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玉是清朝中期的一名重臣,他身為一名漢人,卻憑借著他的真才實學(xué),一步一步地進入了清朝的朝廷,著手從政,而他確實也很有實力,進入朝廷不久,他的才華便逐漸地顯山露水了。 康熙在位時,正值張廷玉剛?cè)氤⒛贻p熱血之時。張廷玉靠著自己心思的細(xì)致和處事的理念,得到了康熙皇帝的信任,康熙還曾經(jīng)讓他擔(dān)任了三年考官,在當(dāng)時,沒幾個人能做到這一步。 康熙駕崩之后,愛新覺羅·胤禛上位,胤禛走到皇帝這個位置,可謂是經(jīng)過了非常艱苦的競爭,當(dāng)然,也少不了雍正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 在繼承皇位的過程中,雍正一路吃了不少苦,所以,他深知自己應(yīng)當(dāng)怎么坐實這個位置,知道應(yīng)該要好好發(fā)展和鞏固自己的權(quán)勢。于是,一直在朝廷里都名聲頗好的張廷玉,被雍正選中了。 張廷玉深受愛新覺羅·胤禛的重視,雍正是個明事理的人,很珍惜人才,他很多事情都跟張廷玉商量,會聽取張廷玉的想法,后來,張廷玉更被任命為禮部尚書,成功步入了樞臣之列。 雍正非常重用張廷玉,設(shè)立了軍機處之后,還把張廷玉派去處理事務(wù),并且擬定了軍機處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 再后來,張廷玉不僅掌管了軍機,還兼任吏部、戶部等職位,可謂手中有大權(quán),張廷玉說的話,在雍正的心中,是可以占到一定分量的。以至日后在雍正臨終前,還吩咐要給張廷玉配享太廟,要知道,這個太廟可不是誰都能入的,更何況張廷玉還是一名漢人。 雍正離去,乾隆即位,乾隆遵守著前輩所留下的遺命,朝廷中的人才也都留用。后來,乾隆有意對國家的事務(wù)進行一些整改,但是由于張廷玉有些上了年紀(jì),難免固執(zhí),和乾隆也產(chǎn)生了一些不愉快,乾隆也曾一度想要罷免張廷玉在朝廷的身份,但經(jīng)過再三考慮,還是決定遵循先輩的遺愿。 在張廷玉去世后,乾隆也確實為他配享了太廟,就這樣,張廷玉身為一名漢人,在清政府,從康熙開始就一直受到重用,并且死后還配享太廟,足以見得他在清朝舉足輕重的地位。 |
|
來自: 無風(fēng)起念 > 《待分類》