濟注:“篆謂篆書,刻謂雕刻文章也。”“書印同參”,書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結(jié)合,是謂篆刻。 漢 皇后之璽 文帝行璽 “滇王之印”金印 篆刻興于秦,盛于兩漢,復興于明清,成于近現(xiàn)代,發(fā)展歷經(jīng)三千多年的歷史?!坝∽谇貪h”,“為吾國印學之最輝煌時期”(潘天壽語)。篆刻用材多為雕玉、刻石、銘銅、竹木等,用字為篆。清代徐堅的《印戔說》說:“今觀秦、漢之印,壯如鼓劍,細若抽繭,端莊如搢笏垂紳,妍麗如春葩,堅卓如山岳,婀娜如風柳,直如挺戈,屈如拗鐵,轉(zhuǎn)折如脫刃、如折竹,密如棋布,疏如晨星,斷如虹收,聯(lián)如雁度,縱如縱鷹,收如勒馬,厥狀非一,其妙莫窮者,惟一片神行其間,以故能出于無法,臻于極法。”這時候的篆刻是身份、地位、權(quán)威的象征。帝王用印稱“璽”或“寶”,官印稱“印”,將軍用印稱“章”,私人用印稱“印信”。 到唐宋時期,印章形制雖有改變,但字體仍用篆書。直到明清,篆刻最終發(fā)展成為以篆書為基礎的治印之學,又被稱之“刻印”、“鐵筆”、“鐵書”、“刻圖章”,人才輩出,出現(xiàn)了程邃、丁敬、鄧石如、黃牧甫、趙之謙、吳讓之一大批等藝術(shù)家,篆刻發(fā)展一派繁榮。近現(xiàn)代的篆刻大師吳昌碩、齊白石,讓篆刻兼有把玩、欣賞的藝術(shù)表達,使篆刻走近平民百姓,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藝術(shù)。“文也,詩也,書也,畫也,與印一也”。 米芾:米元章之印 丁敬 吳讓之 學然后知不足 趙之謙《為五斗米折腰》 如此,制作一方好印,難嗎? 明朝朱簡認書法與刀法交融,才能成就篆刻的神品境界。其在《印章要論》中說,“印先字,字先章,章則具意,字則具筆。刀法者,所以傳筆法也。刀法渾融,無跡可尋,神品也。有筆無刀,妙品也。有刀無筆,能品也。刀筆之外,而有別趣者,逸品也。有刀鋒似鋸牙癕股者,外道也。無刀鋒而似鐵線墨豬者,庸工也。” 周應愿《印說<游藝>》說:“琴有五不彈,印有九不刻,其揆一也。篆不配不刻、器不利不刻、興不到不刻、力不余不刻、與俗子不刻、不是識者不刻、強之不刻、求之不專不刻、取義不佳者不刻。非明窗幾凈不刻,有不刻而后刻之,無不精也;有不彈而后彈之,無不諧也”。要求精益求精。 “方寸之間,氣象萬千”,何以制一方神品好印呢?篆刻非一朝一夕之功,“七分篆,三分刻”也! 唐宋之前,“篆”與“刻”分工,通常是由文人和工匠合作完成。宋元以至明清,文人才實現(xiàn)自篆自刻,強調(diào)“印從書出”,實現(xiàn)制印的突破,“刀法者,所以傳筆法者也”(朱簡語)。 清人孫光祖認為制印,當先習書法。他在《篆印發(fā)微》中說,“印章之道,先識篆隸;識字之序,先其秦篆、漢隸之易者,后其古文、籀文之難者。秦篆之書,如……。古文、籀文之書,如……,考點畫以知其體制,繹訓詁以明其義理。字既識矣,當習書法……” 鄧石如則踐行“印從書出”的最杰出代表。他潛心臨習《石鼓文》、《之罘刻石》、《開母石闕》、《禪國山碑》、《祀三公山碑》、《天發(fā)神讖碑》等篆書五年,后又臨摹《史晨前后碑》、《華山碑》、《張遷碑》、《孔羨碑》等隸書三年,終成篆隸“國朝第一”的江湖地位,晚清印章鑒賞家魏錫之《吳讓之印譜》論述,“若完白(即鄧石如)書從印入,印從書出,其在皖宗為奇品,為別幟”。自此開始,中國篆刻藝術(shù)才真正開始了百花齊放的時代。 故說:欲制印,先學書。 習書,是為印章的章、形、意。但學書時,亦不能忘記臨印。臨印即為習刀。兩者不可偏廢,方可登堂入室。 康熙御筆之寶 雍正御筆之寶 乾隆御筆 道光尊親之寶 嘉慶御筆之寶 宣統(tǒng)御覽之寶 慈禧皇太后御筆之寶 明代王世貞闡述篆刻與書法美學觀:“論印不于刀而于書,猶論字不以鋒而以骨力,非無妙然。必胸中先有書法,用能迎刃而解。” 明代著名篆刻家金光在《印章論》也說:“夫刀法貴明筆意,蓋運刃如運筆?!?/p> 如是,篆刻成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