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譯文:天地是長久存在的。天地之所以能長久并留存,是因?yàn)樗鼈兊囊磺羞\(yùn)作并不為自己,所以能夠長久存在。因此,圣人把自己放在別人后面,反而占先;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生命。正是因?yàn)樗麩o私,反而能成就自己。 解讀: 老子用自然間天地運(yùn)作不為自己,來比喻圣人行為沒有貪欲。他并進(jìn)一步指出天地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圣人以其無私,故能長存。這是老子用辯證法觀點(diǎn)對(duì)自然間天地、社會(huì)中圣人觀察而得出的認(rèn)識(shí)。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dòng)善時(shí)。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 上等的善人像水一樣。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甘心停留在眾人不愿停留的地方,因此它最接近于道了。上等善人善于選擇居處,心胸善于保持沉靜,待人善于真誠相愛,言語善于信守承諾,為政善于精簡處理,辦事善于發(fā)揮所長,行動(dòng)善于掌握時(shí)機(jī)。正因?yàn)樗粻幍钠返拢虼藳]有過失。 解讀: 本章用水的特性來比喻上德者的人格,并舉出上等善人能利萬物,大公無私,不與人爭,心胸深遠(yuǎn),這就是老子“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思想。 原文: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譯文: 得寵和受辱都會(huì)感到驚慌失措,受尊重遭侮辱在于自身。為什么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慌失措?得寵為上,受辱為下。得到恩寵感到驚恐不安,失去恩寵更感到驚慌失措,故而得寵和受辱都感到心驚不安。什么叫作受尊重遭侮辱在于自身呢?我之所以有大禍,是因?yàn)槲翌櫦白陨?,如果我不顧自身,我?huì)有什么災(zāi)禍呢?所以能夠以貴身的態(tài)度去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給他;以愛身的態(tài)度去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委托給他。 解讀: 這一章老子教導(dǎo)人們不要過分重視外在的寵辱榮譽(yù)。要“貴身”,這樣才能擔(dān)當(dāng)大任。(網(wǎng)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