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參加重慶市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我的《舌尖上的重慶》這節(jié)習作課獲得了一等獎的第一名。這件事情帶給我的最大收獲是:從此習作教學成了我最感興趣的事兒。那時我所帶的六年級學生馬上就要畢業(yè)了,我希望自己的興趣能給即將迎來的一年級孩子帶來實在的幫助,所以制定了一個目標——用習作教學來主導我的語文教學,希望通過六年的努力,孩子們能:
有了目標后,我開始實施計劃。用四種不同的課來輔助我的語文教學,就是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這張表格。 因為現(xiàn)在每周的語文課只有5節(jié),要想有效的利用課堂來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還是常常會覺得時間不夠用的。所以呢,有效利用“邊角料”時間就顯得比較重要了。8分鐘、10分鐘、15分鐘都可以做很多事。最關鍵的是小學生的教學和教育往往是分不開的。老師多和他們待在一起,不教什么,也會潛移默化地對他們有些影響。 當然,我們是要教的。先看看晨誦課。 每天早上我設置了一節(jié)20分鐘的晨誦課,學校是8:30早讀,我們從8:10開始(給大家一個建議:讓孩子們提前到校這件事需要先和家長溝通好)。 讀的內容是《日有所誦》《選給孩子的古詩詞》《小古文100課》等等。這些書和內容的選擇會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有變化。一年級的時候,我們主要選的是《日有所誦》,以韻文、數(shù)字詩、謎語詩和谷建芬老師選唱的詩歌為主;二、三年級的時候,以葉嘉瑩先生《選給孩子的古詩詞》為主,這個時期開始大量的背誦、積累,這個階段我們一共會背了200多首古詩和詞;現(xiàn)在四年級上期,我們開始讀古文,朱文君老師的《小古文100課》上冊已經(jīng)讀完、背完了。 可能很多老師會有疑問,每個孩子的能力不一樣,掌握的情況也不一樣,進度很難把握。怎么才能在早讀的時候充分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呢? 我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抄、讀、默、譯、創(chuàng)”五步法。 “抄”是抄寫,老師在黑板上工整的板書,孩子仔細觀察后認真謄抄。 “讀”是自由朗讀,先抄寫完的先讀,熟讀成誦后可以先試著默寫。后抄寫完成的后讀。然后齊讀、抽讀。 “默”就是背誦或者默寫。 “譯”就是翻譯,自己嘗試著說一說自己知道的詞語或者句子的意思,全班交流。 “創(chuàng)”就是創(chuàng)作,可以仿照作者的寫法寫一寫詩歌,也可以把作者的詩作翻譯成一段文字。 大家可能又有疑問,20分鐘,能做這么多事情嗎? 一開始是不行的,可能兩三天才會背誦一首古詩。到現(xiàn)在20分鐘完成一篇小古文的同學會占到班級人數(shù)的一半以上。在背誦的過程中,我們會通過思維導圖,表格、圖片、抓關鍵詞的方式來訓練孩子的記憶力,這又是一系列的訓練,這里就不展開了。 通過這三年半的背誦,好處就是孩子的記憶力明顯得到了提高;積累了大量的古詩詞、古文;部分同學會寫點小詩、小古文;因為大量的誦讀也提升了語感。 第二類是午讀課。 每天中午午休前用5——15分鐘朗讀文章。一年級的時候是講睡前故事;二三年級我們開始寫百字作文,就會分享學生的作品,還有就是名家名篇。 怎么讀,讀什么,一會兒我們結合具體的單元教學來說一說。 第三類課是暮寫,兩個內容:聽寫和百字作文。 最初確定要用聽寫來提高寫作能力,是因為我看到一篇報道。深圳龍崗小學幫助學生提高書寫速度和習作能力采用了課前十分鐘聽寫的方式。堅持一個學期后,全校孩子的習作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 聽寫可以扎實基本功,又可以提升寫字的速度,一舉兩得。我就確定了要用這樣的方式,每周一到周四晚上的七點鐘,進行班級的——“挑戰(zhàn)七點鐘聽寫大賽”。 聽寫的內容與單元的教學息息相關,比如,第二天要上的新課的生字詞,我會在頭一天聽寫。這樣孩子掌握的情況,容易出錯的字我在頭一天就心中有數(shù),第二天可以針對性的進行講解,會更有實效。 上完新課后,會拓展聽寫句子,復習鞏固難句,推薦課外閱讀,用聽寫的方式引起閱讀興趣。同時也為寫好習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個人覺得所有的藝術,在最初始的階段都是技術。比如彈鋼琴,有基本的指法訓練;繪畫,有基礎的素描練習。作文也是,孩子能不能成為文學家先不說,要會寫作文,還是需要進行基礎練習的。我用標點符號來舉個例子。 大家可能在ppt的這張表格中看到我們的聽寫訓練里有標點符號。這個是通過聽寫句子的方式,來關注標點。在一年級的時候我們會關注句號、感嘆號、問號、逗號,四個標點符號。 擬定這個內容是因為14年,我在進行部編教材的試教。