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慎行就是金庸的先祖—— 北京西城魏染胡同手機速寫上
明代稱魏染胡同。清時稱魏兒胡同,魏染胡同。民國時稱魏染胡同,沿用至今 。明末清初詩人吳梅村居此。民國年間《京報》創(chuàng)辦人、李大釗,羅章龍秘密發(fā)展入黨的黨員邵飄萍居此,又是《京報》編輯部所在地。魯迅多次到此商議稿件?,F(xiàn)編輯部樓房與邵故居仍在。已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魏染胡同被稱之為北京報業(yè)的“發(fā)祥地”。魏染胡同30號就是《京報》館舊址。此胡同得名。一說,相傳胡同有魏姓染房。曾有書稱,宣武門外魏染胡同里曾居住過明宦官魏忠賢,因而得名,但查閱史料發(fā)現(xiàn),明清期間魏染胡同有五位進士居住,并無魏忠賢居住在此的記錄。 清人朱一新撰《京師坊巷志稿》收錄有“魏染胡同”稱:“井一,有南城會館”,稱吳梅村曾寓居魏染胡同,吳梅村是崇禎進士。此外,魏染胡同還曾居住過四位清朝的進士。分別是:乾隆年間的曹錫寶,號劍亭,授任御史;梁國治,字階平,號瑤峰,乾隆進士,授翰林院修撰,有《敬思堂文集》傳世。 康熙年間的湯右曾,字西涯,由翰林院編修,晉升為吏部侍郎兼掌院學士。與秀水朱彝尊并為浙派領袖,有《懷情堂集》存世;史蘷,字胄可,康熙進士,官至詹事,工詩,有扈蹕、章臺、觀濤、扶胥諸集傳世。經(jīng)過查閱史料,在明清期間,魏染胡同居住過五位進士,都曾掌管財政、文教、監(jiān)察等多方面大權,且都是清官、漢人,無一閹人。 清代在魏染胡同還住過的兩位大詩人,一個叫吳偉業(yè),一個叫查慎行。查慎行(1650~1727),浙江海寧人。說到查慎行,您可能不太清楚。但提到當代武俠小說大師金庸,您一準兒知道。實際上,查慎行就是金庸的先祖。金庸原名叫查良鏞,筆名“金庸”,就是由“鏞”字一分為二得來的。查慎行是康熙朝的舉人,被賜進士。 據(jù)說他5歲就能作詩,十歲寫出《武侯論》,人稱“曠世奇才”。后來,查慎行帶著家鄉(xiāng)“錢江潮”的激蕩雄風,來到京師的小胡同,成為康熙身邊的近臣。一次康熙游覽“南苑”,垂釣湖邊,命身邊的舉子賦詩,查慎行因為一句:“笠檐蓑袂平生夢,臣本煙波一釣徒”,被宮中的人稱為“煙波釣徒查翰林”。 查家當時“一門七進士,叔侄五翰林”。不過,盛極必衰。雍正年間,查慎行的弟弟查嗣庭去江西做考官,出了幾道考題,惹來殺身之禍。一道出自《易經(jīng)》“正大而天地之情”一道出自《詩經(jīng)》“百事盈止,婦子寧止”。生性多疑的雍正想到前不久剛剛被砍頭的汪景祺,不也說過“正字有‘一止之象’”嗎?可見查嗣庭也是在誹謗我雍正。 這還了得,大興文字獄的雍正皇帝將查家嚴辦。查嗣庭和他的兒子瘐死獄中,族人遭到流放,浙江全省士人六年不準參加舉人與進士的考試。大詩人查慎行受牽連,奉旨領著全家進京投獄。途中寫下詩句“如此冰霜如此路,七旬以外兩同年?!?/p> 邵飄萍故居也在魏染胡同。故居緊靠《京報》館南墻,是一所兩進四合院。一進院正房、廂房各三間;二進院正房五間,廂房各一間?!毒﹫蟆肥墙艹鰣笕松埏h萍一手創(chuàng)辦的報紙。1918年10月5日在宣武門外珠巢街初辦,后來又遷到了琉璃廠東街西端的小沙土園胡同。 [編后:北京的胡同自有照相機以來,就有很多人拍攝,每一位記錄者都有著自己的理解與情懷,都有自己的審美取向,我只是用手機將所看到的速寫下來,其中也包括我對胡同的回憶和期望。文中所有的照片都是用手機拍攝的,文字資料都是在網(wǎng)絡及圖書館搜集整理的,如有不妥之處還望直言不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