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多凄愴,怨者之流。 中國古典詩歌史上,有一本極具權威的詩歌評論著作,其名為《詩品》,同時此書也是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第一部論詩專著。 《詩品》的作者鐘嶸將西漢之南朝梁之間,122位有名的五言詩作家,分為了上、中、下三個品級,其中有一名我們十分熟知的漢朝名將,便位列上品。 這般粗泛地說李陵上品,大家可能沒有什么概念。但如果知道,古今田園詩歌之宗陶淵明、與謝靈運并稱“顏謝”的顏延之、為律詩奠定根基的沈約等名家都只能位列中品,不知道大家會作何感想。 《史記》之中,司馬遷是這樣評價李陵的:
司馬遷對李陵的忠勇十分敬佩,其遭受腐刑也是因為替李陵辯解。 李陵是名將之后,飛將軍李廣之長孫,很多人,包括漢武帝認為李廣的子孫中,只有他最具李廣風范。 李寧自幼習武,善于騎馬射箭,一心想殺敵建功立業(yè),自然不甘于居于在爺爺李廣名聲的庇護下,他急切地想證明自己。可是漢武帝一直派遣他做一些打探消息,防守邊關的任務,其麾下的士兵也不過數(shù)千人。 公元前99年,李廣利率3萬騎兵準備,攻打天山一帶的右賢王,漢武帝令李陵為大軍押送糧草。這樣一個與匈奴正面作戰(zhàn)的機會,李陵不想錯過,于是他請求漢武帝能夠自成一軍,與匈奴作戰(zhàn),他不想再做后勤運輸隊了。 漢武帝也猜出了他的心思,便道:“我可以同意你的請求,但沒有多余的裝備馬匹派給你,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了?!崩盍曷牭揭院螅瑯O為振奮,他聲稱能以少勝多,能率5000步兵奇襲匈奴王庭。 可是李陵運氣不佳,在半路遇到了匈奴主力。匈奴本非等閑之輩,而李陵麾下數(shù)千士兵多是步兵,更處于劣勢,3萬匈奴騎兵的包圍下,李陵展現(xiàn)了名將風度,與匈奴血戰(zhàn),殺敵數(shù)千,單于大驚失色,便召集左賢王,右賢王,8萬多騎兵,一起圍攻。 這場戰(zhàn)斗十分慘烈,李陵率部下且戰(zhàn)且退。弓箭全部用完,刀也砍卷刃了,將士們沒有一個不受傷的,不過在李陵的鼓舞下,他們依舊堅持作戰(zhàn)。沒有武器,就拆下車輪輻條當武器,有的只能赤手空拳。 最終無力回天,李陵被匈奴俘虜。 漢武帝得知李陵投降之后,大為震怒,夷滅李氏三族,為其求情的司馬遷也受到懲罰。哀莫大于心死,李陵聽到消息后,心灰意冷,徹底投降了匈奴,并做了堅昆國王,一直老死于匈奴。 后來蘇武出使匈奴被扣押,也是受到了李陵的關照,二人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李陵與蘇武曾互相贈答寫過許多詩,但很多都已散軼,今存十多首,被收錄于《文選》中,名為《蘇武李陵贈答詩》。 這組贈答詩,被視為是五言詩成熟的標志之一,所以說,除了詩歌本身的文學藝術成就,更有著重大的開創(chuàng)意義。我們來看幾首李陵的詩作,一起感受下何為上品: 后世對李陵的詩,贊不絕口。鐘嶸認為李陵詩之所以如此凄愴感人,是因為他詐降卻被誤解,家人親友被夷滅,而他自己有家不能歸,孤老異鄉(xiāng)所致。 駱賓王、元稹、蘇軾等名家,都認為李陵的五言詩十分高妙。杜甫更是認他為詩,曾在詩歌作品中寫道:“李陵蘇武是吾師。”可以說,李陵對杜甫的五言詩創(chuàng)作,的確起到了不小的影響。 當然,更多的是對李陵命運的感慨,其中以辛棄疾的喟嘆尤為凄楚: 將軍百戰(zhàn)聲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