我發(fā)現(xiàn)教材中,明確提到讓孩子關注字、詞、句。 怎么關注?我想還是需要故意為之的。 在一下的時候,我們練習聽寫句子,就會寫:我愛學習。我和小李是朋友。這樣的一些簡單句子,請小朋友不要忘記打上標點符號。 在一年級要掌握的標點中,逗號是最難的。我就采用句中停頓的方式。比如: 冬天來了,天氣漸漸涼了。 通過“故意”停頓的方式,讓標點進入到孩子的腦海中。 還是以標點為例,我舉一個例子。比如,人物對話時的標點符號,大家可以看到二年級的時候,有冒號、引號的用法。 要寫好人物或者事件的時候,都離不開描寫人物的對話。寫對話最怕的就是單一,訓練提示語,就顯得比較重要了。在二年級的下冊,我用了三個月的時間來干這件事情,事實證明很有效果。 首先是聽寫。 1?提示語在前 標準版: 小張對小明說:“你的字寫得真漂亮!” 升級版 一個夏天,有時候長得跟一輩子一樣長,可我也要說:“天氣真好!” 夏天雖熱,但我也會沖動地向藍天之上的地方大叫一聲:“謝謝!我收下了!” 用來表示說的意思的詞語有很多:喊、叫、吼、批評、鼓勵、稱贊……這些詞語在升級版本中都可以運用,這樣就可以避免在今后的習作中孩子單一的只用“說”。 2?提示語在后 在升入三年級的時候,很多小朋友寫對話,就是誰說,誰說。這是因為,他們對另外幾種說話的方式不太熟悉。接著我們就可以訓練提示語在后的說法。比如: “天啦!”他大吼一聲。 在聽寫的時候也會提示同學們,在生活中,有的時候,我們是先聽到對方的聲音,然后才會關注到他說話的狀態(tài)的。 3?提示語在中 因為提示語在中的標點符號最難,所以我們最后開始訓練。比如,二下六單元《三個兒子》這一課,老爺爺說的話。 “三個兒子?”老爺爺說,“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span> 這是一個基本款的提示語在中的用法。只需要提醒小朋友們,后一句話前的標點符號是逗號就可以了。提示語在中,還有難度版。那就是前一個引號里的最后一個標點符號的運用。 什么時候用句號,什么時候用逗號,什么時候用其他的符號呢?這個訓練在三、四年級的時候還要進行鞏固練習,因為很多孩子不知道那個標點究竟要怎么用。比如在四年級的《幸福是什么》里: “我,”第二個孩子說,“走了很多地方,做過很多事。” 除了要進行單獨的訓練,還要進行對話練習。所以,我們在聽寫的時候會進行一分鐘的課堂對話,并立刻記錄下來。回家后,也會進行相應的練習,把標點符號的運用真正掌握。 具體的操作方式是這樣的 我們建立了兩個微信群。一個是老師布置作業(yè)的專用群,另外一個是家長的交流群。 大家可以看到,在晚上7點整時,我會發(fā)布這樣的幾條語音,這就是聽寫的內容。同學們聽寫完后,就會將作業(yè)反饋到家長交流群中,我逐條瀏覽,并做記錄,反饋情況。同時呢,早上的背誦,也可以用視頻的方式在群里交流,每天堅持。 到現(xiàn)在我們的挑戰(zhàn)七點鐘聽寫大賽已經(jīng)進行了400多期,效果不錯。在這學期,也就是四年級上期第四單元,曾經(jīng)進行了兩節(jié)兩堂的習作講評課。學生40分鐘寫作,最多的一位同學寫到了900多字,一半的同學達到了600字,每位同學都寫到了400字。這和長時間扎實的訓練是分不開的。每天的聽寫,還有百字作文功不可沒。 最后要說的是周末活動。 語文課程標準反復強調,語文是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光在書本上學知識很顯然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在實踐中檢驗和運用。 所以呢,根據(jù)單元主題,根據(jù)文體,根據(jù)節(jié)假日活動,我們也設計了一系列便于學生寫,便于學生用的寫作活動。 比如,在一年級的時候,我們會學實用文體——留言條、請假條。這些都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到中年級的時候,節(jié)假日我們會走訪一些地方,或者制作一些東西,寫寫制作過程,采訪一下長輩、鄰居,比如,怎么制作“青團”,比如,你最喜歡什么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調查報告。這些都是對教材的有益補充。 具體的操作呢,還需要用單元的整合教學來進行講解,但是實在是沒有時間進行整理。內容太多了。只有有空的時候再說了。下周二也就是1月16日晚會在“作文聊天吧”qq群里跟老師們做一個分享,如果到時候有文字稿出來再發(fā)吧! 精彩回顧▽ 圖文編輯:姚付利△微信號:yao_fuli ?☆ 馮櫟鈞 ☆? 有點可愛、有點逗比; 喜歡放聲大笑、不愿放棄夢想的馮老師, 一直在努力! 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堅持, 成就孩子,陪伴家長。 你愿意和她一起前行嗎? 聯(lián)系馮老師 ▼ E-mail: 3326132336@qq.com 歡迎大家以郵件的方式提出意見或是建議 ☆? 謝謝 ☆?
|
|
來自: 昵稱7111898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